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的目标之一,高效课堂的显著特点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课堂提问;学习氛围
一、真正落实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运用陈旧的教学手段,灌输给学生新知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新式的教学模式,老师让学生积极行动,合作探究,自主去获得新知,自己品尝胜利的果实,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实力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异。老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和其它同学讨论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保证理解和掌握新知识。高效课堂不允许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发现新问题,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情感的交流,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教师不再直接灌输知识,也不能制定条框来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和交流。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学生的讨论中,在探究中实现教学相长。
二、鼓励学生“教师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去学习,积极动脑、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尝试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其次,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个优秀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和他人一起分享。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但把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高效课堂的合作交流主张:“兵教兵”、“兵带兵”。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得到提高。真正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三、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厉害,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组织问题抢答、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你追我赶,在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获得成就感。对能回答正确的学生或者比赛获得胜利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表扬,对于没有获奖的学生,老师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比赛的时候能满载而归。比如在学习《确定位置》时,老师带领学生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学生自己准备一个纸条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位置,老师引导学生猜猜,从描述中分析和确定位置的条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动力十足。
四、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如果师生关系良好,他们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情意,如果能有这种默契,让学生感觉课堂就是安全的港湾,温暖的家,他们就会轻松自如,大胆创新,心理呼应,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但展示自己的渊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智慧的体现和情感的交流。只有老师用真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活动充分激情。因此,教师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心理修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乐于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潜力才被挖掘出来,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五、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倾听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给,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以提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时他自然会反应过来,这比直接批评学生效果会更好。
当然,提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否则学生就会丈二摸不到头脑。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觉得没有挑战性;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不会回答,逐渐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教材的重难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设计。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考虑学生能学会什么,能提高哪种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堂提问形式,如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简答题等,问题的提出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地认真倾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六、精心编制课堂练习,实现愉快学习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异,因此,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以“以人为本,人人会学”为宗旨,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当前,当堂作业应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多留些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课下作业要做到少而精,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孩子幸福地作业,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
总而言之,课堂是老师耕耘的一块乐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学生在高效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生命中的精彩,自由提升生命的品质。让教师教的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是教育教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朝阳,胡加福.构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师,2015(18):82.
[2]樊花.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三个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1):27.
[3]王荣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41.
[4]张爱琴.高效课堂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促进小学生数学有效性学习的行动与研究》课题研究[J].课外阅读:中下,2012(22):242.
[5]祁顺成,黄一青.掌握提问技巧提高教学效率~高效课堂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1):50-51.
作者简介:
阮志友(1979.12~),男,汉,安徽省合肥人,大专,教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阮巷志和小学,研究方向:多媒体设备运用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课堂提问;学习氛围
一、真正落实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运用陈旧的教学手段,灌输给学生新知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新式的教学模式,老师让学生积极行动,合作探究,自主去获得新知,自己品尝胜利的果实,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实力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异。老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和其它同学讨论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保证理解和掌握新知识。高效课堂不允许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发现新问题,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情感的交流,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教师不再直接灌输知识,也不能制定条框来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和交流。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学生的讨论中,在探究中实现教学相长。
二、鼓励学生“教师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去学习,积极动脑、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尝试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其次,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个优秀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和他人一起分享。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但把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高效课堂的合作交流主张:“兵教兵”、“兵带兵”。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得到提高。真正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三、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厉害,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组织问题抢答、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你追我赶,在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获得成就感。对能回答正确的学生或者比赛获得胜利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表扬,对于没有获奖的学生,老师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比赛的时候能满载而归。比如在学习《确定位置》时,老师带领学生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学生自己准备一个纸条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位置,老师引导学生猜猜,从描述中分析和确定位置的条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动力十足。
四、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如果师生关系良好,他们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情意,如果能有这种默契,让学生感觉课堂就是安全的港湾,温暖的家,他们就会轻松自如,大胆创新,心理呼应,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但展示自己的渊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智慧的体现和情感的交流。只有老师用真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活动充分激情。因此,教师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心理修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乐于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潜力才被挖掘出来,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五、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倾听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给,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以提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时他自然会反应过来,这比直接批评学生效果会更好。
当然,提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否则学生就会丈二摸不到头脑。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觉得没有挑战性;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不会回答,逐渐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教材的重难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设计。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考虑学生能学会什么,能提高哪种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堂提问形式,如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简答题等,问题的提出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地认真倾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六、精心编制课堂练习,实现愉快学习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异,因此,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以“以人为本,人人会学”为宗旨,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当前,当堂作业应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多留些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课下作业要做到少而精,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孩子幸福地作业,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
总而言之,课堂是老师耕耘的一块乐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学生在高效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生命中的精彩,自由提升生命的品质。让教师教的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是教育教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朝阳,胡加福.构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师,2015(18):82.
[2]樊花.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三个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1):27.
[3]王荣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41.
[4]张爱琴.高效课堂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促进小学生数学有效性学习的行动与研究》课题研究[J].课外阅读:中下,2012(22):242.
[5]祁顺成,黄一青.掌握提问技巧提高教学效率~高效课堂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1):50-51.
作者简介:
阮志友(1979.12~),男,汉,安徽省合肥人,大专,教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阮巷志和小学,研究方向:多媒体设备运用与课堂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