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内被广泛运用的一种课型,主要是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运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时间几分钟,短小精悍。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优美的文章自然少不了巧妙的写作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怎样接受并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到今后的习作中,是笔者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巧妙植入微课,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微课植入,习得描写之法
1.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又称为直接描写。高年级课文中有一些这样的描写,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所描绘对象的特征。笔者在执教《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抓住了文中的描写方法,制作了关于正面描写的微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又了解了正面描写的写法及作用。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品技艺,学习写法
(1)自由朗读第1~6自然段,要求:
①画出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简单做批注,想想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练习朗读感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很自然地找到了正面描写的地方: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了姥姥的剪纸材料简单。
生:我找到了姥姥的剪纸非常形象生动。
师:是呀,作者寥寥数笔就直接写出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不愧是大师之作。
同样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对天游峰的描写也是通过正面描写直接写出了天游峰的高、险,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品高山,学习写法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
①画出描写天游峰高、险的语句,简单做做批注,想想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天游峰真高啊!
(2)小组交流。
看完视频之后,我提问:天游峰的高、险体现在哪儿?学生很自然地抓住句子回答“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写出了天游峰的险;“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直接写出了天游峰的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了正面描写之后,学生明白了正面描写的要义,在仿写环节就轻松多了,部分学生信手拈来,三言两语就突出了山的高。在今后的习作中,学生能够将正面描写运用到习作中去,亦能为习作增色不少。
像这样的描写方法在课文中还有许多。如在《谭千秋》一文中,作者正面描写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的舍己为人;在《船长》一文中,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将表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场景牢牢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2.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特点鲜明突出,表现人物的某些特征。除了通过正面描写,通过他人的描述、其他事物的衬托亦能体现所要描述对象的特征。在课堂中,微课让学生懂得侧面描写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7自然段同样是描写天游峰的高、险,但不同于第2自然段,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侧面描写加以突出,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品高山,学习写法
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要求:
(1)用“
一、微课植入,习得描写之法
1.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又称为直接描写。高年级课文中有一些这样的描写,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所描绘对象的特征。笔者在执教《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抓住了文中的描写方法,制作了关于正面描写的微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又了解了正面描写的写法及作用。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品技艺,学习写法
(1)自由朗读第1~6自然段,要求:
①画出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简单做批注,想想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练习朗读感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很自然地找到了正面描写的地方: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了姥姥的剪纸材料简单。
生:我找到了姥姥的剪纸非常形象生动。
师:是呀,作者寥寥数笔就直接写出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不愧是大师之作。
同样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对天游峰的描写也是通过正面描写直接写出了天游峰的高、险,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品高山,学习写法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
①画出描写天游峰高、险的语句,简单做做批注,想想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天游峰真高啊!
(2)小组交流。
看完视频之后,我提问:天游峰的高、险体现在哪儿?学生很自然地抓住句子回答“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写出了天游峰的险;“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直接写出了天游峰的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了正面描写之后,学生明白了正面描写的要义,在仿写环节就轻松多了,部分学生信手拈来,三言两语就突出了山的高。在今后的习作中,学生能够将正面描写运用到习作中去,亦能为习作增色不少。
像这样的描写方法在课文中还有许多。如在《谭千秋》一文中,作者正面描写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的舍己为人;在《船长》一文中,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将表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场景牢牢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2.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特点鲜明突出,表现人物的某些特征。除了通过正面描写,通过他人的描述、其他事物的衬托亦能体现所要描述对象的特征。在课堂中,微课让学生懂得侧面描写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7自然段同样是描写天游峰的高、险,但不同于第2自然段,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侧面描写加以突出,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品高山,学习写法
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要求:
(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