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trai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
  英语语言情境是揭示英语所表达意义的一个基本因素,学习英语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达。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离不开语言情境,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并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根据《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下)规定的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特别强调的是学生能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通过创设情境,完成任务,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不断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交流,形成语感。
  二、 情境教学的运用
  下面仅以几个例子说明教师如何在初中教材中实现情境的设置的。以下是一堂公开课的实录
  The Title of Activity: Good Manners
  Objectives: 1. Learn to apologize to people
  2. Train the students’speaking ability
  3. Train the students’listening ability
  Procedures:
  1. 教师故意弄掉一位学生的课本,故意说“谢谢”。这时教师发问:“我是应该说‘谢谢’吗?”通过真实的交际情境,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什么时候我们该说“谢谢”,什么时候我们该说“抱歉”,从而引出“礼貌”这一主题。
  2.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四幅关于礼貌与道歉的图片,让学生相互交流,这些例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学生都会有话可说。
  3. 玩游戏:教师叫五位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第一位学生向第二位学生做一件错事,然后向那位同学道歉,这样一个接一个,学生动作幽默,表情奇怪,道歉真诚。
  4. 听力: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图(两个正谈话的人,一辆自行车)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上的文字内容,想象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apologize”, 经过讨论,这样,录音一开始就会把学生带进一幅画面之中。
  5. 说话:根据课文给出的三种情境,教师巧妙地在讲台前摆设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和两个杯子。创设一种晚会的氛围,进而让学生演出介绍朋友、找空位置、拿错杯子三种情境。
  通过上述情境的设置,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充分调动其知识储存,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结果,整堂课学生纷纷踊跃尝试,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和谐合作,通过以上活动的设置,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道歉用语及相关的礼貌用语,学生通过自己的加工,把它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
  总而言之,语言的真实性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条件,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材料、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体验,以及相互运用语言。这个过程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境设置的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对话、角色扮演,也可以是采访。下面简述几种可以在初中教材中运用的情境设置。
  (1) 情景扩展。如在Halloween这一篇阅读文中,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参与玩一下人们在这一节日所玩的游戏,这样既有趣学生无形中又加深了对这一节日的了解。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然,不受任何拘束,能真正地体会语言,理解、并大胆地运用语言。
  教师通过课堂情境的设置,学生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体现了教师注重学生创造性与情感体验的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与交流的活动,学会交际,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情境想象。创设一个具有启发性、想象力的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去想象,这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应把握语言的真实性,在课堂内外创设良好的听说氛围。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愿望,这显得真实、形象。
  三、 情境教学中师生的角色
  情境教学中的课堂与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是对等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操纵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情境教学的设置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情境设置的主体。
  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会感到轻松、自信,能主动地、自如地运用语言,他们不会害怕犯错误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集中精力交谈,而不是注意语法的正确与否。
  而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和场合,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与合作者。教师是语言环境的创设者,也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不时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的语言交际得以正常进行。教师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景的同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各自的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参与,有分有合,有情有境,学生学得真切有趣,教师教得轻松自如。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本文主要从个人对新课程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的做法谈起。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教学中 树立信心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听说读写    暑假我们参加了
一、 在听说读的训练中落实写的功能  1. 听力训练中养成记笔记、整理篇章的习惯  我们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听力材料这一优秀的资源,一听了之,造成了听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听力材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学习资源。我们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对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有着莫大的帮助。首先,我们在听力材料的进行当中无法获取全部信息,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关键词,把握语句大意,文章概括,在
摘 要:本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文中结合高中英语新教材,具体阐明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过程和主要内容,旨在对新教材、教法作出一些探索,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背景 高中英语 自主 合作学习    一、 新课程与自主、合作学习  1. 新课程与自主、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表达思维、传授知识、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主要工具。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英语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达成目标的媒介。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衔接教学步骤都需要语言。教师语言又是英语课堂中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恰当地使用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有效教学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课堂语言应准确
一、 摒弃“一言堂”,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偶尔地参与也主要是回答教师的问题,可在回答问题中也往往是因为回答不清楚、表达不确切、声音太小等原因,而被教师抢过话头,变成课堂上教师的自问自答。而现在学生已从传统的学习被动接受者转化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注意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地采用。教师通常根据合作学习的理论,实施异质分组,将学生划分成6-8人的合作学习小组。然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许会发现,这种6-8人的异质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效并不是那么理想。在应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影响小组合作的成效、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帮助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组合作的规模与形式的制约。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大规模的小组很容易滋长学生的懒惰
一、 研究假设  在学生的母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阅读方法,学生已普遍掌握并适应,如果学生能借助母语阅读学习中的一些方法,并结合英语教材的特点,自主阅读,那么学生就能自主探索阅读的最佳途径,并最终逐步形成终身自学的能力。  二、 研究背景  我市学生均采用的是牛津英语艺林版的英语教材,该教材注重阅读,以话题为线索,阅读量大,词汇多,语法过于集中而复现率低,教学时间较紧。教师一方面想注重学生阅读能力
一、 听说领先  听说领先教学法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听说领先训练能强化学生的脑、耳、眼等器官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例如,用学过的课文进行师生、生师、生生之间多形式的问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和主动的说话状态之中,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得到启迪,活跃了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找联系,作对比  找联系、作对比也是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