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着眼于生活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学习中,学生没有真正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不清楚学习美术对于他自身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美术的含义及其特征上认知的缺失,使的学生糊里糊涂的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略美术的独特价值。”这就告诉我们,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四堵围墙的物理空间,而应把目光投向那个精彩纷呈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一、整合教材,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术教育生活化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好教材,整合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封面设计教学上,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通过学生收集书,来欣赏书本封面上的设计,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体现个性的封面。
  由此可见,只有在生活化的概念基础上建立起的多元美术观念,才能使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充实,而且提供的视觉样式更加丰富,让学生体验到更加多样的文化情趣,满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上的需要,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让美术欣赏从生活开始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欣赏者根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来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从中感受到审美愉悦。
  因此,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选择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长期以往,对于美术欣赏多数选择的是一些名人名作,大师级的中国画、西洋画或一些著名雕塑建筑的图片等。虽然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因为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生活方式相脱离,以及老师自身素质的制约,往往造成欣赏活动的苍白、肤浅、流于形式,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作品所传递的文化精髓。
  学生离不开生活,生活与学生紧密相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到处存在美,关键是要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唯有发现美、理解美,才能创造美。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点燃创作激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视觉前面,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到听觉前面……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便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好地进入主动学习探究状态,积累情感经验和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引发美术创作。
  例如:教学《绘画中的色彩》——光色心情,利用幻灯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各类品牌的商标,如服装类的品牌,或者是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业的品牌标志,让学生感受一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品牌标志?为什么印象最深?它由什么颜色组成?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红色和黄色醒目刺激,能引起人的冲动,包括对待食物,能明显的刺激食欲,因此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的很多快餐店都采用红和黄色来做整体的形象设计。
  生活是真实的,直观形象的,每位学生都有体验,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鲜活的生活是他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美术教师要把生动的活动场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内容,通过特定的情境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接受和吸收。
  
  四、挖掘生活材料中隐藏的美
  
  德拉克罗瓦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画面应该对眼睛是一个节目。”创造的价值在于发现,选择挖掘平凡材料中隐藏的美。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然而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例如,我们开展的利用生活材料使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的尝试,包括包装类生活材料的欣赏、印刷类生活材料的欣赏、手工艺品类生活材料的欣赏、日常用品类生活材料的欣赏等等,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每一个材料对象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太直接、太日常化了,以致于造成一种隐性,但这种美就是能让学生在原生态的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并与之产生共鸣,产生情感的愉悦。
  总之,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只有着眼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创作出个性独特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处于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对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学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学的主要途径,怎样提高教学效率,让思想政治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上呢?  一、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所以如果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让学生在上课时记笔记,考试前背理论,学生对于政治概念和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考试时,成绩倒是
味象审美取象于食味,食物的生产必然关联着种族生存,因而内蕴着民权因子。之所以是因子,是因为只是潜隐于味象审美活动之中,并没有以显性的系统性理论化存在。虽为因子,但并未消失
德育为首,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音乐学科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时机,积极发挥自身影响作用,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还存在很多真空,如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政府不当干预严重,没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和准入制度等.这不利于我国整个信用担保体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和形成以“引导探索、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
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县市大多属不发达县市,这些县市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先抓好县域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培养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由于喀斯特地区山多地少,持续高效利用城镇土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已经轰轰烈烈实施了好多年,在不少大中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农村学校却收效甚微,而农村的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200-01  农村小学生数量众多,是
新引进的小尾寒羊易发的常见病如感冒、支气管肺炎、胃肠炎、传染性角膜炎、传染性脓疱和羊肠毒血症等。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这几种常见病的流
①目的筛选出跳舞草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案及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②方法以跳舞草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分析了不同消毒时间和培养条件对跳舞草愈伤组织诱导的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呈世界性分布的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的寄生虫病,发病率仅次于疟疾(malaria)。全世界至少有2亿血吸虫病感染者。该疾病流行区仍有6亿人受其威胁[1],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