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词”而动“全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准确领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和意。字、词、句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感正是通过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深入体会而形成的。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以下案例来说明。
  一、想象画面,丰富词语内涵
  【案例】《哪吒闹海》教学片段(三年级上册)
  片断1:教学第一自然段,理解词语“兴风作浪”和“称霸一方”。
  师: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呢?
  生1:因为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所以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师:说得非常正确,用上了课文中的原句,还用上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真完整!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龙王父子是如何兴风作浪的?
  生2:海面上刮起大风,把船都吹得左摇右摆的,让人们捕不了鱼。
  生3: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被风浪刮到海里,龙王就把他们抓去做奴隶。
  生4:龙王还经常呼风唤雨,大量的雨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
  师:可不是,多么霸道,多么蛮横的龙王父子啊,他们经常在海上——
  生(齐说):兴风作浪。
  师:龙王父子无事生非,胡作非为,害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简直就是这个地方的霸王,所以人们说他们——
  生(齐说):称霸一方。
  师:因此,哪吒——
  生(齐说):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评析】为了让学生领会“兴风作浪”的含义,教者没有就词论词,而是紧密联系文本,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龙王父子是如何兴风作浪的”。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一样,各个学生在动画片中了解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教者的这个问题就在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体验间构建起了想象的桥梁。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例交流自己所理解的兴风作浪的画面,不仅揭示了“兴风作浪”这个词语的内涵,而且把龙王胡作非为的形象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哪吒为民除害的正义形象也得到了学生的敬佩,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文本的感悟。
  二、动作表演,突出词语内涵
  片断2:教学第二自然段,体会几个动词勾画出的哪吒的英雄形象。
  师: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瞧,他是怎么“闹海”的?
  生1: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用“圆圈”圈出这句话中的几个动词。
  (生圈好后)
  师:谁来说说你圈出了哪些词语?
  生2:跳进、取下、一摆、掀起。
  师:谁来学着哪吒演一演?
  (生纷纷举手,一生拿着“混天绫”演得眉飞色舞)
  师:谁来说说,他演得怎么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3:他把哪吒的勇敢演出来了,我觉得哪吒很厉害。
  生4:书上说“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可他摆了好几次。
  师:观察得很仔细,你觉得这有什么不同吗?
  生5:摆一次,便掀起滔天巨浪,更能说明哪吒的威力大。
  师: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很深刻,说得也非常准确,确实,“一摆”更能说明哪吒的威力大。因此,我们在做动作时一定要先品味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的,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像作者这样准确运用词语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评析】在《哪吒闹海》这一教学片段中,教者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哪吒,运用了表演这一形式来代替教师的分析讲解,通过圈画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边做动作边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因为学生喜欢表演,表演就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很容易在心中构建起哪吒的英勇形象。这样,不同层次、不同表现能力的学生都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轻松地学习并运用了语言,既兼顾了全体,又照顾了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还要使学生知识的差异成为一种资源,给所有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将文本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生动的形象及生活的体验建构起来。这样,文本语言就会在不同学生的奇思妙想中飞翔起来、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窘境使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状态,“愉快教学”不失为一种方法。进行“愉快教学”时既要标新立异,也要返璞归真;要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要理性看待,享受开心语文课堂。  [关键词]愉快教学 主次 标新立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2  《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
[摘 要]戏曲进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本次何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打进匪窟》,节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何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感,抓住戏剧矛盾的集中处,以点带面;体现了奠基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说入手,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戏曲特点;抓好着力处,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本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抓住戏曲的“接唱”艺术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体会感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学语习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各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习作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三年级上册习作为例,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当地喜闻乐见的抢花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描写对象,通过走访了解、合作调查、拍照交流、参与、游戏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认同抢花炮,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进孩子的心田。在达到完
教学以壮美的大海为题材的极富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烟台的海》,教师不应该像教学一般记叙文或者叙事散文等那样去反复讲解、细细剖析,因为这样会破坏这一经典美文中所呈现的整体美,影响学生对蕴含于其中的诸多美学元素的深度品鉴。教学时,应该将《烟台的海》幻化成一幅壮阔美丽的大海风光图“悬挂”在每一个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近距离地、自发地、静静地触摸、观赏、描绘《烟台的海》的文本。  一、诗情画意,导入新课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少教多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少教多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8-02  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的表现是,教师的话多,PPT上的文字多,这样的课堂
[摘 要]童诗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意境幽静深远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童诗教学要采用整合策略,将语用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审美体验以及文本的意蕴表达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童诗的意境美、形式美和语言美,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体特点;整合;童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43-01  童诗是最贴近
[摘 要]儿童诗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教师应当重视儿童诗教学,通过朗读、品赏和创作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潜能;同时,应把儿童诗的教学拓展到课外,融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日常生活中。只有这种,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诗意课堂;童诗教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1-0023-0
[摘 要]相对而言,口语交际互动性强,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创设。但是怎样运用好情境?以《请你帮个忙》“同课异构”三节课为例,浅析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多“帮忙”一点,就能使课堂呈现异样的精彩策略。  [关键词]口语交际;开门见山;多维发散;即兴创作  [中图分類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96-01  相比其他内容,口语交际互动性较强,需要
[摘 要]语文的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话题,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也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摸‘脉’把文、删‘繁’就‘简’”,来对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86-02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
[摘 要]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而轻视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在教学中,我们要课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中提高阅读速度、课后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期待;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