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一辈子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努力,这个“你我他”指的是学校、家长、社区三个方面,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二)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三)创造平等切磋琢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习惯。二、正面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习惯。三、耐心帮助,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四、家校社结合,共塑健全人格。总之,对于好习惯,家长或社区教育工作者可联系孩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关键词:好习惯;培养;家长
一位朋友的孩子顺利考入淮中的高中部,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朋友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辈子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认为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努力,这个“你我他”指的是学校、家长、社区三个方面,那么作为家长,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父母就得给孩子准备一张书桌,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家长不能看电视,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农机具,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样孩子就会专心地学习,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家长应该懂得身教重于言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率先做到。我们家里可以放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当闲暇之余或者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可以看看书、读读报……这些对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态度是最直接的榜样作用。当然对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完成的作业任务,我们每次都认真对待,认真完成。
(三)创造平等切磋琢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自己思考或明天问老师去,这样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正面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习惯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注意正面引导,以表扬、鼓励为主。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外部驱动。有一次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没有责备,因为孩子虽然顽皮些,但他对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一两次的失败不能代表什么,如果这时候我们再去批评他,会不会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呢?于是我想到要给他鼓励、打气,告诉他面对困难不能丧失信心,讲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给他听,让他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付出努力。
三、耐心幫助,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无论孩子学习有多棒,他总会遇到不会的题目,遇到做错的题目,如果不加重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依然会做错,我们家长此时该怎么做呢,我会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准备一个本子,把它叫做错题整理本,如果孩子忙,我们家长就把他的所有错题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然后让孩子练习,如果还做错,就再整理,再练习,直到他完全搞懂为止。各门功课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整理本。如果坚持这样做,就培养了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这无疑对他的学习大有帮助!
四、家校社结合,共塑健全人格
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家长不可能全部了解,这时家长就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因为家校本来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对学生全面进步很有帮助。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最好不让孩子在场,有的家长在老师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会让孩子感到没面子,有时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产生逆反心里,跟家长对着干,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商量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我们家长要和老师经常交流,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当然,良好的社区环境也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家长除了在家要言传身教,在社区里也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这样不光有利于你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其他孩子的成长。同时社区也要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好了,社区不就更和谐了吗?
以上粗谈了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当然我们家长或社区教育工作者可联系孩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能不能给孩子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是对我们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
作者简介:左宇,本科,任教于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枚乘路校区,中小学高级教师,热衷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心理健康、女童保护、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曾获得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辅导员、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区家庭教育指导优秀志愿者,并有多篇家教论文获奖,现工作之余从事社区教育。
关键词:好习惯;培养;家长
一位朋友的孩子顺利考入淮中的高中部,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朋友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辈子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认为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努力,这个“你我他”指的是学校、家长、社区三个方面,那么作为家长,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父母就得给孩子准备一张书桌,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家长不能看电视,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农机具,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样孩子就会专心地学习,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家长应该懂得身教重于言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率先做到。我们家里可以放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当闲暇之余或者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可以看看书、读读报……这些对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态度是最直接的榜样作用。当然对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完成的作业任务,我们每次都认真对待,认真完成。
(三)创造平等切磋琢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自己思考或明天问老师去,这样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正面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习惯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注意正面引导,以表扬、鼓励为主。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外部驱动。有一次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没有责备,因为孩子虽然顽皮些,但他对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一两次的失败不能代表什么,如果这时候我们再去批评他,会不会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呢?于是我想到要给他鼓励、打气,告诉他面对困难不能丧失信心,讲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给他听,让他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付出努力。
三、耐心幫助,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无论孩子学习有多棒,他总会遇到不会的题目,遇到做错的题目,如果不加重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依然会做错,我们家长此时该怎么做呢,我会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准备一个本子,把它叫做错题整理本,如果孩子忙,我们家长就把他的所有错题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然后让孩子练习,如果还做错,就再整理,再练习,直到他完全搞懂为止。各门功课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整理本。如果坚持这样做,就培养了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这无疑对他的学习大有帮助!
四、家校社结合,共塑健全人格
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家长不可能全部了解,这时家长就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因为家校本来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对学生全面进步很有帮助。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最好不让孩子在场,有的家长在老师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会让孩子感到没面子,有时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产生逆反心里,跟家长对着干,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商量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我们家长要和老师经常交流,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当然,良好的社区环境也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家长除了在家要言传身教,在社区里也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这样不光有利于你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其他孩子的成长。同时社区也要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好了,社区不就更和谐了吗?
以上粗谈了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当然我们家长或社区教育工作者可联系孩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能不能给孩子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是对我们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
作者简介:左宇,本科,任教于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枚乘路校区,中小学高级教师,热衷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心理健康、女童保护、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曾获得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辅导员、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区家庭教育指导优秀志愿者,并有多篇家教论文获奖,现工作之余从事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