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引“活水”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的引领方向趋向于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知识的学习中提升智慧,并将自己的所学、所会更好地整合,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如何去发掘、提炼、探究和感悟知识对学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息提炼;自主探究;初中化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94-02
   一、问题的凸显
  近几年,工业流程题、实验探究题一直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热门题型,综合应用性比较强.考查中涉及书本知识的如操作、现象、
  化学方程式,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述出,一旦要联系运用到题目中所提供的资料时,学生往往失去方向,甚至直接忽略掉这些信息,导致流程中看不懂反应原理.在探究题中只会按部就班地就提答题,探究目的不明确,无法将相应信息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失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书本外信息的提炼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总复习时题目的训练是不完善的,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转变
  在不断改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将实验尽最大可能地融入课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探究实验的开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分析对知识进行了了解与深入,通过题目的巩固训练知识得到了升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也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久而久之,弊端也随之呈现,学生乐于做实验,但只是在老师的引导和课本实验的指示下被动着实验,并没有去思考为何进行这个实验,实验的目的究竟何在,虽然能达到操作目的,但是盲目操作,只重视结果,忽略了起点的探究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信息和实验时手足无措,在解题时也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改进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我分析、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以“催化剂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从“源头”引出“活水”.
  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以往的教学中常常通过书本的系列实验再结合书本文字最后得出了催化剂的概念.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接受,探究方向不明确,强制探究的后果是学生在题目中一见到“二氧化锰”就把它定性为催化剂,或者在遇到探究别的物质如:“氧化铁、硫酸铜”等是否可作为该反应催化剂证明时设计的方案错误百出.在实际教学研究过程中,本节课改变了部分教学思路,先让学生观察文字表达式: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起什么作用?
  【查阅资料】1.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利用新的信息提示帮助同学们倾向于二氧化锰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离可以用“过滤”操作.
  【作出猜想】①作反应物;②作生成物;③作催化剂
  【实验探究】1.二氧化锰位于条件线上,因此它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以排除猜想:①和猜想;②(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排除猜想.)
  2.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③是否成立.
  (小组合作:如何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对于初次接触催化剂的学生而言,只能借助所给的资料,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加以利用.通过分析,学生很快总结出催化剂的特点:①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②自身的质量不变;③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从而形成思路:当满足上述条件时,即可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理清了“源头”,学生动力十足,在目标的指引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从源头实施探究,目的明确.有了自己的思路,不再是被动地认知,真正实现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此时就是辅助者,帮助大家一起评价、完善方案,主人翁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度,对新知的学习印象深刻.这种模式的优点还充分体现在课后题目巩固中探究氧化铜、铁锈等物质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时,学生方案设计的严谨性、语言描述的准确度都有了很好的提升.
   三、能力的提升
  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围绕概念理解进行探究分析的,如:铁生锈的因素、燃烧的条件等.教师要关注新课课堂的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面对陌生的信息能灵活地运用,针对探究目的设计相应的方案,解决探究中自己陌生的领域.学生能力提升了,目的明确了,面对陌生的实验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如:
  2013年南通中考化学24题(部分)
  【查阅资料】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MgC2+2H2OMg(OH)2+C2H2↑
  【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MgC2对于初中学生是陌生的,通过资料提示“MgC2+2H2OMg(OH)2+C2H2↑”,马上明白加热水是否冒气泡是针对该物质进行的检验.而如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氢氧化镁的存在是该题的难点,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加盐酸看固体是否溶解、或者加热水看固体是否完全溶解等.这些都是忽略信息或者对信息浅显理解下做出的回答.如果认真分析就能发现氢氧化镁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通常认为是一种白色沉淀.根据资料“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在溶液中就能解离出一定量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可以使酚酞变红色,从而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是否变红色.
  知识在于积累,经验来源实践.只有让学生多发现、多思考、多探究、多总结才能实现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师追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陈友楼,陈婷婷.初中化学校外自主实验的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3):4.
  [2]谢新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120-122.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殷黎萍(1982.12-),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努力的重点,因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以后学习更深奥的知识做铺垫,所以小学老师应格外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阶段;计算能力  引言: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起来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与计算相关的知识或题目,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方式,那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偏低,学生的成绩也会不理想。所以,目
期刊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数学探究的真正开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011版)》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初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目标。  (2)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经提出的问題,并要求学生按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越来越来紧密。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更加多样性的教学情境,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几种在当前网络背景下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优化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网络背景
期刊
摘 要:在深入践行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的过程中,物理学科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学科特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凸显出来,此时我们就要通过问题的引领,助推学生的能力生长,引领学生的思维推进,即关键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学科素养;能力;初中物理;问题;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73-02     基于社
期刊
摘 要:物理思维的建立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基础与前提.物理学科具备较强的严谨性,因而学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对于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建立探索性的思维模式,并逐步培育学生将探索性思维模式应用到学习与生活当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初中物理的大气压强实验为视角,探索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
期刊
摘 要: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其蕴含的课程理念和教育价值需要教师深度挖掘.只有正确理解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教学更有效.本文以《间隔排列》教学为例,就重新“发现”教材,作了深入思考.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为例,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材;间隔排列;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教师实行有效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实际的课堂之中.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以“反比例函数”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实现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反比例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21-02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和小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要注意沟通的艺术,如何与小学生进行友好、良性的沟通,从而加强对班级的管理,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1 沟通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1 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对于小学班
期刊
摘 要:实施初中化学愉快教学,离不开兴趣激发、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化学实验、生活化化学活动等方式激发兴趣.利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并在化学实验中培养他们自主意识.在合作中交流互信,解决相关问题中培养情感,增强综合素养.  关键词:兴趣;自主性;合作;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93-02     化学并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的教育体制要求下,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高中生正处于建立三观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格外需要重视德育方面的教育。班主任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主导者角色,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篇论文中,主要以德育教育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为背景,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思路,分析思考当前高中班主任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研究背景  1、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