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放风筝”想到的课堂教学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界,人们习惯于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比做放风筝。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过于严苛,风筝的线就容易绷断;反之,如果过于放松,则风筝飞得不高。放风筝是一门艺术。它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度”,切勿过犹不及。所以,智慧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是张弛有度的。这样,才能让孩子展翅高飞。
  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笔者认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更像是放风筝,控制太紧,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过于松散,则容易乱哄一气,效果不佳。笔者试通过对比同一教学内容下的两个不同案例,略谈“放风筝”式的课堂教学所体现出的优势。
  《建立素材资料库》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学习资料有序分类的方式,能够按不同的素材类型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并将素材文件有序分类,存放到各自的文件夹中。
  
  案例一:教师以“周末回家的方式”作为情境进行导入,让学生回答他们是如何回家的。他们列举出乘坐中巴车、打的、坐公交等方式。教师将学生回家的不同方式用图1的形式进行概括(为后面说明层次关系做铺垫)。用计算机的形式来表示,即先建立“回家”文件夹,再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不同乘车方式的子文件夹,最后得出,这种结构就是树状目录结构。
  教师出示任务:打开已下发的资料(由数个不同图标、不同类型的文件所组成)并进行归类。教师演示课件,让学生按照课件上所演示的顺序进行操作,即先建立“网页素材”、“图片素材”、“文字素材”、“其他素材”文件夹,再把各种素材移动到相应的素材文件夹中。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查看操作情况。
  当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教师提出可以按照扩展名对文件进行分类,并出示一张表格呈现不同类型的素材所对应的不同扩展名,如文本类型素材的扩展名有.doc和.txt等。由于教师机上可以直接显示扩展名,而学生机不能显示,教师亲自演示显示文件扩展名的操作方法,学生跟着操作。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指出,文件除了具有扩展名之外,还有大小、日期等其他属性,显示文件属性的方法为:右键单击文件→属性。接着,教师出示教材上的随堂练习表格让学生填写。最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结。
  案例二:教师设置情境:元旦快到了,在××中学上初一的小明同学要参加学校里的演讲比赛。他想了一个回顾2008年中国所发生的大事件的主题,并让朋友帮忙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教师出示朋友帮小明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体会很多素材放在一起的特点(乱、查找速度慢),思考应该怎么办。学生经讨论后得出,应该分门别类地整理资料。
  教师以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整理资料的方法(建立文件夹,再进行相应的归类)。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操作。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进行单独指导。由于技术难度不大并且资料内容有较大的区分度,学生很快就能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并为其取好名,将各种内容存放进去。如建立“北京奥运”、“地震灾害”、“南方暴雪”和“神州七号”四个分类文件夹,基本达到预设效果。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细化分析。有学生就提出了把文字资料放在一起,把图片放在一起的建议。教师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去掉扩展名的文件,让学生尝试操作,目的是说明“扩展名决定文件类型”。通过巡视,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开具体的文件,视其是否是文字、图片、动画来进行归类。就利用这个契机提问学生,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文件的类型。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扩展名决定文件类型”这一知识点。教师板书不同类型的素材所对应的扩展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为了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参考标准,教师出示事先已做好的分类文件夹(图2)。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指出,一些学生没有利用资源管理器来操作,这会带来很多不便,进而总结出资源管理器的“树状目录结构”特征。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也整理一下自己家里的电脑。
  
  这是两篇风格迥异的教学案例。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一堂课,因为授课者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姑且抛开对两篇教学案例其他方面优劣的讨论,会发现“案例一”的特点是紧绷。教师紧紧拽住学生不放,按部就班地完成对教材各知识点的传授,其间给学生自由操作的时间很少。学生则紧跟着教师的步伐,亦步亦趋地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何任务。看似各项任务完成得相当不错,实则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案例二”则很灵活。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点各环节的设计丝丝入扣、恰如其分。教师还大胆地将课程的顺序进行了重新安排。表面看来,学生不能照着教师的操作“画出瓢”,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解和判断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不难看出,第二种课堂经营模式更像是放风筝。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拥有课前的热身互动
  
  如同放风筝需要助跑,课堂教学也需要课前热身。英语课堂中常出现的“warming up”环节、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游戏互动等,都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最初的情感桥梁,也为开展有效教学做好了深层铺垫。所以,哪怕是平凡的一堂课,教师也不该忽视课前热身环节,如精彩导语的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或各种游戏的设计等。
  
  二、完成最初的“起飞”
  
  有经验的放风筝高手会告诉你,要想让风筝顺利起飞,刚开始一定要紧紧地拽住绳子用力向上拉。拉一会儿再适当放松,再用力拉,做到松紧有致。
  据资料显示,学生在课上的前15分钟听课效率较高。教师如何把握住这个时机进行重难点落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经验的。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具备较为吸引学生的特点,教师不一定在这15分钟内实施所有的教学任务,但一定要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明确学习任务并明晰操作该任务的目的。如“案例二”中,教师呈现出“资料太乱”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从而知道了资料分类带来的好处,他们接下来的操作就有了方向性,而不是始终被教师牵着走。
  
  三、学会“自由放飞”
  
  风筝能够高飞,不仅需要放风筝的人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还需要找到适当的环境。作为执教者,要想不固化学生的思路,必须给学生提供自由翱翔的平台,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操作、展示自我的平台。都说“实践出真知”。教师更要懂得多让学生自由摸索。因为你只能教给学生一种或两种方法,但是他们自己通过摸索形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则会让他们受用终身。如果有了这样明确的方向,教师的作用就是适当地收一下这根线,适时地让学生展示一下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当有学生试图“挣脱束缚”时,教师则要考虑是否“回收风筝”了。
  总之,当你深感对课堂教学深恶痛绝、一筹莫展时,不妨趁着合适的天气,去放一回风筝。记住,要带着快乐的心境,你的风筝会飞得更高!
  
   (作者单位:浙江温岭第三中学浙江温岭市滨海镇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Flash动画与制作的教学也逐渐从高中学段“下放”至初中,因而学习内容多与课时少、制作过程难与学生已有能力差的矛盾更加突出。经常能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前一个星期教的实例,现在大部分学生又不会做了。”这的确是实情,因为Flash动画教学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实例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例子的完成与否往往会成为衡量教学成败的最大权重。为此,教师将实例分解,一步步地讲解演示
问:用Flash制作课件,怎样才能限制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的字符类型呢?  答:可以使用TextField类的属性。TextField类属于影片类型,可以在Flash“动作”面板中的“ActionScript2.0类”下的“影片”类型中找到。  TextField类的Restrict属性可以指示用户可输入到文本字段中的字符集。如果Restrict属性值为null,则可以输入任何字符;如果为空字符串,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吹响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角,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金秋,收获的不仅是信心和力量,更是前行的方向。众所周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在培养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必须大力普及发展教育,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提到现代教育的最前沿。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
《太阳是大家的》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比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简单,意境深远,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
就一节具体课而言,整合的目的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完整的教学系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整的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这里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四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这四个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媒体这三者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经过加工、储存后再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位博古通今、融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1924年,他撰写的《史学要论》作为“百科小丛书”第51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虽只有区区5万字,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之作,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史学要论》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论述了历史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宣言书,是中国史学进入新阶段的重
一、什么是技术    在讨论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时,技术的概念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研究前提。基于不同的技术概念,就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课程要素的组合。  在《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中,对于技术是这样定义的:“‘技术’,这个词包含有很多种意义和内涵。它可以指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盒式磁带录像机是一项技术,杀虫剂也是一项技术。它可以表示创造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表示技术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笔者最近有幸旁听了日照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文就以其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为例,对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例概述    人教版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
科比是美国NBA的篮球巨星,江胖子是我班里一位姓江的学生。他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称呼,可偏偏同时出现在“学生公用文件夹”之中……    现在,许多学校学生机房的计算机系统是无盘网络系统。这套系统在硬件成本、管理维护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学生公用文件夹”中的文件是共享的,经常会被其他学生重命名或删除。我在教学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我的音乐库》时就遭遇过一次文件夹重命名风
2011年台湾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登陆内地,开启大陆青春电影的新模式,到2013年赵薇执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吹起一股青春电影的旋风,之后几年,青春电影每年都会创造不同的票房神话,形成一股青春电影的风潮。由此,关于青春电影的批评文章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票房的火爆和批评文章的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相应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