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必须减负增效,优化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情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让学生以生活化的视角学习数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构建 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 措施
  情景教学就是改善传统的常规教学,优化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有效设疑,巧建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同学们能感受得到、亲身经历的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增加学习情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小学数学课每一课都可以设置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自主地思考。
  例如:我们班级要组织全班同学一块去郊区春游,去领略田园风光,经报名最后统计得出40名同学参加,这就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我们都要坐汽车去,每人需要车费9元钱,我们有预计车费380元钱,够吗?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是一条小河对面的山上,到了河边,我们发现,每条船上最多乘坐7个人,请问我们学生需要租用几条船才能过去?你打算怎么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有是他们生活中的,是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增加,投入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做到学有所思,学以致用的目的,产生对学习的亲近感,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善评价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还较低,没有形成复杂的概念和解题意识,所以他们不可能处理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对于直观的知识他们则更容易掌握和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情,创设情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
  评价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学生,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进行反思,进而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方式。通常较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则更为有效。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3的倍数》一课中,学生以自己已经掌握的2和5的倍数特征推论关于3的倍数的特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个位上是1、3、5、7、9的数就是3的倍数。对此,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这种推断,而是给以了这样的评价:“同学们所采用的是一种在数学上经常采用的方法:以旧推新,以2和5倍数的特征联想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个位上是奇数的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每一个结论的是否成立最终都应该要经得起实践的验证,现在就请同学们呢动笔亲自验证一下自己的推论是否是正确的好吗?”这位教师的这种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对于以往知识的着那个我,同时也告诉了学生这种联想的方法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用策略。以此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指出要确定联想的内容是否正确,就需要对其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出了策略,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会发挥较大的后续作用。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现游戏教学,创建学习情境
  以往,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教育教学模式,收效甚微。一般来说,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是老师讲解内容,然后同学格式化的学习这些内容,呈现很大的应试性和填鸭性,这样的数学教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学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逐步走上正规化的道路,现在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小学生天性好玩,在数学课中很难实现注意力的集中,鉴于此,数学游戏环节的设置,大大改善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它切合小学生的特征和小学教学的需要,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设置有效的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中可以实施报数来练习,掌握数字。在讲到3的倍数时,可以交给学生玩3的倍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人本化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体验式教学,实现常态化的生活化教育,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有运用同化理论和知识的迁移功能把复杂繁琐的数学疑难问题转变成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问题来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福山.试论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方法[J].才智
  [3]刘开云.试论小学数学构建情景教学的对策分析[J].教育科研
其他文献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应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其过程。为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即兴趣是自觉性的起点。因此,教学中教
期刊
一个教学班要获得大面积的教学质量,其关键是要定准教学起点,教好每一个学生。为了寻求大面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出路。我们数学教研组进行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改革研究。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对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关系的认识  1、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仍然处在“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练,老师看”或由“教师满堂灌转向学生满堂练”,“依分数论质量”等这个教学应试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高效课堂的达成,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为重要。课堂的高效性,取决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高效性。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与“学”两方不和谐的原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原因在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字、数学观念尚处在形成时期。另外,小学数学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不一样,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应该丰富多彩。从课前准备、讲述、课后练习纠正几个环节来看,我们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 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跨越学生的儿童期和准青春期,其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值得我们研究。同时,我们在低年级的教学中,由于成人和儿童的认知
摘要; 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基础,我们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创新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培养 探索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构筑人的素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