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品人生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meKin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四大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犹如一位良师在引导着我前行,又如一位益友与我共同面对困难。
  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书中那曲折美妙的文字构成了精彩无比的三国历史风云。一个个历史人物被罗贯中先生刻画得个性鲜明。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人是“智绝”——諸葛亮,他经常运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
  生活中,“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已然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让我百看不厌的还是赤壁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成功绝非易事,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有勇气与智慧,在紧要关头面前,更要保持冷静的心态。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我遇到了一道难题,草稿纸都被用了大半页依旧没有解答出来,眼看距离考试结束还剩三十分钟,而我后面还有几道应用题没有完成,我更加慌了。这时,我无意中看到图书角里的那本《三国演义》,想到了诸葛亮的处事不惊。于是,我调整呼吸,先做完后面的应用题。当我回过头来再看这道题时,发现这道难题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解答,最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提交了满意的答卷,我长舒一口气……
  《三国演义》让我在历史故事中增长知识,明白事理,更让我获得勇气和智慧。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伴我成长。让我们一起热爱阅读,成就我们理想中的美丽人生。
  指导教师:马悦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因此,教师要明确读写结合过程的误区,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制订更加完善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案,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探索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水平的对策,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一、读写结合过程
自主定向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方法等进行初步定向。自主定向是基于學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学生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进行方向性的猜测、预设和构建,学习由无向到有向,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连续性知识是指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发展、延伸的知识,如平行四边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结构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板块。而在每一板块中的知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桥梁,是新知探究的基础,更是重难点突破的捷径,发挥好问题的实效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法宝。如何将问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呢?我觉得一方面要做好问题的预设,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课堂中问题的生成,及时地追问,多角度地巧问,让课堂展示无与伦比的魅力。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舞台,要想让这个舞台大放异彩,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认知、学习内容、重难点等方面精心预设问题,让学生通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