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已在本市实施四年.笔者通过下乡调研、听课(包括教学公开周活动)、评课、优质课评选、访谈等各种教学和教研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公开周活动对于促进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作用.教学公开周作为一种常规教研活动,信息传递的对象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但有些教师对公开周认识不足,认为公开周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作秀,对课堂教学没有促进作用,自身也从不出校观课.作为教研员,笔者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教学公开周的重要性.
本文仅以教学公开周对全市化学教学的辐射作用,谈点看法.
一、搭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
教学公开周活动是莆田市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提供的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信息交流、研究教材、研究教的有效途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教学公开周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带动群体,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新课程理念.
二、促进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
解读
新课程的模块设置新颖,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授课内容知识的深浅度较难把握.指定开公开周的学校都是省级达标学校,师资力量较雄厚,对教材及课标的解读较到位,对教材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确定学习主题与学习材料,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比较成熟,教授的内容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学公开周既似常态课,又有别于常态课.公开周教学是根据教学进度进行的常规教学,而课堂内增加的观课教师,又无异于上市级公开课,甚至范围更广.公开课只有特定的几位教师在听课,而公开周是全市所有的教师均可来观课.据笔者了解,执课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标,并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以求得教学上的突破.观课教师同样目的明确,认真研读课标.因此,公开周教学能促进教师更深刻理解课标,活用课标.
三、传递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周教学,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例如,在讲“沉淀溶解平衡”时,教师通过“美丽的溶洞”图片和“溶洞的形成”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引出沉淀的溶解和生成.本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设计了“开心辞典”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分化了难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给观课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展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因此,教学公开周是传递新课程理念的—个重要载体,让观课的教师更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
四、传递了某些精彩的实验教学
在公开周教学中,教师设置各种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探究.实验调整的重点是增加项目,提高层次.增加项目对演示实验而言在于开发对教学而言十分必要而一般学校限于条件未能开设的项目;提高实验层次的要点是改造部分验证性实验成探索性实验,开发习题实验和设计实验.必须指出,实验结构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因而必然牵涉到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因此要配套调整,精心设计,反复实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公开周教学为观课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
五、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在公开周教学活动中,教師无不想标新立异,突破常规,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使执课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上出自己的风采.公开周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只需准备一节课的内容,有的学校还是备课组集体准备;而公开周需准备一周的教学内容,还是全校所有老师都要准备.执教老师只能依靠自己,认真解读课标,钻研教材,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比众多类似的教案,反复琢磨、精益求精,以求得最佳预案,还要预设各种细节,包括每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和落实目标的策略,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估计学生会出现的情况等,修改预案.因此,备课过程是建筑在对教材深度解读,对学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再经过反复的推敲过程,是对专业成长的一种磨炼和提升.
观课教师同样能从观课的过程中获得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借观课之机,感受执课教师的魅力风采,学习借鉴执课教师的成功经验,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启示.另一方面,精彩的教学片段,能促使观课教师设身处地,置于教学场景之中,反思比较,寻找组织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最佳方案,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实施.
本文仅以教学公开周对全市化学教学的辐射作用,谈点看法.
一、搭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
教学公开周活动是莆田市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提供的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信息交流、研究教材、研究教的有效途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教学公开周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带动群体,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新课程理念.
二、促进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
解读
新课程的模块设置新颖,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授课内容知识的深浅度较难把握.指定开公开周的学校都是省级达标学校,师资力量较雄厚,对教材及课标的解读较到位,对教材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确定学习主题与学习材料,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比较成熟,教授的内容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学公开周既似常态课,又有别于常态课.公开周教学是根据教学进度进行的常规教学,而课堂内增加的观课教师,又无异于上市级公开课,甚至范围更广.公开课只有特定的几位教师在听课,而公开周是全市所有的教师均可来观课.据笔者了解,执课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标,并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以求得教学上的突破.观课教师同样目的明确,认真研读课标.因此,公开周教学能促进教师更深刻理解课标,活用课标.
三、传递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周教学,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例如,在讲“沉淀溶解平衡”时,教师通过“美丽的溶洞”图片和“溶洞的形成”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引出沉淀的溶解和生成.本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设计了“开心辞典”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分化了难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给观课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展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因此,教学公开周是传递新课程理念的—个重要载体,让观课的教师更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
四、传递了某些精彩的实验教学
在公开周教学中,教师设置各种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探究.实验调整的重点是增加项目,提高层次.增加项目对演示实验而言在于开发对教学而言十分必要而一般学校限于条件未能开设的项目;提高实验层次的要点是改造部分验证性实验成探索性实验,开发习题实验和设计实验.必须指出,实验结构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因而必然牵涉到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因此要配套调整,精心设计,反复实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公开周教学为观课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
五、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在公开周教学活动中,教師无不想标新立异,突破常规,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使执课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上出自己的风采.公开周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只需准备一节课的内容,有的学校还是备课组集体准备;而公开周需准备一周的教学内容,还是全校所有老师都要准备.执教老师只能依靠自己,认真解读课标,钻研教材,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比众多类似的教案,反复琢磨、精益求精,以求得最佳预案,还要预设各种细节,包括每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和落实目标的策略,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估计学生会出现的情况等,修改预案.因此,备课过程是建筑在对教材深度解读,对学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再经过反复的推敲过程,是对专业成长的一种磨炼和提升.
观课教师同样能从观课的过程中获得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借观课之机,感受执课教师的魅力风采,学习借鉴执课教师的成功经验,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启示.另一方面,精彩的教学片段,能促使观课教师设身处地,置于教学场景之中,反思比较,寻找组织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最佳方案,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