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但是,目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很少拥有思考、探究的余地,从而制约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怎样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这是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各体会: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乏味、生厌。为了使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态、表情、手势、语言、眼神等去打动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讲授内容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创设“乐学”的情境。如将音乐、影视、图片、书法、漫画、绘画、诗歌等视听资料,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最佳的情景、画面、声音、色彩、语言、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求更多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如教学“孝敬父母”时,我用《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录音故事《父母的爱》,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接着请一位同学朗诵《游子吟》,进一步渲染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我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然后我又启发大家探讨:“作为子女的你是怎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达到了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最后,我用多媒体播放《常回家看看》,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在激动、昂奋的情绪中产生行动的欲望,达到导行的目的,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尽管思想政治课讲授的是相当严肃的内容,但教师也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近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不能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力图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轨道中,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是你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疑点。因为学生有疑问,如果教师不去及时了解并排除学生的这些疑惑,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话,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师生没有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和丧失。如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涉及到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可取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我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 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孩子们创新的意识也由此被激发,很好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对教学相长大有裨益。
三、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甚至是无法记住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我教学“自觉磨砺意志”时,为方便同学交流培养坚强意志好的方法,在新知识内容讲解完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意志薄弱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如下:①“意志薄弱者”(学生自演)叙述自己的“病症”;②“心理专家” (学生自演)根据患者的病情开了“诊断书”以及“药方”;③学生对“诊断书”及“药方”进行评价或补充;④教师通过搭桥引路,开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发展。而在初二年级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我则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式、座谈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创造一些“模拟法庭”、“问题辩论”、“今日说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开展的课堂小环境。因为学生在这种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者搞好学习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种关键主体变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学定教”的理念出发,一定要留给学生更多的主体活动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使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摄取知识的过程。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即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更要“会学”。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怎样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这是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各体会: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乏味、生厌。为了使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态、表情、手势、语言、眼神等去打动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讲授内容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创设“乐学”的情境。如将音乐、影视、图片、书法、漫画、绘画、诗歌等视听资料,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最佳的情景、画面、声音、色彩、语言、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求更多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如教学“孝敬父母”时,我用《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录音故事《父母的爱》,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接着请一位同学朗诵《游子吟》,进一步渲染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我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然后我又启发大家探讨:“作为子女的你是怎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达到了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最后,我用多媒体播放《常回家看看》,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在激动、昂奋的情绪中产生行动的欲望,达到导行的目的,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尽管思想政治课讲授的是相当严肃的内容,但教师也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近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不能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力图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轨道中,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是你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疑点。因为学生有疑问,如果教师不去及时了解并排除学生的这些疑惑,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话,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师生没有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和丧失。如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涉及到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可取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我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 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孩子们创新的意识也由此被激发,很好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对教学相长大有裨益。
三、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甚至是无法记住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我教学“自觉磨砺意志”时,为方便同学交流培养坚强意志好的方法,在新知识内容讲解完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意志薄弱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如下:①“意志薄弱者”(学生自演)叙述自己的“病症”;②“心理专家” (学生自演)根据患者的病情开了“诊断书”以及“药方”;③学生对“诊断书”及“药方”进行评价或补充;④教师通过搭桥引路,开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发展。而在初二年级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我则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式、座谈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创造一些“模拟法庭”、“问题辩论”、“今日说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开展的课堂小环境。因为学生在这种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者搞好学习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种关键主体变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学定教”的理念出发,一定要留给学生更多的主体活动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使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摄取知识的过程。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即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更要“会学”。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