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整体:教学“轴问题”产生的价值所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阅读教学被“肢解”,不成体系的“碎片”教学在割裂着整体教学之美。从哲学的视角看,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高年级阅读教学正在呼唤回归整体,有研究解放阅读的,有研究整体语境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但是无论角度怎么改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阅读教学研究总要以“问题”展开,可见“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好坏。
  一、深思:阅读教学“轴问题”产生的价值所在
  (一)价值体现之一:在自学要害处切人深耕探究问题
  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学生自学也要有方法,简单的过程,集中自学的困惑点,“轴问题”就要切中要害,让学生在自学时认准目标,顺着这根“轴”深挖下去,这深耕的过程就是他们语文素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如教学散文《夹竹桃》一文,文章冗长,要合理研制教学内容,就要找出一个“轴问题”,围绕它展开自学。从整体来看,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为什么写?这三个隐性的问题老师备课时要胸有成竹。其实这三个问题就包含在课文后面的第4个习题中: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这个“轴问题”在自学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顺藤摸瓜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怎么写的?文章为什么要写?
  这三个问题都是从课后这个“轴问题”上生发开来的,相互联系,环环相扣,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掐准这样的问题自主学习,学生就会一步步“刨根究底”,全面把握文本内容。
  (二)价值体现之二:在水源处打井深思留白问题
  教育,就是留着灯、留着门。很多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虚实相间的方法,实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虚的就藏在实的背后,要学会在整体语境中捕捉虚的。看懂虚的价值才是高明的解读,就像一幅国画,只是几条墨线简单勾勒,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这就是留白的艺术。
  如教学小说《爱之链》,文章恰恰在结尾处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借鉴前文的写法,根据结尾处的情感基调,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与烘托人物特点的方法,如环境的渲染、语言的描写、细节的刻画等。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故事情节的连续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对小说“爱”的主题的领悟,可谓一举多得。如此教学,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若有所悟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使学生经历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的过程。
  二、重构:阅读教学“轴问题”产生的策略探寻
  (一)编织系统知识:阅读教学“轴问题”的本位坚守
  1.有效识记:寻找内部语境的关联
  知识积累不是简单的叠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特级教师孙维刚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着重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如教学《夹竹桃》一文,还是围绕课后的“轴问题”展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学生不可能凭空捏造,只有回到课文这个大的语境中寻找答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韧性让作者欣赏。文中集中在第四自然段写它的韧性,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来写的?
  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这四句话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横看花的茂盛,到纵看花的生生不息,空间上的对比,时间上的跨度,更能突出它可贵的韧性。
  2.立足语用: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要自觉地警惕浮浅的热闹与速朽的流行,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是阅读教学的“根”,要想把根打牢扎稳,就要在教学中树立一根“轴”,有了“轴”的问题就会指向文本的价值,不会出现“随波逐流”。阅读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轴问题”的质量。关注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围绕“轴”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能亲自、直接面对文本,获得自主的个性化的感受。
  (二)培养逻辑思维:阅读教学“轴问题”的本质追求
  1.展开“轴问题”,让结构由平面转向立体
  “轴问题”来自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或来自文本的文体特质。要解决这个问题,总不能啃这根“轴”,需要围绕这根“轴”不断细化问题、滋生新的问题。就散文来说,如果仅从言语中感受,这是散文一般的教学内容。感受的叠加,使得散文呈现为线性的单薄的平面,其内在“立体的结构”的逻辑之美难以彰显,这却是散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深化“轴问题”,让思维由感性转为理性
  教学是个慢活儿,不要急着赶路,但是很多因素促成教学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曾经读过美国作者怀特写的童话《夏洛的网》,讲了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教学《夹竹桃》时,表面上这篇文章在写夹竹桃,而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决不仅仅在写夹竹桃,见景生性,以我观物,物给了他色彩,季羡林老先生为什么能想象出夹竹桃是墨竹、游鱼等?透过它们,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怀?
  把“轴”树立起来,往深处打孔,越往下想,越往下看,越能看到文字背后人性的光芒。讓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要发展学生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让教育回归人性,体现人文精神。
  三、结语
  总之,传统的条条框框割裂方式的教学弊端,肢解了知识,把学生活生生的思考也肢解了,学生不求甚解,越学越短视,越是死记硬背,越记不住。要树立全篇观念,阅读教学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让我们用“轴问题”去优化高年级阅读教学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吡啶硫锌气雾剂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寻常型银屑病共48例,吡啶硫锌气雾剂组24例,皮损区用吡啶硫锌气雾剂治疗4周;对照组24例,皮损区用羟基喜树碱软膏治疗4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合作行为的形成,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既有体育功能又有游戏的基本功能,是两者的统一体。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意义,结合自身的体育游戏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建议。  一、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合作发展的意义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合作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基本理念是:"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召唤下,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建构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模式。开展素质教育,培育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教事业的主流,只有抓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这一重点,才能把我国的幼教事业带入一个新天地。现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发掘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已有
幼儿的天性是玩耍,而游戏无疑是开发这一天性最有效的方法。课程游戏化最适合幼儿的成长,众所周知,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游戏,同时歌唱也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一项内容。爱唱、爱跳、爱玩是幼儿阶段的特点,那么教师就把歌唱与游戏有效、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如何结合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游戏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合理性,要有目的性,切不可盲目引入,它是和学习歌唱的内容相关联的,是通过游戏环节让歌唱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更圆满,更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快速发展,从多维角度评价与检测其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課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从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内容、评价与检测的方法,以及确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旨在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结果,总是让人陶醉,但其过程却总是那么的“苦”:悬梁刺股,凿壁借光,挑灯夜读。作为老师,也只好以这些话来勉励学生。难道我们没有其他方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期望的知识吗?毫无疑问,当然有。21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靠“黑板加粉笔”的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意外妊娠常用的补救方法之一,疼痛常使受术者恐惧,减轻疼痛甚至消除疼痛是目前妇科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2003~2004年我院妇科门诊尝试了使用静脉推注地西
目的观察凯妮汀一次疗法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妇女110例,随机分为凯妮汀组和制霉菌素组.凯妮汀500mg,放置阴道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