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计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或许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或许很小,容不下一次月盈月缺……
  三年级任教这个班语文时,任是班上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他知识渊博,自诩“小博士”,有着与同龄孩子不相符的老练与成熟。他的回答常常令人感到惊讶,小小年纪,阅历不凡。只是最近他在班级里的表现令人担忧:和同学排队时,任责怪同学碰了他一下,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动干戈;违反了课堂纪律,班长数次提醒后,任就怪班长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做错了事他还百般抵赖,我行我素。
  怎么办?冥思苦想后我心生一计。
  放学前,我给全班布置了一份实践性作业:让每个孩子找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痛恨的人越多,那么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土豆兴高采烈地来了,有的二个,有的三个,任带了五个。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一个劲儿地问:“老师,带土豆要干什么呀?”我笑笑,神秘地嘱咐:“同学们,先别问为什么,这是一个游戏,只要你坚持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土豆袋子就行了,否则游戏无效。”同学们更加好奇,争论声、质疑声掩过了上课铃声,看着学生在我设下的“陷阱”里那么投入的认真劲儿,我由衷地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开始抱怨,发霉的土豆也开始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特别是任每天带着五个土豆,他早已开始不耐烦了。两周后,我宣布游戏结束。我问大家:“在这两周中,你对随身携带的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显得十分沮丧“土豆天天带在身边行动不方便。”“我想偷偷拿掉两个,太沉了,可想到游戏规则还是忍住了。”我特意邀请了任,任说:“土豆发霉了,散发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老师,难道您仅仅让我们每天带土豆这么简单吗?”看着他一脸的稚气,我一本正经地说:“任,你真聪明,的确,老师让你们每天坚持带土豆是有用意的。”四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明亮的眸子写满了疑惑,盛满了好奇,我平静地看着大家说:“这散发着臭味的土豆时刻伴随着你,让你很讨厌,如果卸下它,扔了它,那该多好呀!”孩子们沉默了。一会儿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向我诉说他们的心情,“是的,就像卸下了一块沉重的包袱,我的心情顿时舒畅。”“轻松快乐地读书、写字、游戏让我快乐。”“每时每刻,让自己轻装上阵,人生旅途更加精彩,世界变得更加美妙。”……听着孩子们小麻雀似的唧唧喳喳,我心花怒放:“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得轻松起来呢?”我开始点拨。“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忍一忍,有一句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不开心的事,抛到脑后,让它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此时,我发现任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抓住时机:“同学们,也许有这样或那样不愉快的事情缠绕着我们,让我们把所有的烦恼都卸下,长吁一口气,让快乐、宽容永远常伴我们左右。”在我的示范声中,所有的孩子都在嘘气,任也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看来我的“土豆计”成功了。
  (江苏张家港实验小学周春燕)
  
其他文献
一、问题概述与背景    学生小源,男,十岁。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尊重师长;经常口出秽言,干扰同学,且无故殴打同学。因为他闯祸,开学不到三个月,我三次到医院为被他打的同学清洗铅笔削、拍片,最严重的一次,一个同学被他推倒而受伤,缝了十针。平时,小打小闹更是不断。同学们见了他“如临大敌”。二年级时他迷上了电脑游戏,于是,赖作业、说谎话成了家常便饭,成绩也一落千丈。    二、分析及诊断    个体行为诊
期刊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有感触: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可能会换得“一江春水向东流”,煞费苦心的教育学生可能会毫不领情。曾经就听到班里一个孩子说:“爱是什么?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呢?”是呀,爱是什么?是一个微笑?是一份关怀?是一声叮咛?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也许一个大饼就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爱,也许一件毛衣便象征着一份暖意浓浓的爱,也许一个玩具小汽车就意味着一份实
期刊
在校园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的同学在狭窄的水泥走廊内踢着足球;有的同学在教学楼梯上追逐打闹、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随意攀爬树枝、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拿笤帚打人。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让课间变得安全而有序?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调查问卷牵线,了解学生心声    在短暂的课间十分钟里,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首先设计了内容详细的调查问卷,
期刊
凝视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那双深邃的眼睛,品味他用一生心血写成的《给教师的建议》,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所幸的是,我已经开始关注孩子们的阅读,享受着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乐趣。  我常常声情并茂地朗读课外书的一些段落
期刊
最近流行感冒杀进校园,势如破竹,同学们纷纷病倒,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班也病倒了一位同学,还有几位上课时像橡皮泥一样贴在桌子上,小脸红红的,让人一看就觉得可怜。  前两日上语文课《北京的春节》,南方的孩子们对腊八蒜特有兴趣。我计上心头,决定来一次剥蒜大赛。把这个想法与同学们一说,大家觉得很新奇,一致通过。于是周四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开展了一场“剥蒜大赛”。  课前让同学都准备了一头蒜。有孩子
期刊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全班只有张强同学一人不及格,得了57分。在试卷分析讲评之后,我将张强带到了办公室,问他想不想补考,他说想。由于时间关系,我给了他一张空白试卷让他带回去重考。  第二天一早,我刚到教室,张强就将重考试卷悄悄地送到我面前,我随即进行了面批,他得了96分,还有一个选择题确实是没有真正弄懂,我再次讲解后他终于明白了。张强拿着那张96分的试卷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上,高兴地告诉同桌:“看,
期刊
从教多年的老师可能有这样一个体会:往日调皮捣蛋、成绩不佳、常挨老师批评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对老师恭敬有加,礼数周到。路上相遇,热情问候;若有难事,热心帮助。而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往往是“一年亲、二年疏、三年忘了谁教书”。即使狭路相逢,也目不斜视,以至擦肩而过,扬长而去,令难堪的“园丁”们怅惘若失。  这种优劣的相互异化、相互错位现象,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白璧有瑕,“好学生”也有心理素质
期刊
那天,上完晨会课,我像往常一样想了解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什么课。一进教室便看到学生已经三三两两地开始课间活动了,我不想打扰他们。于是,我径直走向离讲桌最近的天宇同学,打开了他的文具盒。  就在打开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因为文具盒里放着的,除了小小的课程表外,更显眼的是课程表下压着一张我和天宇以及他同桌的合影。  那还是上学期末,因为余下一点班费,我就和每对同桌拍了张合影留作纪念。  仔细看那张照片,
期刊
如果不是5.12汶川大地震,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谁,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爱他们的学生。或许他们还在教坛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还在为一些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操心着。而现在,他们或许正在天堂给他们的孩子们上着课,他们依然是孩子们的好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老师们——    地震发生以后,网络上流传着一张最美丽的教师的照片,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可爱的笑脸,那么恬静,那么快乐,那么年轻。看着她的
期刊
几天前,我因头发长了,就到理发店进行了修剪和整理,也赶了个时髦,把头发拉个直板并染了葡萄紫的颜色。周一上课,当我跨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孩子们的目光刷地投向我的头发,嘴全张成了“O”型。  “陈老师,女大十八变!”一个响亮的声音飞进了我的耳朵里。谁都知道这句话的后半截是“越变越好看。”这是一句绝对赞美的话语。说话者是一个平时最敬重老师的男孩,看得出他是在真诚地赞美老师。可我听后却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