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可以是系统化的,亦可是非系统的,单一或彼此独立的理性概念或观念。它取决于教育主体对“教育应然”即教育现实的了解和研究程度,以及他们指导教育实践的需要。自我校开办幼师专业以来,在抓牢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何引用新的理念组织课堂,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音乐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音乐课堂要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特点
⒈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体现教育的多样化理念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如何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及过程也十分的关键。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内容的特点,用多种方式练习和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手段要新,能吸引学生,进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幼师一年级第一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的教学方法时,考虑到学生在初中、小学期间接触过它,但学生们绝大部分音准,节奏有问题,最关键是无法对歌曲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学唱之前可对词曲作者进行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查阅相关内容。还可选用当前播放的24集连续剧《国歌》中表现聂耳,田汉的片段放到课件中,引导学生和剧中人一起感受英雄儿女们为抗日战争而奋不顾身的场景,知道中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聂耳为警醒国人用小提琴拉响的令人振奋的乐曲;田汉学生在愤怒到极点时一气呵成写下了国歌歌词。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教学,同学们都会热血沸腾,让他们站起来,和着钢琴,在激情昂扬的情绪中学唱这首歌曲,既营造了气氛,又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难度的节奏,音准问题也就会在积极地学唱中很快解决。
⒉课堂教学要体现游戏性,童趣性的原则,彰显专业和时代特点
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加入到有创意的游戏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挖教材,认真研究并设计一套切实可行又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个性。如:我们在教授《哆唻咪》这首歌时,首先把课桌全摆在墙边,组织学唱好旋律后则可分组选出七位同学依次表演唱,还可在教室地面上画上几组方格,再把七个基本音级分别填在七个格子里,教师弹奏歌曲,各组选派一名代表用脚跟节奏“ 跳音”,这样的游戏活动直观好玩,同学们似乎回到了童年,很好的把唱与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倍感亲切。课堂气氛也会倍显生动。
二、音乐课堂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经典音乐文化
1.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始终是围绕“学”来开展的一项活动。课堂应充分显示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和音高、节奏及旋律后,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让学生能由心而发的喜爱。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用亲切而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进一步进行歌曲的处理,直到较完美的表演和演唱。我们还要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爱好,为每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演唱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歌曲,让学生在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投入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中更多的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⒉教师要泼洒激情,引导学生拓展课堂知识,做传统经典音乐的传承者
一位合格的幼师生除了应具备会弹,会唱,会跳的基本功外,还应该具有各方面的修养,特别是文学和音乐的综合的素养。笔者从教十六年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当今的幼师生入校素质低,可以说是“都来”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学唱几首流行的歌就行了,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别说了解我们中外的经典的音乐及文化。鉴于这一点,我们很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着急,更为我们的下一代困惑。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按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把经典音乐融合在教学中。比如:我们在教歌曲《又唱浏阳河》时,可以介绍民族声乐界的彭丽媛及宋祖英老师,当他们了解她们而露出羡慕之情时,我们可以组织他们观看传统的经典歌剧选段,《白毛女》《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形象,一代代赴汤蹈火而牺牲。教师可通过有感染力的提问:“她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否与她们的牺牲无关?”让学生产生共鸣而接受和喜爱我们的传统音乐。同时也能让他们意识到,为什么上一辈会如此挚爱这样的音乐,也就会自觉地担负起这种传承人的责任。
三、音乐课堂要着眼未来,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践行创造性教学理念
⒈开放课堂,回归生活,让音乐课堂和谐统一
职业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幼师生的音乐课堂就更有“回归生活”的需要了。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让他们感受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用职业的心态去与每一位孩子交流。我们还可和幼儿园结成联谊伙伴,让学生和幼儿园的老师互动,在活动中,学生能慢慢成熟,也能更多了解幼儿教学的特点。其次,我们在课堂中也要善于营造气氛,用幼儿教学的思维组织课堂,我们可以互换角色,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师生同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和学也会变得更为和谐。
2.着眼未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大胆创编活动
音乐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充满激情的。特别是幼师音乐课,更应该有着别样的朝气和创造的热情。我们必须要用将来来规范现在,让学生时刻记住做一名合格幼儿园老师所要具有的能力和气质。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里大胆的进行歌曲与简单律动的配合,如在教唱歌曲《草原小姐妹》时,引导学生用蒙族舞蹈中的硬腕的动作素材,加上简单的身体的律动进行创作。又如在节奏训练中,可提示学生用儿童的思维及语言进行创编,既顺口又有情趣,结合节奏训练则很易把握,解决了难点的节奏又能让学生在创编中增强自信。另外,我们还可以发动和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幼儿打击乐器,如用竹板做快板,双响筒,用废弃的瓶子做沙球,筷子做锤,纸壳做鼓等。再和学生一起给简单乐曲配上打击乐的合奏曲,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体会创作的快乐,从而愉悦心情,真正的体现音乐课的最高境界。
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的幼师音乐课堂,目的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们也必须着眼未来的就业方向,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体现幼师教学的专业特点,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主创作,增强各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树立信心,让音乐回归自然,为进一步创造性的开展幼师音乐课堂活动而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
一、音乐课堂要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特点
⒈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体现教育的多样化理念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如何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及过程也十分的关键。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内容的特点,用多种方式练习和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手段要新,能吸引学生,进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幼师一年级第一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的教学方法时,考虑到学生在初中、小学期间接触过它,但学生们绝大部分音准,节奏有问题,最关键是无法对歌曲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学唱之前可对词曲作者进行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查阅相关内容。还可选用当前播放的24集连续剧《国歌》中表现聂耳,田汉的片段放到课件中,引导学生和剧中人一起感受英雄儿女们为抗日战争而奋不顾身的场景,知道中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聂耳为警醒国人用小提琴拉响的令人振奋的乐曲;田汉学生在愤怒到极点时一气呵成写下了国歌歌词。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教学,同学们都会热血沸腾,让他们站起来,和着钢琴,在激情昂扬的情绪中学唱这首歌曲,既营造了气氛,又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难度的节奏,音准问题也就会在积极地学唱中很快解决。
⒉课堂教学要体现游戏性,童趣性的原则,彰显专业和时代特点
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加入到有创意的游戏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挖教材,认真研究并设计一套切实可行又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个性。如:我们在教授《哆唻咪》这首歌时,首先把课桌全摆在墙边,组织学唱好旋律后则可分组选出七位同学依次表演唱,还可在教室地面上画上几组方格,再把七个基本音级分别填在七个格子里,教师弹奏歌曲,各组选派一名代表用脚跟节奏“ 跳音”,这样的游戏活动直观好玩,同学们似乎回到了童年,很好的把唱与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倍感亲切。课堂气氛也会倍显生动。
二、音乐课堂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经典音乐文化
1.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始终是围绕“学”来开展的一项活动。课堂应充分显示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和音高、节奏及旋律后,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让学生能由心而发的喜爱。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用亲切而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进一步进行歌曲的处理,直到较完美的表演和演唱。我们还要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爱好,为每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演唱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歌曲,让学生在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投入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中更多的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⒉教师要泼洒激情,引导学生拓展课堂知识,做传统经典音乐的传承者
一位合格的幼师生除了应具备会弹,会唱,会跳的基本功外,还应该具有各方面的修养,特别是文学和音乐的综合的素养。笔者从教十六年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当今的幼师生入校素质低,可以说是“都来”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学唱几首流行的歌就行了,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别说了解我们中外的经典的音乐及文化。鉴于这一点,我们很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着急,更为我们的下一代困惑。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按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把经典音乐融合在教学中。比如:我们在教歌曲《又唱浏阳河》时,可以介绍民族声乐界的彭丽媛及宋祖英老师,当他们了解她们而露出羡慕之情时,我们可以组织他们观看传统的经典歌剧选段,《白毛女》《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形象,一代代赴汤蹈火而牺牲。教师可通过有感染力的提问:“她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否与她们的牺牲无关?”让学生产生共鸣而接受和喜爱我们的传统音乐。同时也能让他们意识到,为什么上一辈会如此挚爱这样的音乐,也就会自觉地担负起这种传承人的责任。
三、音乐课堂要着眼未来,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践行创造性教学理念
⒈开放课堂,回归生活,让音乐课堂和谐统一
职业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幼师生的音乐课堂就更有“回归生活”的需要了。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让他们感受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用职业的心态去与每一位孩子交流。我们还可和幼儿园结成联谊伙伴,让学生和幼儿园的老师互动,在活动中,学生能慢慢成熟,也能更多了解幼儿教学的特点。其次,我们在课堂中也要善于营造气氛,用幼儿教学的思维组织课堂,我们可以互换角色,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师生同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和学也会变得更为和谐。
2.着眼未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大胆创编活动
音乐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充满激情的。特别是幼师音乐课,更应该有着别样的朝气和创造的热情。我们必须要用将来来规范现在,让学生时刻记住做一名合格幼儿园老师所要具有的能力和气质。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里大胆的进行歌曲与简单律动的配合,如在教唱歌曲《草原小姐妹》时,引导学生用蒙族舞蹈中的硬腕的动作素材,加上简单的身体的律动进行创作。又如在节奏训练中,可提示学生用儿童的思维及语言进行创编,既顺口又有情趣,结合节奏训练则很易把握,解决了难点的节奏又能让学生在创编中增强自信。另外,我们还可以发动和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幼儿打击乐器,如用竹板做快板,双响筒,用废弃的瓶子做沙球,筷子做锤,纸壳做鼓等。再和学生一起给简单乐曲配上打击乐的合奏曲,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体会创作的快乐,从而愉悦心情,真正的体现音乐课的最高境界。
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的幼师音乐课堂,目的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们也必须着眼未来的就业方向,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体现幼师教学的专业特点,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主创作,增强各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树立信心,让音乐回归自然,为进一步创造性的开展幼师音乐课堂活动而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