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途径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课堂上,时兴合作学习,曾一度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要讲求实效。现在我就谈一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点体会。
  1. 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生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动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例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播放了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学生认为车辆太多而播放速度太快,数不过来,要求再放一遍录像,又放了一次,学生还没有数清楚,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的学生数轿车的数目,有的数公共汽车的数目,还有的数面包车、摩托车、大卡车的数目。在互帮互助中,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实践证明,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意识。
  2. 改变单一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性别的不同,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人数4~5人为宜,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我们应改变单一的合作形式,也可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自愿组合合作等多种方式。另外要做好每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敢说敢想,要求他们努力做到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取得进步。
  3.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和习惯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小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检查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
  提倡“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教师要训练学生常用的人际交往技能(如请求发言、遵循指导、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馈、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学会说话的技巧。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过程中,我经常告诫和训练学生听人发言要专心,在别人发言时不能随便插嘴打断。如果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训练学生说完整话,说话的时候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有了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有了小组合作的基础。除了培养学生以上这些方面的能力,我还加强了对学生具体交往能力的训练,例如对对方有错误的地方要进行指正和反驳,应该在什么时间和地方恰当地打断别人的谈话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当小组内不能统一意见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等。
  4. 选择恰当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一节课,有的老师往往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取小组讨论,而且讨论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甚微。整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用在何时才是最适当的?①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在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③当遇到问题有多种结论时,组织小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教学中出现这类问题时,发动学生展开辩论,更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异和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你想把圆割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怎样割拼?拼成后的图形与圆有怎样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割拼的方法,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5. 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求,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执导或表扬;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逐步走向成功。总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收稿日期:2011-11-06
  
其他文献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学
期刊
近年来,常有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的情绪也因此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局面呢?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探究新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  1. 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目前世界或者说全国的
期刊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动力。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准确把握课标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切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才能问有所思,问有所答,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收到理
期刊
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素质和表达能力,因而学生要从小加强说话训练。当前数学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较语言教学而言是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语言修养,不断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才能让课堂生动活泼,情趣横生。  多说能促进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正确的数学语言能准确而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解答一个数学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摸索和探求这个答案的思
期刊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未成熟的年龄阶段,模仿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做到知行统一,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其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德育教育内容要贴切   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活动材料的选取是德育教育的重点。我认为应以德育《读本》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利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
期刊
【摘要】本文引导学生在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寻找并抓住贯穿全篇,起提纲挈领作用的“文眼”,然后透过“文眼”,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住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进而探究、分析、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文眼;主旨;探究    Eye through the text, to explore the subject  Li Yong-sheng  【Abstract】Thi
期刊
1. 高中历史课堂推行开放性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往往是为了强化、巩固所学知识,一般是就知识学知识,就技能练技能,比较注重学生的认知,设置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数量、统一答案,设
期刊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的语言凝练,富有跳跃性,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尤其是“诗眼”,即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两个字,其表现力更强,表达效果更突出。  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古典诗歌鉴赏这一部分,对古人作诗炼字这一点,自己摸索总结了一些方法,今把它撮于笔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炼数量词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
期刊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
期刊
每学期的刚开学初总能听到许多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声,对于托班的宝宝们和老师来讲,更是噩梦的开始。托班的宝宝年龄小,对家人的依赖性相对较大,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精心呵护的他们来到了全新的环境,在这里没有了爸爸妈妈,他们就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于是哭声一片,有的孩子甚至过了好长时间虽然不哭了,但不愿意面对现实,所以也很不愿意把自己融入集体。孩子们的表现家长心疼,老师心疼,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