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进程,赋予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跨时代的伟大意义。通过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一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防止政府公权对农民私权的侵犯,切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现代化;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按照规划逐步实行,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金堂县农村产权改革综述
作为“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县”,金堂的土地制度改革结合本地实际,从2009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把全县194个村(社区)纳入土地全域整治范围。
按计划,金堂县将会整治农用地50万亩,复垦农村宅基地3.6万亩,整治农村道路1200公里,排灌渠1000公里,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点)400个,引导5万户、17万农民自愿搬迁、集中居住。
要把5万户、17万人农户搬迁集中居住,主要采取4种方式:1.农用地整理,计划新增耕地8万亩,取得耕地按平衡指标筹集资金:2.复垦农民宅基地,计划节约的2.33万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到城镇新区使用筹集资金:3.按“1+N”模式,集成使用涉农资金;4.结合全县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支持农户通过产权抵押贷款、小额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金堂县继2003年以来全市推进“三个集中”、城乡一体化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
二、金堂县在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确权颁证所面临的困难
虽然金堂县已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确权颁证,但在现实工作中,确权颁证后还面临着一系列繁复的问题,例如对于无据可查或资料丢失造成权属争议后无法确认权属的变动及归属、流转利益分配及土地权益纠纷的处理等。
(二)农村产权交易问题
农村产权交易过程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房管等众多部门,出现意见分歧的可能性大,交易的协调、组织难度大;同时,要组织起有意向出让各种权属的农户,建立交易平台,难度也很大。
金堂县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资产流转制度及相关的产权交易平台。在土地综合整治中节省耕地和赵镇建设用地的挂钩,也尚未形成明确的耕地保护机制。
如何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的转化,把“不动的钱”变成“可动的钱”,使农民真正受益切实保障耕地,树立土地规划意识,是金堂县在探索产权改革之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相关配套政策问题
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金堂县农村留守现象严重,而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并无多元的文化生活,导致老一辈的农民不愿意承包出让土地,为产权改革造成一定阻碍。
三、相关措施及建议
1.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做到“还权于民,赋能于民”,切实赋予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和处置权。
2.推进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在流转交易中实现土地的增值,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确立耕地底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处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规划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完善配套政策,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对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从法律上赋予农民自主选择权和发展权。推进金融创新,完善社保、教育、卫生、就业等配套政策。
通过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一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防止政府公权对农民私权的侵犯,切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现代化;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按照规划逐步实行,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金堂县农村产权改革综述
作为“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县”,金堂的土地制度改革结合本地实际,从2009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把全县194个村(社区)纳入土地全域整治范围。
按计划,金堂县将会整治农用地50万亩,复垦农村宅基地3.6万亩,整治农村道路1200公里,排灌渠1000公里,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点)400个,引导5万户、17万农民自愿搬迁、集中居住。
要把5万户、17万人农户搬迁集中居住,主要采取4种方式:1.农用地整理,计划新增耕地8万亩,取得耕地按平衡指标筹集资金:2.复垦农民宅基地,计划节约的2.33万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到城镇新区使用筹集资金:3.按“1+N”模式,集成使用涉农资金;4.结合全县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支持农户通过产权抵押贷款、小额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金堂县继2003年以来全市推进“三个集中”、城乡一体化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
二、金堂县在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确权颁证所面临的困难
虽然金堂县已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确权颁证,但在现实工作中,确权颁证后还面临着一系列繁复的问题,例如对于无据可查或资料丢失造成权属争议后无法确认权属的变动及归属、流转利益分配及土地权益纠纷的处理等。
(二)农村产权交易问题
农村产权交易过程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房管等众多部门,出现意见分歧的可能性大,交易的协调、组织难度大;同时,要组织起有意向出让各种权属的农户,建立交易平台,难度也很大。
金堂县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资产流转制度及相关的产权交易平台。在土地综合整治中节省耕地和赵镇建设用地的挂钩,也尚未形成明确的耕地保护机制。
如何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的转化,把“不动的钱”变成“可动的钱”,使农民真正受益切实保障耕地,树立土地规划意识,是金堂县在探索产权改革之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相关配套政策问题
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金堂县农村留守现象严重,而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并无多元的文化生活,导致老一辈的农民不愿意承包出让土地,为产权改革造成一定阻碍。
三、相关措施及建议
1.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做到“还权于民,赋能于民”,切实赋予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和处置权。
2.推进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在流转交易中实现土地的增值,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确立耕地底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处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规划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完善配套政策,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对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从法律上赋予农民自主选择权和发展权。推进金融创新,完善社保、教育、卫生、就业等配套政策。
通过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一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防止政府公权对农民私权的侵犯,切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