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们正处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记者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责任,需要在社会上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氛围。新闻记者作为最直接影响社会的人群,应比别的行业从业人员更深刻地意识到加强自身法律法规修养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新形势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用法治思维作指导、使用规范法律语言传播正能量,成为自觉践行法治理念的急先锋。
一、新闻记者加强自身法律法规修养势在必行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闻记者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记者必须真正尊崇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进行新闻采访报道。
新闻记者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的概念。人治强调掌权者的绝对权力,法治则强调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至上地位。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结果。记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引领者和示范者,其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规范新闻活动和保护新闻自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近年来,新闻记者或者媒体被告上法庭的案例越来越多,大多缘于记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在从事新闻活动中,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还有一种情况是,记者所撰写采制的虚假失实新闻给当事人带来了一定的侵害和损失。有时记者因不了解法律条规犯常识性错误;有时记者激情报道容易干扰司法审判;有的记者和媒体为了追求速度与轰动效应,不加区分、不加证实地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给社会与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混乱。这些案例不断出现反映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长此以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就会在受众心中降低。新形势要求每位新闻记者必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真正尊崇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
二、新闻记者提升法治素养的方法途径
懂法、用法,不仅是每个公民应遵循的行为,更应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目前我国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已初具规模。新闻记者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不断丰富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理论水平和联系实际进行识别、判断的能力。
三、新闻记者要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新闻活动始终
作为记者,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强化法律至上的意识,这有利于记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客观公正的报道。记者法律意识体现在:自身参与的新闻活动要合法;报道的内容要合乎法律事实;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要懂法、依法;将法律意识贯穿运用于新闻采访活动始终。作为记者应该逐条逐款地学习宪法,搞清楚宪法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要树立主动学法、终身学法的理念,而不是得过且过、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的学习法律。每一次要报道某一事件,揭露某一问题,记者往往会作很多准备工作,但是法律准备不应忽视。一是事件有可能涉及的具体的地方性或行业性法规的内容。二是调查、访问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司法程序,这两个问题应该说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常会遇到,也是重要的。记者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到事件的主管部门获取一些资料,也可以向法律部门咨询。现在有很多媒体聘请了法律顾问,这一做法值得提倡。
四、新闻单位要强化对新闻记者的法律学习与考核
绝大多数新闻单位接纳新记者时,只提供必要的上岗前的专业培训,着重点只放在其能否尽快独立完成报道任务,缺少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新闻单位需要定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使新闻行业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要组织记者对《宪法》、《刑法》、《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和有关新闻法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到那儿是新闻报道的禁区,那些新闻报道易发生新闻涉诉;了解到记者拥有那些权利和义务,有那些维护记者权利的法律、法规;要认识到记者并不是无冕之王,不能以道德审判代替法律审判;了解到发生新闻涉诉时,记者该怎么处理才有效、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等。新闻单位要不定期组织记者与司法部门多联系。这样既可直观地学习各种与法律有关的知识,也可通过与司法人员的接触使记者了解一些不当报道给司法部门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困扰,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例提醒记者的行为,更能从根本上提高记者的法治观念。新闻单位要大力推行并积极实施记者法律知识考核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继续教育方式提高记者的法制观念,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
五、记者自律与媒体他律紧密结合
新闻记者担负着引导舆论、传递信息、监督社会、服务大众的重要责任,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每位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维护好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好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要树立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意识,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务实的行动取信于民。要坚决抵制反对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要尊重同行,反对不正当竞争。要以优秀记者为学习榜样,从他们身上去学习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品德、能力和高尚情怀。新闻单位要从新闻的采访、写作等环节加强记者的操作规范,严格新闻采编流程纪律,完善新闻选题报批、新闻稿件审签等制度。要建立完善奖惩、问责等制度,培养推出行业标杆,同时坚决清理行业内害群之马,保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
一、新闻记者加强自身法律法规修养势在必行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闻记者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记者必须真正尊崇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进行新闻采访报道。
新闻记者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的概念。人治强调掌权者的绝对权力,法治则强调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至上地位。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结果。记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引领者和示范者,其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规范新闻活动和保护新闻自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近年来,新闻记者或者媒体被告上法庭的案例越来越多,大多缘于记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在从事新闻活动中,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还有一种情况是,记者所撰写采制的虚假失实新闻给当事人带来了一定的侵害和损失。有时记者因不了解法律条规犯常识性错误;有时记者激情报道容易干扰司法审判;有的记者和媒体为了追求速度与轰动效应,不加区分、不加证实地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给社会与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混乱。这些案例不断出现反映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长此以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就会在受众心中降低。新形势要求每位新闻记者必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真正尊崇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
二、新闻记者提升法治素养的方法途径
懂法、用法,不仅是每个公民应遵循的行为,更应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目前我国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已初具规模。新闻记者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不断丰富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理论水平和联系实际进行识别、判断的能力。
三、新闻记者要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新闻活动始终
作为记者,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强化法律至上的意识,这有利于记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客观公正的报道。记者法律意识体现在:自身参与的新闻活动要合法;报道的内容要合乎法律事实;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要懂法、依法;将法律意识贯穿运用于新闻采访活动始终。作为记者应该逐条逐款地学习宪法,搞清楚宪法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要树立主动学法、终身学法的理念,而不是得过且过、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的学习法律。每一次要报道某一事件,揭露某一问题,记者往往会作很多准备工作,但是法律准备不应忽视。一是事件有可能涉及的具体的地方性或行业性法规的内容。二是调查、访问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司法程序,这两个问题应该说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常会遇到,也是重要的。记者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到事件的主管部门获取一些资料,也可以向法律部门咨询。现在有很多媒体聘请了法律顾问,这一做法值得提倡。
四、新闻单位要强化对新闻记者的法律学习与考核
绝大多数新闻单位接纳新记者时,只提供必要的上岗前的专业培训,着重点只放在其能否尽快独立完成报道任务,缺少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新闻单位需要定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使新闻行业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要组织记者对《宪法》、《刑法》、《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和有关新闻法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到那儿是新闻报道的禁区,那些新闻报道易发生新闻涉诉;了解到记者拥有那些权利和义务,有那些维护记者权利的法律、法规;要认识到记者并不是无冕之王,不能以道德审判代替法律审判;了解到发生新闻涉诉时,记者该怎么处理才有效、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等。新闻单位要不定期组织记者与司法部门多联系。这样既可直观地学习各种与法律有关的知识,也可通过与司法人员的接触使记者了解一些不当报道给司法部门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困扰,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例提醒记者的行为,更能从根本上提高记者的法治观念。新闻单位要大力推行并积极实施记者法律知识考核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继续教育方式提高记者的法制观念,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
五、记者自律与媒体他律紧密结合
新闻记者担负着引导舆论、传递信息、监督社会、服务大众的重要责任,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每位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维护好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好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要树立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意识,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务实的行动取信于民。要坚决抵制反对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要尊重同行,反对不正当竞争。要以优秀记者为学习榜样,从他们身上去学习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品德、能力和高尚情怀。新闻单位要从新闻的采访、写作等环节加强记者的操作规范,严格新闻采编流程纪律,完善新闻选题报批、新闻稿件审签等制度。要建立完善奖惩、问责等制度,培养推出行业标杆,同时坚决清理行业内害群之马,保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