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探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教育既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想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青年人,就必须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过去只习惯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拓宽发散思维空间,让学生敢于怀疑,大胆创新,敢于超越前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行为和思维方式与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本论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特别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革新等方面,论述学生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并经过独立思考、综合判断,最终解决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克服学生思维的片面性与单一性,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抓住创造的契机,取得有突破性的成果。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具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富有成果性的表现方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一、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经常组织学生课上、课下进行讨论,允许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提出“你认为项羽是英雄吗?他如果渡过乌江能否东山再起”等问题,学生通过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讨论,大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称逆向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各种事物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
  培养求异思维的手段有如下几种。
  一是留白教学法。教师上课时只讲授一部分内容,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发挥想象,补全完整的内容。如《陌上桑》的结尾,启发大家想象罗敷最后的结局如何,并续写诗歌的开放式结尾。
  二是正反置换教学。从不同角度激励学生的思维,认识同一事物的多面性。例如,在讲解《圆圆曲》时,提到“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传统观点,教师提示大家反向思考:“如果一个人连美人关都过不了,还能够称之为英雄吗?”使大家摆脱思维定势,积极提出新的见解。
  三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唐传奇《霍小玉传》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益、霍小玉、黄衫豪士等人物,让学生在模拟小说情境中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唐人的性格心理,加深对人物爱情悲剧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越来越善于发现问题。
  四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例如,在讲解课文《垓下之围》时,教师要求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改编,可以有男扮女装版、搞笑版、基情四溢版等,其表演成果可由视频形式呈现,锻炼学生写作、表演、拍摄、剪辑、配音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习氛围
  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松面部表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耐心解答;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想法,要加以正确引导,在肯定其中合理成分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不合理之处。总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三、考核方式
  (一)多元化的评分机制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结课考核方式。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主要考核其写作能力;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拍摄视频;对于记忆力超强、口才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演讲……教师通过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元化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各类人才。
  (二)引进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称“职场写作交际能力”。职业汉语教育的重心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工作活动,理解工作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与职场交际的能力。其能很好地实现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测试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汉语应用能力的国家级测试。它包含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共有102道题,测试时间为150分钟,目前采用纸笔测试,按成绩从低到高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等级。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浙江农林大学中文系和外语学院合作,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培训,以提高广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择业时的竞争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一年以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及格率由以前的百分之八下降到百分之二,特别是作文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上一学期的平均25分提高到这学期的平均32分(满分40分)。错别字大大减少,用词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以前是绞尽脑汁地拼凑字数,现在是洋洋灑洒,下笔千言;以前是内容单调、体裁单一,现在是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学生由以前的词不达意发展到现在的出口成章。他们的阅读量也大大提高,其文章引经据典,好词好句信手拈来,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睿智博学的风采。
  (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简介:王秋雁(1972-),女,山东泰安人,博士,教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生态文学。
其他文献
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主义作曲家,其短暂的一生为人类创造和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莫扎特先后创作出了20余部歌剧作品,诸如《魔笛》《唐璜》《费罗的婚礼》等都是其创作的经典歌剧作品。作品体现出了莫扎特音乐艺术创作的思想和理念,散发着古典主义音乐独特的魅力,具有极大的欣赏价值和音乐美学价值。本文对莫扎特的《魔笛》《唐璜》《费罗的婚礼》这三部歌剧作品进行了简单地音乐赏析。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期刊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他通过自己对苦难的深刻体会,将之付诸画面,创作出了其成名作《病孩》。蒙克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所经历过痛苦的真实写照。  一、蒙克童年阴影与《病孩》  1863年,蒙克出生于挪威的海德马克郡洛伊坦镇。蒙克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是军医,母亲是一位慈善且热爱艺术的人,这个富足的家庭本来应该使蒙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在蒙克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肺结核去世
期刊
弗兰克最早提出“空间形式”这个概念,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研究文献中对于空间形式的理解仍较为模糊,也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梳理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的写作背景,从弗兰克的文本出发阐释弗兰克特指的“空间”,并分析“空间形式”的具体内涵。  时间和空间问题一直是艺术理论里非常重要的论题。但长期以来,多数的理论批评著作,特别是叙事学著作,都有着更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1945年,弗兰
期刊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新约》,以其中耶稣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创作题材,作品构思巧妙,画面布局别具新意,局部描写细致入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达芬奇匠心独具的艺术創作令人回味无穷,作品不但展现出了达芬奇娴熟的绘画技巧,还表达了其对于高尚人性的崇拜和追求。针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本文进行了赏析。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在
期刊
视唱练耳教学由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组成,围绕“发展音乐听觉”这一主旨,有各自独立的系统,但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具体教学安排上,视唱往往起着组织教学的主线作用;听写随从视唱;听觉分析在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地训练时,与视唱、听写紧密联系,融为一体。  视唱练耳课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分辨和理解音乐中各基本要素的能力,包括对音高、调式、调、节拍、节奏、音程、和弦、和声、旋律手法及
期刊
改革开放至今已四十余年,其间,国家的各个方面发展迅速,音乐教育方面的声乐教学发展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讨论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提出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定位问题,以期能为声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思考,促进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音乐人才。  改革开放以后,各个艺术学校和综合性大学都在扩招,扩招人数比之前多了十倍不止。特别是在21世纪初,一些中职中专学校升成了高职高专,一些专科院校升成了本科
期刊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雕塑一直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雕塑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在给当时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当今文化迅速发展,艺术的表现愈加多元化。在美术教学方面,雕塑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带来一些改变,本文主要针对雕塑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探讨。  一、雕塑的发展历史  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代表意义,在中学
期刊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同时也是诗人、文学评论家。2017年,她的小说《使女的故事》被美国翻拍成电视剧,引起了许多学者对原著小说的关注。小说中充满了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压迫,这种压迫不仅是对女性的,受害者还有男性。细读小说,读者可以看到,这篇小说同时也是女主人公奥芙弗雷德不断追寻自我主体的一个过程。奥芙弗雷德表面温顺,实际内心仍对基列国的统治有所抵触。本
期刊
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由视唱和练耳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视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看谱即唱能力。在拿到一个谱子后,学生运用基础音乐知识,能准确地找准音符和节奏,可一到开口演唱,却往往找不到调,难以把握音准。针对视唱中的音准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学习,很值得探讨。本文主要是通过柯达伊教学法在视唱课程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视唱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一、学生
期刊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如何真正有成效地运用在实践中,需要对教材和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本文从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如何高效利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运用原则三个方面来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