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下物理教学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不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体现,而且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一、尊重热爱学生,人性化在课堂上得以体现
  尊重和热爱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只有教师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真正的尊重和真诚的关心,学生才能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温润的情感力量,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尝试转变角色,放下权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关爱、获得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一道与教师营造出和谐、真诚、温馨的教学氛围。
  二、注重情境创设,情感化在教学中得到体验
  物理教学的课堂环境和谐、宽松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满着激情与吸引力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仔细观察物理现象,认真探索物理原理,促进能力的发展,科学地总结物理规律。比如密度、功率、比热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我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借助一些比较具体、简单的物理模型或者可视性比较强的动画、图形来形象化。如我在上《光的折射》一课时,先给学生看海市蜃楼的图片或视频。当学生看到海边虚无缥缈的高空之中居然出现一栋高楼大厦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我告诉学生这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造成的,这时学生联想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产生疑问:“光在空气(同种介质)中的传播方向怎么会发生改变呢?”学生自然地进入情感的思索和体验中。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活,求知的大门就会打开,物理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物理课就会充满吸引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吸引力的课堂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才会更活跃。
  三、注重实验探究,民主化在实验中得到升华
  物理教学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如我在教《汽化》这节课时,结合有效课堂的理念,通过分析知识结构,思考找到切入点。具体做法:以水的沸腾的知识作为载体,引导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不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水的沸腾规律上,而且放在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上。(1)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例如:用“水壶烧开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水的沸腾的这种现象。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示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2)进行实验探究,看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该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归纳总结。(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a、烧杯中放入多少水才合理呢?b、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合适的位置?c、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表格如何设计?)d、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e、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也就可以进行全面实验探究了,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安全,等等。在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沸腾时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沸腾过程中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以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实验都是不成功的,但新课程标准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全程参与。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1)你的猜想和结论是否一致?(2)你的结果和其它同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是谁的原因,原因在哪里?(3)在探究过程中是否发现了新问题?(4)你对实验装置是否有新的改进?(5)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学生强化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巩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实事求是、严素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而且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强化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实践证明,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必须对课堂结构进行全面改革,教学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学生人性化、民主化、情感化的作用,把教、学、练的关系处理好。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构建和谐的高效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技能,使能力得到提高。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物理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我坚信,通过努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一定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其他文献
人的创造性思维首先体现在提出问题和找到疑问上,一切的科学发现都是源于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和疑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韦斯科夫说:“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地发现事物和不断地询问‘为什么’,为什么它是这样的?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问‘为什么’,它主要是询问的过程,而真正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能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培养和发掘了学生的提出问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细网格模式预报资料研究了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产品在抚顺地区弱降水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关键词ECMWF;细网格模式;弱降水;漏报率;抚顺  中图分类号:P4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154-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64  不同天气形势下,抚顺地区弱降水的降水落区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开放实验室,巧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谈一些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运用化学史料,有效培养兴趣  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起着教给学生知识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的危险因素,帮助术前准确诊断儿童卵巢扭转。方法总结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术前诊断为卵巢扭转并手术的60例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卵巢无扭转坏死病例均行保留卵巢手术。其中38例(63.3%)为扭转组病例,包括卵巢蒂扭转、卵巢实性肿瘤合并扭转、卵巢囊肿合并扭转三类,22例(36.7%)为未扭转组病例,包括卵巢囊肿、卵巢实性肿瘤、卵巢囊肿或肿瘤伴
数学、物理、化学是三大理科主科,很早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之说,所以对它们的学习非常重要,三科都有理科的共同特点:严密、深奥;知识体系互有相通,联系紧密,但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我根据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的几种方法既体现在知识的结构上,又体现在这些知识的建立过程中。概括来说,这些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物理法  在初中阶段物理的方法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揭示的过程,只重视结果,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我们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存在的问题是:教与学相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题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