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惧,进行有兴趣地写作,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呢?从学生的积累、方法的指导和兴趣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小学生作文能力写作兴趣积累素质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特别是在当前学生阅读量普遍狭窄,阅读兴趣被网络小游戏占据的时期,更是如此,很多学生作文内容脱离实际,用词生搬硬套,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呢?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特别是孩子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引导孩子用语言把这种乐趣表达出来,改变作文课上无话可说的局面。比如,春天到了,我们让孩子去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桃红柳绿、小草池塘、莺歌燕舞以及人们的活动、心情等,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再写《春天来了》就不会干巴生硬、套话连篇。并且能够通过蓬勃的植物和轻盈的飞鸟以及轻松愉快的人们,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再如,让学生留心观察课余生活,学生们的言谈、动作、神态,并用笔记录下那热闹的场面、感人的画面、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今后写作的素材。
  2.通过阅读丰富词汇和阅历,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小学生的阅历浅,活动范围小,很多时候作文无话可说,那么就需要我们特别要重视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词语、名言、精彩句段,形成自己的阅读积累,丰富了自己的写作语言,形成了很好的借鉴模仿,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学生对于阅读的篇章的学习,虽然学生没有刻意的去学习,但是在阅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已经受到了无形的熏陶,这样在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借鉴,这种提高是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
  二、指导学生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很多老师在作文课上,仅仅是把题目布置一下,就让孩子去写。实际上正是这种随意的做法,加大了孩子写作的难度,让孩子对作文有了畏惧。有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教给孩子构思谋篇的方法,孩子实践多了自然就懂得了这些。其实老师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指导学生从例文中去学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正像叶圣陶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抓住贴近学生生活的、比较容易借鉴的例文为读写结合的重点,在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同时,有意识地模仿文章的构思、结构,结合自己的材料进行仿写。例如,在学生学习《珍珠泉》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家乡的小河》为题模仿:第一自然段写出小河的地理位置;第二自然段介绍小河的周围环境;第三自然段写河水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发挥想象,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2.点拨学生写作思路和步骤。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是小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写作思路和写作习惯。我认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要抓住想、说、写、读、改这五点。所谓的想,就是指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要想清楚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写作的要求有哪些,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选择印象深刻的符合主题的材料。所谓的说,就是学生在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构思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点评并补充完善彼此的构思。所谓的写,就是按照先前的构思进行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生动性。第四点就是读,写好后读给同桌听,发现不合适的词语和不通顺的句子。最后就是改,对自己的文章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力求更加完美。
  三、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在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很多学生迷恋网络小游戏,占据了阅读的时间,我们应该利用新奇的网络平台,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小学生都有了QQ号,我们可以建立QQ群,引导学生写QQ日记。条件允许的可以建立班级博客,设置合适的栏目,如班级相册、班级要闻、美文共赏、作文园地等。引导学生积极投稿,积极进行留言评论,评选小作家,定期对学生习作进行打印装订出版,推荐优秀作文,参与刊物投稿。学生积极参与,在发表和相互评价中增强了写作的信心,获得了成功感,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点评也极大地反思了自己的缺点,这种提高是不间断的,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学生展示的一个极好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这种网络平台有着单纯的课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学生可以反复学习,随时参与,并且除了文字,还可以插入图片,设置背景音乐,图文并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写一次春游活动,学生可以把文中描写的重点部分与在春游过程中拍下的图片对应展示,甚至把整个春游过程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拍成视频上传,自己写作也好,他人评价也罢,更具直观性和有效性。同时,内容除了与教材相关的题材外,学生都有自由撰写发表的权利,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成为他们的一个精神的乐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善于引导学生的积累,善于点拨学生的写作方法,给学生写作步骤,给学生成功体验,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上去的,作文就不再是老大难,而是一种爱好和享受。
  参考文献:
  [1]李桂芬.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19).
  [2]张俊杰.如何使小学作文教学富有成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3]曾玲.关于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0,(23).
  [4]申文山.刍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青春岁月,2011,(16).
其他文献
摘要:相较于一般学生,特殊学生有着极为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康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促进特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总体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对于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基于特殊学生的特征以及培养特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就促进特殊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创新精神引入美术教学。创新教育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创新精神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美术教学创新精神素质教育表现生活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变,创新作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课堂教学创新才能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将学生带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知程序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形式。由此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法,所谓“发现”是指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主体学习  这种学习注重掌握学科的结构,而不是现成的正确答案。所以这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
通过探讨设施大棚苦瓜种子处理、育苗、田间管理、摘收过程等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设施大棚苦瓜种植的特点,按此栽培技术可取得较好种植收益。
历经多年调查和试验研究,掌握了名山地区茶叶主要病虫的的种类。利用生态调控技术;种植抗病品种、及时采摘、冬季封园、平衡施肥等农业防治技术;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的物理
在新课标下,主动、探究、合作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
师生间良好情感的建立,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结合教学经验,主要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师生情感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利益一致,是无私的、公正的、纯洁的。从教师来说,对学生给予直诚、无私的爱心,使学生更加尊重教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向教师学习。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