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依然“费时较多,收效较低”,英语成绩远远落后于发达县市。本文主要根据对都安瑶中学生英语学习基本状况的调查,针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县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学习目的与英语综合实际运用的不协调性,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作者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联系实际,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 中学生英语学习 问题 对策
  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广英语教育改革,并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英语学习相对滞后,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中找到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时间是2009年9月~10月,调查对象是我校初中生,问卷包括了我校四类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涉及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模式、效果三个方面。以随机抽样方式,制作问卷100份:初一年级30份,初二年级30份,初三年级40份。回收试卷为100份,占总发问卷的100%,有效问卷为100份,占总问卷的100%。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从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 教学目的
  上表调查结果显示:1)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把应试作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并且越往高年级应试目的越明显,初三毕业班竟有75%的学生把应试作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2)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学习英语时很少考虑到英语在将来生活的实际运用,以学英语是为了将来生活的实际运用为目的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0%。3)表中还显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任何目的学习英语的学生也占了较重的比例,达到调查人数的20%。由此可见,目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学习英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考试。
  2. 教学手段
  上表说明目前少数民族贫困县中学的英语教学手段仍然非常落后,教师几乎没用电脑上课,一般只采用录音机教学,运用的语言都是英汉结合教学。
  3. 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从上两表可以看出目前本校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存在着两个极端:1)学生笔试能力较强,95%的学生考试中可以获得中等以上成绩。2)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比较差,能用英语流利对话的很少,只占总调查人数的23%,绝大部分学生是会写不会说,不会读。
  三、 建议与对策
  1.注重语音教学
  外语教学应注意第一印象。在许多地区,尤其是教育、文化尚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从初中起才比较正规地接受英语的启蒙教育,头一次对每个音标的发音准确与否,对单词的朗读和记忆以及对语音、语调的掌握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标准、流利的发音和朗读习惯。例如:不要让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把this [is]读成[lis];把have read [hv red]读成 [hv rid]; 把classroom [klasrum]读成 [klasrun]。
  要克服这些,教师首先应注意对英语语音的教学。不能因为学习内容多,而忙着上课文,赶进度,从而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一般来讲,初一第一学期头四周,要让学生把48个国际音标学好,读准音,熟记拼读规则以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为将来的学习扫清语音上的障碍。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熟悉这48个国际音标,同时学会拼读规则,有利于学生自己拼读单词、按音标去记忆单词,这样即使再长的单词,他们也会乐于去记,从而有兴趣去把英语学好。平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抓住机会,多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多听听地道的英语。同时,教师应适当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听和说的习惯。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① 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是解决目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的关键。英语是初、高中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于是绝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提高学生卷面成绩就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学好课文、积极应试、卷面考出好成绩是学生们的奋斗目标。要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际运用能力首先应该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入手,让每一个老师都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明确当今的英语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具备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这是我们的学生——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②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应承担的责任。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以考试为衡量学生学习英语的惟一依据的观念,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观点,已由来已久。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缺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
  ③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体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我们教师重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和过程的评价,才能发现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才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潜能,才能不断地激励学生努力探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高荣,1999,1)。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兴趣。广泛利用图片实物、生动表演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用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增加到用语言连贯表达思想的能力。   ② 利用口诀,简化难点,使学生攻克难关。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侧重在语言交流中学习英语的运用。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将重点或难点知识编成口诀,的确是化难为易、事半攻倍、多快好省的好方法。(高荣,《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全书》1999,1)如针对学生难以掌握各国人(如英国人,中国人等)的复数,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余s加后边”。即:Chinese, Japanese单复数同形, Englishman—Englishmen,Frenchman—Frenchmen; 其他Indian, Canadian 等的复数形式可以直接在其后加s。不到两分钟同学们就完全掌握了这些词的复数形式。
  ③ 利用歌曲、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年级可以唱一些结合课堂教学的歌曲,如字母歌。初二、初三可以教一些通俗易懂的英美民歌。
  4.以教材为基础,开发语境实践资源
  “开发语境实践资源”是指为创造语言使用的语境而进行的教学资源。张鸿与徐启富老师在“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的主题下,研究以教材为本、拓宽教学资源的教学路子值得我们借鉴。
  ① 以教科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等创造情景,或者通过对教室课桌椅重新布局,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环境。例如,在教“making telephone calls” “shopping” “asking the way and answers” “seeing the doctor”等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桌椅将教室布置成电话亭、商店柜台、街道或建筑物,并用师生自制的教具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从中体会不同任务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话语,再现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同时也要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② 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对于教科书中有些话题和功能的教学内容,仅仅依靠课内创设语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到室外寓教于乐,寓语言学习和语言体验于自然生活中。例如,教学“flying a kite” “planting trees” “in the library” “the sports meeting”等话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自然语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实践语言,得体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刘绍忠,2003,5)
  5.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多关注当地的英语教育现状
  各级政府部门、各级主管英语教育的职能部门应关注广大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英语教育现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问题纳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的资金投入,改善他们的办学条件,添置必要的电教设备,缩小城乡差距,使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特色。
  四、结语
  总之,英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改变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落后状况,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势在必行。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英语学习质量亦非一日之功。只要每位教师能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英语学习质量将会日益提高。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才能大大改变目前中国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快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高荣.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1.
  3. 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第1版.
其他文献
“浮力”是力学部分的延伸拓展,是对密度、力、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也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对比中美教材,借鉴美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的经验,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不应限于教材教学,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教师是学生的领航员,
情态动词用法的复习整理一直是广大师生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英语教学实践教育每一位教师,复习既然为高考服务,就应当首先符合高考要求。长期的教学活动表明:只有让知识系统化
通过2018中考试题的回顾,对新课程中考命题改革理念的理解,把握中考命题新动态,通过对中考命题趋势的理解,深入落实核心素养的命题理念,明确中考改革的日常教学新导向,制定中
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重要的三个实验定律,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准确采集实验数据,并应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处理测量数据,能够方便
绵阳市是四川省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绵阳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
通过自制的向心力演示仪,定量测定向心力与物体质量、运动半径及转速之间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信息化工具的特点,探讨了在智慧教室环境下信息化工具与教学需求融
通过对人教版教材“全反射”实验进行分析,发现其对于课程引入新颖度不够,学生并不能直观感受到“全反射”现象,无法实现全反射的定量计算,实验设计的过渡性不强.若对现有实
本文基于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初中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和电路元件“水果电池”为例,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递进式深入剖析,通过“低成本实验”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实验改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