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简要梳理
(1)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
1.交易成本论:GJ.Benston和C.W. Smith(1976)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包括资产的评估成本、交易佣金等。金融中介拥有的大规模财产转移技术和范围经济优势,可以更有效的节约交易成本。
2.信息不对称论:Leland和Pyle(1977),他们以没有人比贷款人更能了解其自身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指出如果借款人组成信息联盟则可以通过交换等方式,更好的运用各自的信息优势,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而金融中介就可以扮演这种信息联盟的角色,从而证明金融中介的存在。
(2)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成熟,传统金融中介理论中固有问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逐渐消失,金融中介也应退出金融市场。而现实的情况则是金融中介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爆发式的增长。学者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风险化解、参与成本、流动性中介等方面,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由此产生。
1.风险化解论,Allen和Santomero(1997)指出直接从事套期保值的交换成本、监督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和巨额信息情报收集费等。而金融中介则可以通过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吸纳将风险化解。这很好的解释了风险管理逐渐成为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之一的现象。
2.参与成本论:投资者进入市场、了解一个金融产品、追踪市场信息等都需要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边际参与成本,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无论是固定参与成本还是边际参与成本都比散户低,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金融中介在节约边际参与成本上的优势就更为显著。
3.流动性中介论:流动性中介理论说明金融中介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上,对市场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资金闲置方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获得固定收益,而资金使用方的项目因为获得了供给资金可以创造价值。
自身对金融中介发展模式的展望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较为系统的了解了金融中介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及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笔者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抱有很大信心的,虽不能全述,但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简要展开论述,以此来支持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上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金融中介可以降低投资者参与成本方面展开分析。
(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据麦肯锡的预计,到2011年,中国的下层中产阶级(年收入2.5万~4万元)将增至2.9亿;而到2025年上层中产阶级(年收入4万~10万元)将增至5.2亿人。中产阶级的崛起,无意会给金融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并增加金融产品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说,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金融中介在节约边际参与成本上的优势就更为显著。人们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会更加的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在金融投资方面,对于什么都不懂得金融门外汉来说,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研究金融产品的收益曲线以及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费用、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来选择投资品种,先不说选中的产品能否获得收益和获得多少收益。仅仅花费在这上面的大量时间若是用来做其他的事,就是古语说的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擅长的事,其创造出来的财富价值肯定要比自己慢慢研究金融市场走势所创造的多,当然这里要排除高精尖的金融专业型人才,只能说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此时,金融中介的作用就愈加的凸显出来,也就是人们对金融中介的需求会不断的增加。
(2)个性化需求与长期需求增多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大众化的金融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一些人的个性化需求,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也不尽相同,而且现在的金融投资更加偏向于向长远化,整体化发展。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也瞅准了这种变换的风向标,纷纷改进自身的金融服务模式,以此来更好的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各中介机构也都专门设置了理财规划师的职位来迎合顾客的需求。而理财规划师的主要职责则是为顾客量身定做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其中的教育规划在现今阶段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都偏向于送子女出国读书,这其中又牵涉到国外理财产品的购买与一些外汇的投资,这些都是需要金融中介机构等专业投资者来辅助完成的。还有退休养老规划在中国尤为重要,仅靠国家统一发放的养老金是远远满足不了中国老年人退休养老的生活保证的,这些都需要理财规划师等为客户做好适合的规划。还有像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这个在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重要,毕竟在这方面的法律纠纷案例还是不少的。
(3)炒房一族有望加入金融市场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是巨大的政策变化信号,标志着我国住房有望真正进入理性发展时代。而且,各地也纷纷推出了相应的限购政策来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例如,2016年12月24日,北京召开市委全会上把“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及健康发展”作为2017年北京经济工作的重点,提出“坚决保持房价平稳”;同月26日济南推出楼市限购政策:“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房,外地限购一套”等一系列政策方向都表明,随着政策的不断健全,纯粹的房地产投机机会将越来越少。那么地产市场的资金将有部分转入有投资机会的金融市场,从而又增加的对金融中介机构的需求。
总之,不管从哪方面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会进一步向更加专业化及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姓名:庞瑞侠,出生年月:1993年5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皖,學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1] 刘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及其个人理财业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李茜.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创新研究.当代经济,2016年8月.
[3] 刘永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化及其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北京.经济学,2012(3).
[4] 郭翠荣,刘颖.论新金融中介理论若干重要命题的演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9月.
[5] 余玲铮,金融中介的发展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2(7).
[6] 许晶.论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12(22).
(1)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
1.交易成本论:GJ.Benston和C.W. Smith(1976)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包括资产的评估成本、交易佣金等。金融中介拥有的大规模财产转移技术和范围经济优势,可以更有效的节约交易成本。
2.信息不对称论:Leland和Pyle(1977),他们以没有人比贷款人更能了解其自身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指出如果借款人组成信息联盟则可以通过交换等方式,更好的运用各自的信息优势,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而金融中介就可以扮演这种信息联盟的角色,从而证明金融中介的存在。
(2)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成熟,传统金融中介理论中固有问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逐渐消失,金融中介也应退出金融市场。而现实的情况则是金融中介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爆发式的增长。学者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风险化解、参与成本、流动性中介等方面,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由此产生。
1.风险化解论,Allen和Santomero(1997)指出直接从事套期保值的交换成本、监督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和巨额信息情报收集费等。而金融中介则可以通过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吸纳将风险化解。这很好的解释了风险管理逐渐成为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之一的现象。
2.参与成本论:投资者进入市场、了解一个金融产品、追踪市场信息等都需要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边际参与成本,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无论是固定参与成本还是边际参与成本都比散户低,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金融中介在节约边际参与成本上的优势就更为显著。
3.流动性中介论:流动性中介理论说明金融中介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上,对市场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资金闲置方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获得固定收益,而资金使用方的项目因为获得了供给资金可以创造价值。
自身对金融中介发展模式的展望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较为系统的了解了金融中介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及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笔者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抱有很大信心的,虽不能全述,但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简要展开论述,以此来支持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上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金融中介可以降低投资者参与成本方面展开分析。
(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据麦肯锡的预计,到2011年,中国的下层中产阶级(年收入2.5万~4万元)将增至2.9亿;而到2025年上层中产阶级(年收入4万~10万元)将增至5.2亿人。中产阶级的崛起,无意会给金融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并增加金融产品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说,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金融中介在节约边际参与成本上的优势就更为显著。人们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会更加的重视自己的时间价值。在金融投资方面,对于什么都不懂得金融门外汉来说,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研究金融产品的收益曲线以及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费用、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来选择投资品种,先不说选中的产品能否获得收益和获得多少收益。仅仅花费在这上面的大量时间若是用来做其他的事,就是古语说的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擅长的事,其创造出来的财富价值肯定要比自己慢慢研究金融市场走势所创造的多,当然这里要排除高精尖的金融专业型人才,只能说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此时,金融中介的作用就愈加的凸显出来,也就是人们对金融中介的需求会不断的增加。
(2)个性化需求与长期需求增多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大众化的金融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一些人的个性化需求,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也不尽相同,而且现在的金融投资更加偏向于向长远化,整体化发展。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也瞅准了这种变换的风向标,纷纷改进自身的金融服务模式,以此来更好的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各中介机构也都专门设置了理财规划师的职位来迎合顾客的需求。而理财规划师的主要职责则是为顾客量身定做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其中的教育规划在现今阶段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都偏向于送子女出国读书,这其中又牵涉到国外理财产品的购买与一些外汇的投资,这些都是需要金融中介机构等专业投资者来辅助完成的。还有退休养老规划在中国尤为重要,仅靠国家统一发放的养老金是远远满足不了中国老年人退休养老的生活保证的,这些都需要理财规划师等为客户做好适合的规划。还有像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这个在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重要,毕竟在这方面的法律纠纷案例还是不少的。
(3)炒房一族有望加入金融市场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是巨大的政策变化信号,标志着我国住房有望真正进入理性发展时代。而且,各地也纷纷推出了相应的限购政策来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例如,2016年12月24日,北京召开市委全会上把“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及健康发展”作为2017年北京经济工作的重点,提出“坚决保持房价平稳”;同月26日济南推出楼市限购政策:“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房,外地限购一套”等一系列政策方向都表明,随着政策的不断健全,纯粹的房地产投机机会将越来越少。那么地产市场的资金将有部分转入有投资机会的金融市场,从而又增加的对金融中介机构的需求。
总之,不管从哪方面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会进一步向更加专业化及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姓名:庞瑞侠,出生年月:1993年5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皖,學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1] 刘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及其个人理财业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李茜.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创新研究.当代经济,2016年8月.
[3] 刘永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化及其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北京.经济学,2012(3).
[4] 郭翠荣,刘颖.论新金融中介理论若干重要命题的演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9月.
[5] 余玲铮,金融中介的发展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2(7).
[6] 许晶.论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