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在人本主义视野下的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管理的行政化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机构臃肿、人员复杂、效率低下,尤其是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高校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以人本主义视角进行切入,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改革,实现学校的育人本职。
  关键词: 高效 行政管理 人本主义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高校,作为教育的高等学府,其首要职责应当是育人,教授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衔接,这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但在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官本位”思想浓厚,过分看重行政权力,忽视学术、人本主义的关怀,高校管理的方向出现了严重偏差。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摒除教条化的制度约束,针对不同的对象要有适合的工作方法。在人本主义视野下改革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切实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强化教书育人理念的必然选择。
  一、人本主义内涵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发挥出人的潜力与人格魅力,强调人的正面本质,注重人的成長与发展。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人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心理活动,由低到高可以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本主义管理与马斯洛需求理论完美契合,注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人视为管理活动的核心,通过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与合理性。
  人本主义思想意识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体现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满足工作人员合理的个人追求,符合现代管理的精神,是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去除积弱的科学方法[4]。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目前,高校管理在去除“行政化”方面进展缓慢,口号多于行动,并没有取得突破进展。
  (一)机构、人员臃肿
  长久以来,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资金、政策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重大支持,但在高校的建设中,对职能部门的划分却越来越细化,行政机构越设越多,行政管理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多。机构的多样化,必然会导致管理中各职能机构间的权利交互重叠,产生推诿现象,影响行政管理效率[1]。
  (二)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建制,一般有院系两级,每级的职能划分清晰,具体事项的完成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的情况下,该管理机制有足够的效率。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工作内容并不挂钩,做多做少都一样,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没有服务意识,既不进行工作方式进一步优化的探索,也懒于具体工作的执行,无法顺应高校的改革发展需求。
  (三)学术权利弱化
  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行政权力影响突出,高校的管理工作基本是由行政人员决定,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学术人员基本没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其建议也得不到重视,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现象明显。一线学术人员的诸多需求碍于机制影响,往往得不到满足,降低了学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高校本职的教育工作[2]。
  三、高校行政管理在人本主义视野下的改革
  (一)增强人本主义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人,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落实,人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实程度。高校行政管理中,应当加强宣传与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人本主义意识,从自身出发,端正态度,以正确的意识指导工作。工作中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需求与发展。在具体事项处理方面,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状态,营造宽松的环境,优化对工作的服务质量,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才能在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实现多样化发展的同时,更好的完成工作。
  (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机制是意识得以实现的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应当注重两方面制度的完善:一注重对工作人员需求的满足;二是落实奖励与考核机制。
  传统的行政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评价标准只参考工作人员已经做过的事情,对其潜力及发展缺乏足够的预判,缺乏正确的引导性,容易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人本主义视野下,行政管理应当凸显对人的综合考量,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完成工作的同时,积极听取工作人员的心声,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满足人的合理诉求,注重人员的潜力激发,营造理性的工作环境。再者,要落实理性的奖励与考核机制。高校行政部门繁杂,人员构成多样,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充分听取人员的建议后,应当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奖惩机制,工作人员报酬与效率挂钩,避免慵懒现象的出现。如优化经费审批使用机制,增加透明度,规避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改善教学环境,逐步提升教学人员待遇,尊重一线教职工,在物质奖励的同时,吸收一定的教职人员进入管理队伍,弱化高校的官本位角色[3]。
  (三)积极吸纳优秀人才,优化团队构建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管理,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吸纳。高校环境中,淘汰机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工作人员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不会出现淘汰现象,在编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优秀人才的进入渠道越来越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适时淘汰不作为、胡作为的人员,补充新鲜血液,提高管理团队组建的科学性,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才能使高校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健康发展。
  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是对高校资源的日常调度与指挥,是高校正常运转的保障。多年来,高校的建制多参考政府机构,受传统思想影响,高校行政化问题突出,官本位思想较重,阻碍了高水平、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校建设发展。新形势下,突出人本主义,积极听取各级人员的需求与建议,注重人力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团结队伍,提高效率,对于切实有效的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淼.论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南昌高专学报.2012
  [2] 陈德斌.人本主义与高校行政管理. 世纪桥.2009
  [3] 宋昭君.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探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赵晓伟.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初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其他文献
出国考察是我国公务员培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培训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开拓眼界,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监管不力、滋生腐败等问题.在全球化趋势日显,国际交流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新一轮的课改,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很多学生难以适应,一方面,高中教学内容都以专题形式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有其不可跨越的时序性。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时间的同期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横向联系或并存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一团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国家提供的主要是专职技能人才。中职学生多数都属于初中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上偏低,对事物的认知也有所欠缺,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叛逆心强。因此,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对教育事业的一大考验。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新的飞跃,中等职业教育也有所成效。
一、面对动荡社会的现实思考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庄子名周,字子丘,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生存于乱世之中,看破了许多世间万象,穿越了许多物外之象。首先是他对生存的天
摘 要:小学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学生整个受教育中的开始阶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小学教育这一初始教育阶段。而在我国很多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新课改之下,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改革成为了广大农村小学教育者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工作经
摘要:针对目前软件测试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软件测试课程改革的措施,从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翻转课堂以及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实际项目为素材提高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软件测试;教学改革;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5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s proposed
本篇文章主要写了当今中国信访的现象,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困境,浅谈了信访的发展道路。信访的权利救济作用尤为突出,但信访中涉及的涉法涉诉问题干扰着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在当今
我在琢磨冯其庸先生这篇文章标题时颇费了一番心思。  “国学大师”,这个标题先生七年前就予以否定:“季老都说不配这个称呼,我何德何能敢享如此大名。”那么,“红学专家”、“书画大师”、“学者诗人”呢?这些都有点像,但独立成篇涵盖不住先生的道德文章。我思来想去,就用“国学院长”四字吧,先生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首任院长,用职务相称别人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来。  先生1924年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名迟,号宽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新一轮改革逐渐拉开序幕,从党中央到地方无不采取各种政策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不单单是乡村发展为城镇的过程,也是乡村人口、经济和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乡村迅猛发展,对乡村公园的建设发展而言,不仅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公园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及总结,立足当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