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紫砂是一种饮茶用的器具,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它沁竹相书。
关键词:紫砂;造型美;虚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98-1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浓墨重彩的一页,它像是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一样,对中国以外的世界挥洒着中华民族传承的笔墨。它千变万化的外观、独一无二的材质,都是它令文人墨客倾倒的原因。
一、紫砂壶的外观美
紫砂器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的装饰来达到陶瓷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构来表达其外观美。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陶工创制了不少精练别致的壶样,这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制作者从设计、制作、修整所花费的工夫不容小觑,一件紫砂壶器,可能从外形上并不能看出其制作、设计的用心良苦,但懂行之人能识出其中的气韵神娴。一把紫砂壶的造型美丑,不单单是指其嘴、把、身筒、盖、钮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外观是否别致,也在于其整体所孕育出的气韵。所以,紫砂壶的造型之美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紫砂壶的造型美
紫砂壶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壶为求使用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所以,壶底的大小就在视觉上影响壶的稳定性。此外,壶体的肩、腹部位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壶体比较矮、底部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或压重感。又如:壶体较高、底部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轴上升而产生轻巧感和生动感。
随着时代的演变,紫砂在造型上不再拘泥于对称的几何图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离不开上文所述的“稳”。众人熟知的“仿古壶”,是笔者较为喜爱的一款壶型,这款壶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一把优秀的仿古壶却极其难得。仿古壶,壶体肩与肩的比例必须对称得当,肩与底也应该在同一个垂直线却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壶把、壶嘴之曲线尤为重要,做壶讲究气韵和谐,比例得当,如果壶体较为矮小的话选择十分挺拔、线条很刚劲的壶嘴,壶把就会显得非常不和谐,失去和谐便失去了稳健。
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对比与调和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质的粗细、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如:一把壶的钮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相似对比中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在形体和轮廓上,它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比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
三、总结
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壶把在壶体上回转构成的两形空间,若可呼应主体形状或其线条的特点,则可达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体上部的虚空间,这些手法都是以虚实对比的原理来增强造型的气势的。紫砂壶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加的多样化,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美学,相信在未来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紫砂壶器。
参考文献:
[1]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5.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关键词:紫砂;造型美;虚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98-1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浓墨重彩的一页,它像是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一样,对中国以外的世界挥洒着中华民族传承的笔墨。它千变万化的外观、独一无二的材质,都是它令文人墨客倾倒的原因。
一、紫砂壶的外观美
紫砂器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的装饰来达到陶瓷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构来表达其外观美。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陶工创制了不少精练别致的壶样,这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制作者从设计、制作、修整所花费的工夫不容小觑,一件紫砂壶器,可能从外形上并不能看出其制作、设计的用心良苦,但懂行之人能识出其中的气韵神娴。一把紫砂壶的造型美丑,不单单是指其嘴、把、身筒、盖、钮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外观是否别致,也在于其整体所孕育出的气韵。所以,紫砂壶的造型之美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紫砂壶的造型美
紫砂壶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壶为求使用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所以,壶底的大小就在视觉上影响壶的稳定性。此外,壶体的肩、腹部位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壶体比较矮、底部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或压重感。又如:壶体较高、底部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轴上升而产生轻巧感和生动感。
随着时代的演变,紫砂在造型上不再拘泥于对称的几何图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离不开上文所述的“稳”。众人熟知的“仿古壶”,是笔者较为喜爱的一款壶型,这款壶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一把优秀的仿古壶却极其难得。仿古壶,壶体肩与肩的比例必须对称得当,肩与底也应该在同一个垂直线却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壶把、壶嘴之曲线尤为重要,做壶讲究气韵和谐,比例得当,如果壶体较为矮小的话选择十分挺拔、线条很刚劲的壶嘴,壶把就会显得非常不和谐,失去和谐便失去了稳健。
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对比与调和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质的粗细、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如:一把壶的钮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相似对比中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在形体和轮廓上,它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比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
三、总结
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壶把在壶体上回转构成的两形空间,若可呼应主体形状或其线条的特点,则可达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体上部的虚空间,这些手法都是以虚实对比的原理来增强造型的气势的。紫砂壶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加的多样化,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美学,相信在未来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紫砂壶器。
参考文献:
[1]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5.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