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径的选择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过去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为了培养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人才,病理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如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临床课程的对接,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媒体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利用,阐述高职高专院校中的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体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病理学 课程 教学 改革
  病理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不仅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一门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开辟了新的前景。过去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媒体缺乏、教学效果差,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为了使我校的学生,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期间能更多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毕业后能真正成为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人才,病理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临床课程的对接
  1.强化基础课程服务与临床岗位实际需要。病理学是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它研究疾病的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改变、病理临床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病理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要基础。为此,我们对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淡化学科意识。从三年制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培养目标要求和临床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的特色。在内容编排上尽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加强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寓人文教育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医学技术手段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是要使患者顺利康复,还需要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正确的观念和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因此,医学已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而是集人文、社科、生物医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医护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慎独精神,辩证思维的品质,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素质,以及高超的实践动手技能。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寓人文教育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的教学特色,在疾病的原因中强化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疾病病因特点,形成完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二、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病理學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正如俗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实验课能将病理变化更直观更形象的显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正去理解书本上对病理变化的文字描述和形态术语。因此加强实验课的学时,并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病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病理实验设施也不是过去简单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和显微镜了。目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清晰的病理大体和组织标本图片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双向互动网络显微镜教学系统”是把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视频流技术应用于形态学教学,组建全数字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既将学生操作的显微镜下的组织和细胞结构真实的再现于显示器上,并实时地传到教师的屏幕上,教师还可以直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屏幕,移动光标到指定的细胞和组织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讲解,学生也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的光标指针,对图像中某一具体的细胞或组织进行标记,请教师识别,还可以通过语音向老师提问,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及时互动,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课更快更牢固的掌握了病理理论知识。
  三、案例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临床案例应用于教学,尝试“工学交替”的模式,将教室搬进病房、将病房当成教室。在病理教学中安排适当的临床见习,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深刻体会病理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将枯燥的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很好地体现了病理教学服务于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于临床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使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如我们在讲脱水时首先引入三个发病情景不同的腹泻案例,告诉学生三者虽然都是腹泻病例,但补液原则是不同的,腹泻处理原则并不一样,根据三个病例的特点,引出脱水的概念、类型、分型依据以及各型脱水的特征和处理原则,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能将理论应用于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病理学的内容与多学科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数学变量关系引用到“酸碱平衡紊乱”等单元的教学中。
  四、媒体教学法。
  病理学是形态学科,比较适合运用媒体法来教学。如肿瘤细胞的分化不成熟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也是“肿瘤”章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们首先运用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复习展示动画文字图片分化概念,指出分化的特点是组织、细胞的形态不断地发生动态变化,然后展示胚胎学和组织学中的相关图片,如血细胞发育过程的镜下图片、肌体四肢发育过程演变大体图片等。通过多媒体图片将细胞组织在分化成熟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大体结构不断演变的特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胚胎颜面部发育成熟过程大体图片”,提醒学生在胚胎早期人耳的部位;针对“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镜下图”,告诉学生成熟红细胞无核等,通过复习展示胚胎学和组织学的相关前期课程的图片引入“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特性;展示肿瘤的组织学图片使学生理解“肿瘤异型性概念”、肿瘤恶性程度与异型性间的关系等。在教学中将疾病的病理变化用多种教学媒体表现出来,增强教学的生动直观性,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五、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利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与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和我校附属医院等三甲、二甲医院保持良好的协作联系,这些医院为我校各专业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提高了临床兼职教师的带教能力和水平。
  以上是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改革卫生高职高专院校中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不足之处谨请指正。
  【参考文献】
  1 任玉波.病理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
  2 陈金华.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6):636-638.
  3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8):957.
  4 王晓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11-213.
其他文献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成了新时代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如何让我的学生适应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不被淘汰?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这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我需要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
摘要:中国戏曲剧本作为文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传统的戏曲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戏曲创作;问题;对策  一、当前戏曲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创作群体的局限,新作品的缺乏  创作群体的局限,新作品的缺乏,是当前戏曲剧本创作存在的一个问题。谢柏梁先生的《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是国内唯一一部以“文学”命名中国当代戏曲剧本
摘要:随着新课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总体上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从根本上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组织结构,教学现状才能有很大的改观。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优化语文教学课堂组织结构呢?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组织的优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组织;探究  一、当前初中
摘要:音乐是一种特殊语言。它在表情达意方面,具有超越一般语言所“不可言表”或“言之不尽”的特殊功效。文章阐述了音乐语言的内涵、特点及作用,盲生缺乏音乐语言听说能力的原因,音乐语言听说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等问题;强调了盲生具备音乐语言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盲生 音乐语言 听说能力 缺乏 反思  吉林大学哲学系孙正聿教授在他的《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一文中指出,“反思,在其最直接的意义上, 就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原因在于学生见得少,读得少,积累少,无话可写。 “作文生活化”是解决学生有话可写的重要途径。开发学校生活,开掘家庭生活,开拓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有生活经验积累,达到真实作文,表达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高中语文教学也应随之作出相应的变革。面对现今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情感促进作用,并发挥教学模式创新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文学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在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在教师的眼中普遍不受重视,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也仅仅是一个辅助性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浪潮不断涌向职校教育,职校教育的日的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等职校输送人才,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职高教育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素质教育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政治教学在这次改革的大潮中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白主学习。为此就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學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