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课堂上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正因为如此,多媒体的运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思维空间缩小、情感交流缺失。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不良的教学后果。本文就从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教学例子来说明如何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
  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呢?
  1、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强调它的有效价值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解决那些用传统教法不易讲清楚、不易看明白、不易于学生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地方。如上“角的分类”一课时,特别是平角和周角时,学生在动手操作都难领会,我就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画两条重叠一起不同颜色的射线,然后饶着顶点慢慢地移动其中一条射线,最后闪烁着这个顶点及两条平行的(或重叠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领悟。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思维。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切忌“画蛇添足”,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多媒体是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或本来用传统方法就可以解决得很好的地方就不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因此,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即使使用了再先进、再丰富的多媒体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2、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适时把握教学节奏
  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而是合理地调动,组织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因此,教师应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最后把加工的信息融入到课件设计中。
  设计好的课件要适时地运用到该课教学时的内容,并紧跟教学节奏,理清教学思路,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如在《圆的认识》教学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圆形的东西,(生说碗、灯罩、乒乓板、钟、轮胎......)接着问学生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圆形的,生说后我就用多媒体展示这些物体,并点击鼠标,把每个物体通过旋转或正面透视变成大小不同的圆形,让学生马上建立起圆的表象。在学习圆的形成时,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圆的概念非常难理解,我就适时展示动画:一只羊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并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羊在草地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一条封闭的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学生会过目不忘。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学生的主体性变得更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避免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导致“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 教师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功能和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等恰当地展示,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学, 应着眼于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认识全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良好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可参与的环境,并开拓思维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 分数的意义》时,屏幕显示一个圆:①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并闪烁出其中的一份。提问:每份是多少?;②再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闪烁出其中的一份。提问:每份是多少?③最后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闪烁出其中的一份。提问:每份是多少?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时,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一个圓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多媒体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小学数学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源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培养好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习习惯、作业习惯是最重要的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自发地学习,会学习,是当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预习学习作业规范化训练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中国西部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并探讨影响诊断年龄在绝经前的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西部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法指导和教学反馈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又是摆在我们广
目的:  观察同轴2.2mm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
摘要:让课堂有限的40 分钟发挥最大效能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备课、课堂环节设计、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旨在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  在近十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各种数学能力,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充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在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渗透  小学数学,究竟由什么组成的?以往,我们通常把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方法等作为数学的组成部分。当然,没有这些组成部分,数学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这些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在我市已经使用好多年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数学课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交流。  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多采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或内容载体作为课题。如:《动物餐厅》、《小兔请客》、《文具店》等。这样的课题在教材中举不胜举,表面看,童趣盎然,有些新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谁都清楚:生动的学习环境,能调动学生感官全方位的参与,提高学生
期刊
摘要: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谈论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望能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