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员所重视的,只有在口算基础和口算训练都得到增强的基础上,口算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那学生的口算能力该怎样强化提高呢?在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最基础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而能掌握口算的方法是关键,要提高口算能力,认真演算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总而言之,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的。
关键词:口算;能力兴趣;方法习惯;口算训练
口算也即心算,顾名思义呢就是仅依靠大脑思维而不借助其他计算工具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若是想要加快笔算的速度并且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只有在增强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小学阶段是我们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个阶段,因而,对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若要提高口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那么,对于学生口算能力又该怎样进行强化呢?
一、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且小学生对于图像、竞赛、游戏活动等方式更容易接受,因而,教师可以较多地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尤其运用竞赛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认识10以内数字时,我就对直观教学十分重视。课前通过准备孩子们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上让他们做些小活动,比如: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以此来帮助他们建立数感。在对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最喜欢以各种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他们通过游戏活动的过程切实地对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很好地进行掌握,以此为快速准确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对口算的道理进行说明,而不是单调的陈述原理,从而让学生可以对口算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对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进行学习时,我充分引导孩子们用实物或学具进行操作来让他们体验感受“凑十法”。例如在学习9加几(以9+4为例)的时候,是先将9根小棒和另一种颜色的4根小棒摆在两张格子纸上并且一一对应。若是让学生直接看出9+4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肯定是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的,但是通过移动小棒来计算的话对他们来讲就比较容易了。而在学生的操作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4根中的1根移至9根中,另一种是将9根中的6根移至4根中。在这种小活动的操作、观察、思考中,学生是很容易领悟到“凑十法”的思路,这种方式能更好的激发他们进一步思索。
二、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技巧
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当中,口算能力是计算的一个小基础,所以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为孩子报一些口算的补课班,让自己的孩子别落在起跑线上。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联系口算之前一定要牢记我们的加法以及乘法口诀,只有将口诀很好的熟练,那么他们在口算能力的培养上才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而且在现在的小学生课本里,也会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进行口诀的背诵与记忆,来为学生以后的口算学习打下一个很夯实的基础。
在现在的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的这种口算你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的。比如现在的数学课本当中,除了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之外,又更加的接近于生活,比如会根据一定的情景从而设置很多的计算题,以致于可以供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这些练习题并不是完全的只是练习的作用,而是每道题目的设置其实都包含着很多的算法,这样学生在进行题目练习的时候就会发现以致于总结很多的计算方法。其实由于环境的不同,孩子们的早期口算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在长期的题目训练中,学生们最终会发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对于每一个结果来说,习惯绝对是一个很必要的先决条件。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养成口算习惯
在数学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每节数学课上都预留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生们的口算你能力的训练。在这个口算训练當中,学生要采取适合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要既保证效率又要保证最后的质量,不断的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训练时,可选用多种的形式。例如老师可以为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口算的本子或者是卡片,来进行这种每节课上的口算训练。而再这样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效果,例如可以采取老师读题,学生在本子上写上最终的答案,并在老师读完题目时,说出自己的最终答案。这种形式虽然要比较难点,但是却是对学生的口算能力的综合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口算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点儿欢乐与灵活度。因为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还是一个偏爱娱乐的阶段,更喜欢生动的事务,所以我们的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小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三)设置具有反馈作用的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是教学当中必要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如果老师要很好的运用其作用,就要总结出学生们在口算的训练当中的易错点,然后设置相应的题目来作为课后作业,以此来得到真正的缺点训练。
(四)学会正确检查
小学生由于处于心智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会经常出现马虎的状况,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在这时时常的督促我们的学生在进行口算的过程中要更加有耐心。在审题的时候也要更加的仔细与认真,在答题完也要进行二次的演算来检验。
四、结语
无论教育采用哪种形势,课堂中采用何种方法,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学生的长期发展中去,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孩子的人生阶段中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艳红.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6,12.
[2]马金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学习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01.
关键词:口算;能力兴趣;方法习惯;口算训练
口算也即心算,顾名思义呢就是仅依靠大脑思维而不借助其他计算工具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若是想要加快笔算的速度并且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只有在增强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小学阶段是我们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个阶段,因而,对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若要提高口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那么,对于学生口算能力又该怎样进行强化呢?
一、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且小学生对于图像、竞赛、游戏活动等方式更容易接受,因而,教师可以较多地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尤其运用竞赛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认识10以内数字时,我就对直观教学十分重视。课前通过准备孩子们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上让他们做些小活动,比如: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以此来帮助他们建立数感。在对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最喜欢以各种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他们通过游戏活动的过程切实地对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很好地进行掌握,以此为快速准确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对口算的道理进行说明,而不是单调的陈述原理,从而让学生可以对口算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对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进行学习时,我充分引导孩子们用实物或学具进行操作来让他们体验感受“凑十法”。例如在学习9加几(以9+4为例)的时候,是先将9根小棒和另一种颜色的4根小棒摆在两张格子纸上并且一一对应。若是让学生直接看出9+4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肯定是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的,但是通过移动小棒来计算的话对他们来讲就比较容易了。而在学生的操作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4根中的1根移至9根中,另一种是将9根中的6根移至4根中。在这种小活动的操作、观察、思考中,学生是很容易领悟到“凑十法”的思路,这种方式能更好的激发他们进一步思索。
二、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技巧
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当中,口算能力是计算的一个小基础,所以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为孩子报一些口算的补课班,让自己的孩子别落在起跑线上。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联系口算之前一定要牢记我们的加法以及乘法口诀,只有将口诀很好的熟练,那么他们在口算能力的培养上才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而且在现在的小学生课本里,也会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进行口诀的背诵与记忆,来为学生以后的口算学习打下一个很夯实的基础。
在现在的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的这种口算你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的。比如现在的数学课本当中,除了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之外,又更加的接近于生活,比如会根据一定的情景从而设置很多的计算题,以致于可以供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这些练习题并不是完全的只是练习的作用,而是每道题目的设置其实都包含着很多的算法,这样学生在进行题目练习的时候就会发现以致于总结很多的计算方法。其实由于环境的不同,孩子们的早期口算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在长期的题目训练中,学生们最终会发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对于每一个结果来说,习惯绝对是一个很必要的先决条件。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养成口算习惯
在数学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每节数学课上都预留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生们的口算你能力的训练。在这个口算训练當中,学生要采取适合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要既保证效率又要保证最后的质量,不断的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训练时,可选用多种的形式。例如老师可以为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口算的本子或者是卡片,来进行这种每节课上的口算训练。而再这样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效果,例如可以采取老师读题,学生在本子上写上最终的答案,并在老师读完题目时,说出自己的最终答案。这种形式虽然要比较难点,但是却是对学生的口算能力的综合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口算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点儿欢乐与灵活度。因为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还是一个偏爱娱乐的阶段,更喜欢生动的事务,所以我们的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小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三)设置具有反馈作用的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是教学当中必要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如果老师要很好的运用其作用,就要总结出学生们在口算的训练当中的易错点,然后设置相应的题目来作为课后作业,以此来得到真正的缺点训练。
(四)学会正确检查
小学生由于处于心智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会经常出现马虎的状况,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在这时时常的督促我们的学生在进行口算的过程中要更加有耐心。在审题的时候也要更加的仔细与认真,在答题完也要进行二次的演算来检验。
四、结语
无论教育采用哪种形势,课堂中采用何种方法,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学生的长期发展中去,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孩子的人生阶段中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艳红.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6,12.
[2]马金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学习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