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往往被忽略,在日常的经营核算中,只注重于会计的事后核算,而会计与统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割裂开。然而,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会计与统计之间也是如此。会计和统计的核算内容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独立操作完成企业的监督工作和经济核算任务,两者在核算过程中由于目标相同,因此可以共享资源。
一、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联系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收集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在会计领域,统计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有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有关会计问题。在财务会计领域,存货计价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在管理会计领域,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以及在领域的审计抽样等方法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企业统计核算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帐户设置等会计方法都使统计核算得到了改进。
二、会计和统计在实际工作中要相互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要相互协调,也就是要利用更多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手段来处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事项,加强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以达到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1、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也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以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提供重要的管理信息。会计和统计都是从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开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的信息。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企业其他方面信息大多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3、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变化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只有具备准确及时的信息,才可能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会计和统计工作就是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不断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三、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途径
会计和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渗透,不应偏废或以其中一项代替另一项的职能。若两者优势互补,互相借鉴,相互协调运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为企业经营决策发挥更好的作用。
1、统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研究对象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出现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统一调整,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对于相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对于内容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平台
电子信息网络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也是沟通信息供给者与使用者的重要传媒。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平台。会计、统计、计算机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现象,又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
3、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交流和分工协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报表和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都是对财务信息和财务核算进行深加工和再处理。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分析方法大量利用统计原理。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在工作上和业务上加强相互借鉴和交流,摆脱由于会计与统计不相协调而带来的尴尬,使會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在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关系,抓住主要方面,统计改革要向深层次发展同时要提高企业统计和会计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使得会计和统计两种核算方法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服务,使会计与统计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共同行使其不同的计量与信息职能,充分发挥会计与统计的监督、管理与决策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一、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联系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收集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在会计领域,统计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有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有关会计问题。在财务会计领域,存货计价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在管理会计领域,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以及在领域的审计抽样等方法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企业统计核算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帐户设置等会计方法都使统计核算得到了改进。
二、会计和统计在实际工作中要相互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要相互协调,也就是要利用更多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手段来处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事项,加强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以达到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1、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也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以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提供重要的管理信息。会计和统计都是从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开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的信息。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企业其他方面信息大多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3、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变化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只有具备准确及时的信息,才可能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会计和统计工作就是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不断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三、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途径
会计和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渗透,不应偏废或以其中一项代替另一项的职能。若两者优势互补,互相借鉴,相互协调运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为企业经营决策发挥更好的作用。
1、统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研究对象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出现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统一调整,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对于相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对于内容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平台
电子信息网络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也是沟通信息供给者与使用者的重要传媒。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平台。会计、统计、计算机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现象,又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
3、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交流和分工协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报表和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都是对财务信息和财务核算进行深加工和再处理。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分析方法大量利用统计原理。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在工作上和业务上加强相互借鉴和交流,摆脱由于会计与统计不相协调而带来的尴尬,使會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在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关系,抓住主要方面,统计改革要向深层次发展同时要提高企业统计和会计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使得会计和统计两种核算方法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服务,使会计与统计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共同行使其不同的计量与信息职能,充分发挥会计与统计的监督、管理与决策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