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如火如荼的开展,各高职院校参与积极性逐年提高,大家都期望通过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合”的目的,提高自身院校的内涵建设。各高职院校对技能竞赛的意义认识都很充分,参赛热情都很高。但是作为技能竞赛,必然就会设置有名次、奖励,每一个参赛院校都希望取得好成绩,因此如何取得技能竞赛的理想成绩是每一个参赛院校值得深思的。
以“培育航海工匠,建设海员强国,服务江海联运,助力‘一带一路’”为主题,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由浙江海事局和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于2017年6月25日在浙江舟山开幕。有来自全国各大航海院校和航运公司的46支队伍共525名海员进行9个项目的角逐。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福建省代表队之一参加比赛,获得全国院校组团体三等奖和金工工艺第二名、撇缆第五名。本文作者为参赛队伍的教练之一,从接受任务、组建队伍训练到参赛,全程参与。针对该项赛事进行了总结、思考,供高职院校借鉴,取得职业技能竞赛的理想成绩。
竞赛经验
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把“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重点工作。自从2017年3月8日收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预通知,学院院长亲自批示同意组队参加。航海系高度重视,系领导亲自挂帅,系主任担任参赛队领队,系副主任任参赛队联络员,系书记主抓统筹协调。立即召集全系教师大会,重申海员技能大比武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精心挑选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教师担任教练,确定参赛队伍选拔方法。
周密谋划,科学训练
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院校队参赛项目共有五项:知识竞赛、金工工艺、海员铁人三项接力(游泳、拖带溺水人员、攀爬3米高的救生绳网)、海上操艇(非机动艇)和撇缆操作。旨在考察海员的综合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同舟共济的精神气质,参赛选手必须为驾驶和轮机专业学生各6名。所有参赛项目均须分工合作,既需体能又需知识,还需技能,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训练至关重要,系主任亲自谋划,制定训练计划。
教练团队定期召开会议,反馈每一位选手特点、优点和缺陷,及时调整参赛选手的赛项、赛位和赛序。教练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分析纠正每一位选手的技能技术要领。教练团队模拟各赛项中可能遇到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科学训练。
保障措施,服务周到
为使参赛选手全身心投入训练,系部决定所有参赛选手“以赛代学”。即参赛选手不再跟班上课,全周天参加训练。后勤保障到位,首先各选手从原先班级宿舍搬离,集中一起住宿;其次为保证选手体力充沛、营养跟上,还专门给予他们每天伙食补助;由于训练项目多,场地不同,专门派车接送,个别项目教练员私家车亲自接送。為保证训练成效,尽量使设备、场所和工具与比赛一致。
同甘共苦,涤荡心理
所有参赛项目,教练员始终与选手共同学习、研究和操作。特别是室外项目铁人三项、操艇和撇缆,教练员同选手同舟共济,一道风吹、日晒、雨淋,一起挥洒汗水。为了使选手比赛时正常发挥,减少外界影响,多次模拟比赛场景,特地召集大一全体学生在他们操作时故意围观起哄,以此磨练选手的心理素质。在临赛前举办“出征仪式”,增强责任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为学院争光的使命感。
纪律严明,坚定信念
外出比赛,制定严格纪律,统一行动,一切为正常比赛着想。首先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保证充分精力参加比赛;其次按时统一就餐,不允许私自饮食,拥有健康体魄参赛;最后控制言论,禁止发泄负面情绪,保持昂扬斗志。
比赛期间,带队的领导和教练全程陪同,随时掌握赛况,及时分析,研究调整比赛策略。教练员更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洞察选手心理波动,消除紧张、失望等不良影响,恰当引导,给予肯定,坚定选手必胜信心。
竞赛要素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工程,参加技能竞赛牵涉到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上下各层次人员,因此需要大家要有充分认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通过对竞赛经验进行凝练,提出竞赛三要素:
竞赛意志
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成绩,一定要有竞赛意志,包括领导竞赛意志、教师竞赛意志和学生竞赛意志。领导竞赛意志直接决定了支持力度,缺乏领导的支持,竞赛设备跟不上,竞赛经费跟不上,其他部门的配合不积极,直接影响了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热情,缺乏主观能动性,要想取得理想成绩显然是困难的。
指导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是领导竞赛意志的贯彻者。若指导教师没有竞赛意志,必将不会尽职尽责,做不到倾囊相授,对待竞赛学生就会听之任之。必然结果就是竞赛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真技术,参加技能竞赛只能是陪衬角色。
参赛学生是技能竞赛的执行者,其竞赛意志是最重要的。学生缺乏竞赛意志,领导竞赛意志形同虚设,教师竞赛意志成为无的放矢,其学生也做不到知难而上、积极进取和刻苦训练。技能竞赛不光需要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能力,消耗脑力的同时还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没有坚强的意志,只能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
竞赛知识
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成绩,还必须具备竞赛知识。竞赛知识不单指专业技能知识,还包括竞赛规则和指导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对每一支参赛队伍来说,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一定要具备足够深度、广度的专业技能知识,一定要吃透竞赛规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指导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训练中,还是比赛中都需要指导教师随时调整参赛学生的心理状态,坚定竞赛意志、必胜信心。
竞赛设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设备怎么训练,特别是理工类专业技能竞赛,院校具有的设备型号、规格若与竞赛举办方提供的设备不一致,训练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成绩自然受影响。
竞赛意志、竞赛知识和竞赛设备三者缺一不可,互相制约。
以“培育航海工匠,建设海员强国,服务江海联运,助力‘一带一路’”为主题,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由浙江海事局和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于2017年6月25日在浙江舟山开幕。有来自全国各大航海院校和航运公司的46支队伍共525名海员进行9个项目的角逐。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福建省代表队之一参加比赛,获得全国院校组团体三等奖和金工工艺第二名、撇缆第五名。本文作者为参赛队伍的教练之一,从接受任务、组建队伍训练到参赛,全程参与。针对该项赛事进行了总结、思考,供高职院校借鉴,取得职业技能竞赛的理想成绩。
竞赛经验
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把“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重点工作。自从2017年3月8日收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预通知,学院院长亲自批示同意组队参加。航海系高度重视,系领导亲自挂帅,系主任担任参赛队领队,系副主任任参赛队联络员,系书记主抓统筹协调。立即召集全系教师大会,重申海员技能大比武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精心挑选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教师担任教练,确定参赛队伍选拔方法。
周密谋划,科学训练
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院校队参赛项目共有五项:知识竞赛、金工工艺、海员铁人三项接力(游泳、拖带溺水人员、攀爬3米高的救生绳网)、海上操艇(非机动艇)和撇缆操作。旨在考察海员的综合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同舟共济的精神气质,参赛选手必须为驾驶和轮机专业学生各6名。所有参赛项目均须分工合作,既需体能又需知识,还需技能,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训练至关重要,系主任亲自谋划,制定训练计划。
教练团队定期召开会议,反馈每一位选手特点、优点和缺陷,及时调整参赛选手的赛项、赛位和赛序。教练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分析纠正每一位选手的技能技术要领。教练团队模拟各赛项中可能遇到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科学训练。
保障措施,服务周到
为使参赛选手全身心投入训练,系部决定所有参赛选手“以赛代学”。即参赛选手不再跟班上课,全周天参加训练。后勤保障到位,首先各选手从原先班级宿舍搬离,集中一起住宿;其次为保证选手体力充沛、营养跟上,还专门给予他们每天伙食补助;由于训练项目多,场地不同,专门派车接送,个别项目教练员私家车亲自接送。為保证训练成效,尽量使设备、场所和工具与比赛一致。
同甘共苦,涤荡心理
所有参赛项目,教练员始终与选手共同学习、研究和操作。特别是室外项目铁人三项、操艇和撇缆,教练员同选手同舟共济,一道风吹、日晒、雨淋,一起挥洒汗水。为了使选手比赛时正常发挥,减少外界影响,多次模拟比赛场景,特地召集大一全体学生在他们操作时故意围观起哄,以此磨练选手的心理素质。在临赛前举办“出征仪式”,增强责任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为学院争光的使命感。
纪律严明,坚定信念
外出比赛,制定严格纪律,统一行动,一切为正常比赛着想。首先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保证充分精力参加比赛;其次按时统一就餐,不允许私自饮食,拥有健康体魄参赛;最后控制言论,禁止发泄负面情绪,保持昂扬斗志。
比赛期间,带队的领导和教练全程陪同,随时掌握赛况,及时分析,研究调整比赛策略。教练员更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洞察选手心理波动,消除紧张、失望等不良影响,恰当引导,给予肯定,坚定选手必胜信心。
竞赛要素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工程,参加技能竞赛牵涉到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上下各层次人员,因此需要大家要有充分认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通过对竞赛经验进行凝练,提出竞赛三要素:
竞赛意志
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成绩,一定要有竞赛意志,包括领导竞赛意志、教师竞赛意志和学生竞赛意志。领导竞赛意志直接决定了支持力度,缺乏领导的支持,竞赛设备跟不上,竞赛经费跟不上,其他部门的配合不积极,直接影响了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热情,缺乏主观能动性,要想取得理想成绩显然是困难的。
指导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是领导竞赛意志的贯彻者。若指导教师没有竞赛意志,必将不会尽职尽责,做不到倾囊相授,对待竞赛学生就会听之任之。必然结果就是竞赛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真技术,参加技能竞赛只能是陪衬角色。
参赛学生是技能竞赛的执行者,其竞赛意志是最重要的。学生缺乏竞赛意志,领导竞赛意志形同虚设,教师竞赛意志成为无的放矢,其学生也做不到知难而上、积极进取和刻苦训练。技能竞赛不光需要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能力,消耗脑力的同时还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没有坚强的意志,只能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
竞赛知识
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成绩,还必须具备竞赛知识。竞赛知识不单指专业技能知识,还包括竞赛规则和指导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对每一支参赛队伍来说,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一定要具备足够深度、广度的专业技能知识,一定要吃透竞赛规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指导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训练中,还是比赛中都需要指导教师随时调整参赛学生的心理状态,坚定竞赛意志、必胜信心。
竞赛设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设备怎么训练,特别是理工类专业技能竞赛,院校具有的设备型号、规格若与竞赛举办方提供的设备不一致,训练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成绩自然受影响。
竞赛意志、竞赛知识和竞赛设备三者缺一不可,互相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