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养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读为本的,教师要扮演好阅读课的角色,在教学中要学会“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注意淡化教的痕迹,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死书”,倡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出错,同时鼓励学生挑战同伴、挑战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张扬自身的个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方法枯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自由读书和感情朗读训练,削弱了对学生进行静思默读、读书勾画、读书归纳概括、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等方面的训练,整节课都表现为学生自由读书,或者教师强调“带着什么语气”“带着什么心情”的朗读训练,结果是学生课文没有读通、读顺,更难实现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的目的。
  2.阅读教学中目的不明、要求不清。阅读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阅读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情,三者缺一不可。有些教师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对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对各年级教学的要求不清,导致了随意性“滥读”现象的产生。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针对各年级学生要求偏高或偏低问题的出现,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重讲轻读,课堂提问随意。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常担心学生不懂,过于注重讲解和提问,占用时间多,导致产生“满堂灌”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多为对字词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提问的方式多为“是什么”“怎么理解”等问题,缺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几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缺少对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文章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品味,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就有探知的欲望。同样,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兴趣激发,就能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语文课也因此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阅读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第一步泛读,即浏览,粗知文章大意,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在阅读过程中,词义、句义、语段的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着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即理解性阅读,即要求学生不仅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阅读内容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的知识。第三步,精读,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文章所蕴含的美,然后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导学生阅读,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他们能结合问题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现代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没有标准,学生的兴趣、经历等各不相同,教师要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阅读体验与理解,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不限制学生的思考,反馈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教师的影响下做深入地思考,对学生的回答也不要过早表态,多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指引学生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4.重视课外阅读的评价。在实践中,许多老师均有同样的感慨,由于学生数、作业量,以及实际工作量限制,及家庭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课外阅读有布置无检查,或者检查不力,导致了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面的拓展,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新的课标》中有关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度大为降低。这已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的“瓶颈”,甚至在有些学校,有些班级已成为了“肠梗阻”,这就需要一定的评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总之,只有进行了有效的阅读,才能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和作者达成共鸣,才能领略文章的美。此外,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良好的阅读能力会使小学生受益终身,对他们今后的学业和人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对预结算进行管理控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预结算;管理控制  1.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1.1在施工中检验并调整预算  在条件许可下,单位工程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可深入施工现场,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来检验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和准确,可直观地积累造价经验,并可为定额的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在单位工程施工中,如何检验工程预算?根据施工企业规模大
内容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英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规模空前巨大,一个人的英语能力从小学时代就应该进行培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提问类型 分析  一.导入环节的提问  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适当的课堂导入可以为整节课的活力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提问式导入能够立足于
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显著.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本文简要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知识产权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依靠力量。伊春市农技推广体糸长期以来是以推广和服务为主,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增长越来越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市现有
内容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中心。注重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多的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思想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法,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情境教学 思想品德 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
【摘 要】我们在蒙阴县农业局工作多年,对三沼综合利用有着丰厚的经验,特别是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更广、更高,可以得到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我们要利用的沼液应是从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抽取的沼液。)  【关键词】沼液;利用;有机肥;浸种;防治;养殖  沼液是经沼气池发酵后的残留液体,其总固体含量约小于1%,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沼液中存留了
内容摘要:实施教学活动的场所就是课堂,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措施  所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学习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在自己的发展领域中都有长足的发展。新世纪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对灭火配套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灭火配套设施的更新与进步,特别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火灾反应的更加迅速,在各类建筑消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较高的灭火、控火性能,并且对于环境没有破坏作用,它是通过报警装置自动的启动喷头洒水对其进行灭火,以保障人民的财产及人身安全。与其他灭火系统相比
内容摘要:现如今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积极地开展评估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喜欢美术课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兴趣培养 分析  现阶段,我国已经在积极地开展素质教育,美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必备的教育条件,人们对美术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地营
【摘 要】本文针对揭阳市水利BT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混凝土防洪墙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防洪墙;裂缝;预防  揭阳市区水利工程BT项目包括揭阳市榕江大围达标加固工程东山堤段应急工程、揭阳市榕江大围达标加固工程榕城南堤段应急工程和揭阳市榕江榕城围北堤工程,其中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总长13428m,是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混凝土防洪墙在施工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