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琐碎中触摸幸福的味道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人生由无数个琐碎组成:按部就班的两点一线,按部就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按部就班的开会听课做笔记,今天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我仿佛看到另一个自己,如此真实,如此熟悉。21年的教学一线生涯,16年的班主任工作,看起来似乎比别人多了一些阅历,但似乎又和工作才几年的教师没多大区别。
  21年的光阴啊,在年复一年的琐碎中不知不觉就消散了,不曾留下过什么,可又似乎有那么一丁点儿什么令人怀想,引人深思。读罢《一线教师》全书后,我不禁豁然开朗:一线教师的教书生涯注定了就是被无数的琐碎所包围。作为教师,明智的做法就是在这样的繁琐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感受教师的职业价值,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唯有如此,你才会发现,其实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的人生还是充满了快乐的。
  管建刚老师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师,一位男老师,能够如此耐心而细致地对待那么多婆婆妈妈的杂事,能够如此真实地把自己教书生涯的另一面,实实在在地袒露给大家看。他的坦荡让我释怀,原来大师也和我们任何一位普通的教师一样,同样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风格迥异的学生,同样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停地变换着方式去引导和督促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同样要历经唐僧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立地成佛””“修成正果”。我还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某些观点、做法似乎和管老师不谋而合。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一年级进校起,管老师就格外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此他不仅拟定了详尽具体的规章制度,还梳理了与不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方法。这样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更是为他们将来学好学科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学习习惯的规程,其中一点最叫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管老师尤其重视学生对书包的整理。其实就学生进校习惯的培养,我也和管老师一样,相当地关注和重视。但不同的是,管老师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得法。关于书包整理,我的通常做法是:利用班会课时间教孩子们将自己的书本一一叠放整齐,并依次放入书包内。待大家熟练操作三遍后,便在班级内开展“整理小能手”比赛,以增强学生“书包应随时保持整洁”的意识。这样的做法,从表面来看,每个孩子都已在当堂课上达成了目标,但诸不知,对那一小搓自理能力差,在家里被宠成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而言,短短的一节课,怎么可能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实际上,这小部分孩子很可能在该节课上能做到有条不紊地整理书包,但短短的两三天之后,他们立刻又旧疾复发,书包里重新恢复“脏乱差”的模样。同样是针对学生书包整理的问题,管老师的做法就更值得借鉴。他颇具慧眼,清醒地认识到抓“桌兜文化”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紧密关系。因此,他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策略来治理学生书包“脏乱差”的现象。比如请能干的同学示范帮扶,请家长言传身教并配合整治,在班上设立“桌兜检察官”,让他们来提醒“小皇帝”们文具归位,书包整洁。每天早上,管老师还会亲自在教室门口督查,发现书包不整洁的同学责令其立即整改。另外,为杜绝学生半天从书包里掏不出本子的现象,管老师又特意提醒每位学生备好一个塑料文件袋,专门用来放置各种作业本。同时,他还要求孩子们用包书纸把作业本包好,强调本子上不要出现污渍,本子的纸张不要出现破损等。单从书包整理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就不难看出管老师对学生日常习惯的培养远比我们做得用心、到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管老师和我们所有语文老师一样,格外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认为,大量阅读是夯实语文基础的法宝。为此,他不但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心怀敬畏之心,还在班级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他制定了学月阅读之星评比表,用于统计学生每月的有效阅读数字。(“有效阅读数字”统计,主要由家长负责。学生每次阅读后须向家长汇报清楚三点:书的大致内容,三个难忘的地方,感受、感想。)以四年級为例,学生上学期有效阅读数字20万字以上获评“阅读之星”,下期则要求达到25万字以上。同时,他还设立了至高无上的荣誉:“阅读王子”“阅读公主”。他们的阅读量则必须达到每月50万字以上。被评选为阅读之星的同学可获得一张作文优选卡,其作文可以有一次直接入选班级作文周刊的机会。除了量的规定,管老师还在阅读的质上下功夫。管老师认为:一本好书才能带给人启迪,一本好书要反复多读才能体会其真谛。所以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发现有一本书,一个月里读了三遍,阅读量就可以乘以3,这本书是10万字的话,有效数字就算30万字。此外,他还引入了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学生每天晚上看10页书再睡觉,课外书放枕边,家长拍照发在群里。有认真的家长便给孩子的课外阅读做了详尽的记录,管老师结合家长的做法顺势推出“晚间阅读记录单”,再一次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阅读活动。
  阅读《一线教师》一书,我无刻不在为管老师的耐心和细心点赞,无刻不在被管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原来,在平凡而琐碎的教育事业中,我们同样可以触摸到幸福的味道。
其他文献
声乐教学关乎声乐人才的培养和锻炼,要想培养出一流的声乐人才,离不开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格外重视声乐教学,从总体脉络上和细节上对声乐教学进行规划,让声乐教学沿着正轨前进。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声乐艺术教学中,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第一,在声乐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当我们发现具有潜力的音乐苗子之后,要仔细观察他在声乐方面的才能,判定他在声乐方面的长项,看他是属于高音、中音还是
期刊
Edith Wharton wa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American female writer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Her unique insights into women’s lives and dilemmas that they encounter in the s
期刊
这首歌曲在创作时赵季平在本土特色基础上结合了流畅、圆润、曲调优美的山西晋剧旋律,不仅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山西本土民间音乐的风格,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歌曲的主题在一开始就出来了,旋律一响起,眼前就有了这样的画面:很长的骆驼队、大红色的灯笼、啪啪的算盘珠子声…浅唱低吟给人一种空寂静谧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在一个充满沧桑历史的故事里。  《远情》的艺术处理  作品的演唱处理  a.第一乐段诉说:  歌
期刊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信息传输十分迅速,人们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逐渐转变,广播电视行业受其影响,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电视媒体传播单一的局面,提高节目质量,调动观众的注意力。本文就是从融媒体角度出发,对电视节目创新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计算机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部分的人群开始注重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然而,在人们参加运动的过程中,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方法与不适当的运动强度极易造成运动损伤。随之,水中康复这一新兴的项目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水中康复不仅可以大大缩减整个康复过程,而且能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水中康复;运动损伤;康复方法  引言:  水中康复这一项目起源于20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国产影视剧就已经开始了对外传播。尤其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坦桑尼亚时谈到了正在坦桑尼亚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也让中国的影视译制剧“走出去”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中国译制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来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如今译制片遭到的困境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使中国影视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的
期刊
摘要:《诗广传》是王夫之在明亡后创作的《诗经》学著作。这本书包含了他关于哲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各种思考。在书中,王夫之最重要的诗学理论是“诗言志”与“诗达情”,主张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抱负,抒发内心的情感。《诗广传》不仅是王夫之学术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一部充满思辨意识的忧患之书。  关键词:王夫之;《诗广传》;《诗经》  王夫之出生于明代晚期,一生命途多舛。由于明清易代的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他在青年
期刊
摘要:下田歌子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家,是日本“良妻贤母”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而家庭教育思想是其女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意义上,她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幼儿国民性养成、传承日本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的目的上,她认为德育是其最终目的;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她强调既要培养幼儿健康之身体,又要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教育方法上,她强调要循序渐进、合理奖惩。这些富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不仅对日本家
期刊
摘要:从死亡地角度看我们的生活,看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苦难和不公都成为了云烟。一生匆匆而过,跨越生与死的边境,有一个理想的永恒之地,即“死无葬身之地”。余华以纯朴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来安放那些不安的灵魂,让读者见到了人们曾经希望见到的天堂的美景,《第七天》也就有了宽慰和温暖的希望。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语言  语言在小说这一中文体中拥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不仅仅能表现其作品风格
期刊
摘要:明代末年,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他们分别是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大家中邢侗与董其昌的书法格外受世人推崇,人们称其为“北邢南董”。本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对二人的书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开分析,因而探索二人在书学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北邢南董;书学思想;影响  邢侗与董其昌在书学思想方面存在着异同。拥有书学思想,再写得一手优秀的好字,才能称得上书法家,然而不懂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