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因素入手,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中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高效的学习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鉴于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路径;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体育各科课程自新一轮课改以来,普通高中体育学校对学生体育各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大幅增加了各科体育课时,师资与体育硬件的设施配备上也因此得到了很大加强。高中体育学校不仅仅是斥资千万设立一条橡胶球场跑道与实木篮球场,更是整齐有序配备了一批专业的高中体育老师。晨跑、课间操、校运会等各项体育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贯彻落实我校课改各项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高中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使高中学生的德育体能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程度提升。之前,学生在学校上初中体育课的学习目的主要也就是为了缓解自己学习上的压力,适当进行放松身体锻炼,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现在各高中学校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这一個环节上已经获得一定的高度重视,教学效果也已经获得明显的重要进步与重大改变。这有利于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1、改变传统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占据主导,学生跟随教师的动作去学习,然后到期末进行考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只具有健身的效果,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因此,教师应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设计一些具有观赏和益智类的体育游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学生的身体灵敏素质和耐力练习时,教师只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也不愿意动,教师可以准备几个呼啦圈,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划定一定的区域空间,教师的左面为A组,教师的右面为B组,然后给A组的学生套上呼啦圈,B组的学生接应A组,规定,学生只能横向跑,不能纵向跑,要模仿螃蟹的走路姿势,期间呼啦圈掉地的同学要返回起点重新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锻炼了速度,也帮助学生锻炼了耐力,其余学生在观赏比赛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体育的魅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中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风尚,而选择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文已经提到,高中生不像小学生,他们“见多识广”,很难因为简单、陈旧的体育游戏就萌发出浓厚兴趣,然后沉浸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应该是从学生的性格出发,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有的高中生性格比较内向、胆怯,担心在体育课堂上表现不佳,针对这种性格的学生,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他们的优势,然后设置集体对抗形式的体育游戏。部分学生的爆发力和腿部力量比较强,就可以进行一次“障碍接力跑”。这些学生看到是自己擅长的项目,而且在集体条件下自己的失误不会特别明显,就会放下心中的负担,而变得跃跃欲试。
3、增强锻炼意识
很多高中生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再加上高中作业量多,作业的难度较大,所以很多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刷题上,有的学生甚至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做文化学科的作业。这种学习理念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此以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因此在开展一堂有效的体育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
高中生的思想工作,要让高中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每天锻炼的目标。如教师可以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如果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一年之后的身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与一年不从事任何体育锻炼的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血糖、胆固醇、脂肪等相关指标,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展示近些年来奥运赛场上的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和打破世界记录的时刻,将这种光辉荣耀的时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也感受这种荣誉,从而树立自信心,更加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坚持,学生才能够体验到锻炼带来的好处,但是坚持的前提是要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认可体育锻炼,这就是高中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4、开展项目学习
高中生非常注重学习成就感和学习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获得了某种收获,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式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主要是围绕一些球类运动展开,如让学生参与篮球活动。教师在本学期开学之前就规划好本学期的篮球课程,如前两周学习运球和带球跑,第三周开始学习投篮,第四周开始学习上篮等,让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上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最后将每一周学习的篮球技能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将各项动作要领连贯起来展示给全班师生看。
项目式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比较专一,针对性强,学生在课堂上专门学习这一类知识,以掌握相关体育技能为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掌握不同的体育运动技能,让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
三、结语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思想压力大,为了让学生既能够安安心心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应该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工作做好,展示体育的辉煌时刻,设计各种各样的项目式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能力,最后就是教师要更新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黄超.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13):370.
[2]伍云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魅力中国,2019(46):123-124.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路径;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体育各科课程自新一轮课改以来,普通高中体育学校对学生体育各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大幅增加了各科体育课时,师资与体育硬件的设施配备上也因此得到了很大加强。高中体育学校不仅仅是斥资千万设立一条橡胶球场跑道与实木篮球场,更是整齐有序配备了一批专业的高中体育老师。晨跑、课间操、校运会等各项体育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贯彻落实我校课改各项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高中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使高中学生的德育体能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程度提升。之前,学生在学校上初中体育课的学习目的主要也就是为了缓解自己学习上的压力,适当进行放松身体锻炼,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现在各高中学校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这一個环节上已经获得一定的高度重视,教学效果也已经获得明显的重要进步与重大改变。这有利于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1、改变传统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占据主导,学生跟随教师的动作去学习,然后到期末进行考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只具有健身的效果,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因此,教师应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设计一些具有观赏和益智类的体育游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学生的身体灵敏素质和耐力练习时,教师只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也不愿意动,教师可以准备几个呼啦圈,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划定一定的区域空间,教师的左面为A组,教师的右面为B组,然后给A组的学生套上呼啦圈,B组的学生接应A组,规定,学生只能横向跑,不能纵向跑,要模仿螃蟹的走路姿势,期间呼啦圈掉地的同学要返回起点重新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锻炼了速度,也帮助学生锻炼了耐力,其余学生在观赏比赛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体育的魅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中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风尚,而选择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文已经提到,高中生不像小学生,他们“见多识广”,很难因为简单、陈旧的体育游戏就萌发出浓厚兴趣,然后沉浸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应该是从学生的性格出发,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有的高中生性格比较内向、胆怯,担心在体育课堂上表现不佳,针对这种性格的学生,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他们的优势,然后设置集体对抗形式的体育游戏。部分学生的爆发力和腿部力量比较强,就可以进行一次“障碍接力跑”。这些学生看到是自己擅长的项目,而且在集体条件下自己的失误不会特别明显,就会放下心中的负担,而变得跃跃欲试。
3、增强锻炼意识
很多高中生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再加上高中作业量多,作业的难度较大,所以很多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刷题上,有的学生甚至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做文化学科的作业。这种学习理念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此以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因此在开展一堂有效的体育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
高中生的思想工作,要让高中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每天锻炼的目标。如教师可以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如果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一年之后的身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与一年不从事任何体育锻炼的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血糖、胆固醇、脂肪等相关指标,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展示近些年来奥运赛场上的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和打破世界记录的时刻,将这种光辉荣耀的时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也感受这种荣誉,从而树立自信心,更加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坚持,学生才能够体验到锻炼带来的好处,但是坚持的前提是要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认可体育锻炼,这就是高中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4、开展项目学习
高中生非常注重学习成就感和学习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获得了某种收获,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式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主要是围绕一些球类运动展开,如让学生参与篮球活动。教师在本学期开学之前就规划好本学期的篮球课程,如前两周学习运球和带球跑,第三周开始学习投篮,第四周开始学习上篮等,让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上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最后将每一周学习的篮球技能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将各项动作要领连贯起来展示给全班师生看。
项目式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比较专一,针对性强,学生在课堂上专门学习这一类知识,以掌握相关体育技能为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掌握不同的体育运动技能,让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
三、结语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思想压力大,为了让学生既能够安安心心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应该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工作做好,展示体育的辉煌时刻,设计各种各样的项目式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能力,最后就是教师要更新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黄超.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13):370.
[2]伍云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魅力中国,2019(4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