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绪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同一般,对教育教学也是如此。作为社会的教育者——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努力做到“高高兴兴进课堂,快快乐乐下课去”。
  关键词:情绪;教学;课堂
  情绪是指一个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它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同一般,情绪的好坏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健康等问题。教育教学更是如此。试想,如果一位老师带着情绪上课,把一切不满情绪都发泄在学生身上,那势必会是产生很糟糕的后果,甚至学生会产生消极的逆反心理,那问题就严重了。看一下下面这则故事。
  星期一这一天,我心情糟透了,因为有一件难办的事,令我头痛恼火。上课铃响过后,我想着赶紧上完这两节课,然后再清理一下乱七八糟的思绪,想想还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想着,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脸上显然带着不耐烦的神情,冷冷的。
  偏偏那天班上捣乱的孩子这么多!上课没多久,就听到下面有嗡嗡的讲话声,甚至有人在笑。我一下子就火了,叫起那个在笑的学生,板着脸问他在笑什么,那个学生本来挺乖的,见我发了火,却反常地站在那里依然笑嘻嘻的,满脸的不在乎。我更加生气了,就将他一顿好训。
  那一堂课,好像全班学生都在跟我过不去,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偏偏又都回答不出来。我的脸越来越难看,教室里齐刷刷地站起来很多人,坐着的学生都唯恐下一个叫到自己。以前上课我从来没有这么别扭过,我只觉得自己累得慌,心口又堵得慌。可想而知,一堂课上什么内容我也不知道,幸而下课铃声响了,我不觉地松了一口气。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我在想,今天自己的心情不好,课也上得不好,学生的心绪也不好,一切都变了样,怎么回事?上课铃响后,我终于努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特别是在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我勉强的微笑了一下。
  这时,下面的学生年轻轻地说话了,声音虽小,我却听得清清楚楚。这个学生说:“哎呀,老师笑了。”
  想不到学生竟能注意到我的微笑,我不由地再一次笑了。这一次,可是真的笑了。
  教室里马上跟着有了反应,许多学生好像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原来紧张的气氛也一下子缓和了,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轻松起来。
  第二节课上得出乎意料得顺利。我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学生都踊跃地思考、回答问题,连最调皮的学生也争着回答问题。我的激情也被激发出来,课比平时还讲得生动有趣。
  下课之后,我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出教室。
  室外正阳光灿烂,我发觉自己的心里也是阳光灿烂。那个从早上就烦扰的问题,那一片横亘在我心中的阴霾,在阳光普照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节课因为我情绪失落、心情烦乱,总感觉好像学生在跟自己作对,而使第一节课上得非常糟糕。第二节因为我调整了自己的心绪,以微笑面对学生,总感觉学生配合得很默契,回答积极、思考踊跃。这节课上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由此可以看出,情绪对一个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老师的情绪好坏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情绪不好时总觉得好像学生也全都跟自己过不去,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形成厌烦心理,从此讨厌老师上课。长久下去,恶果可想而知。调整情绪微笑面对,灿烂阳光尽可享受。
  联系我们现在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处在这个纷乱复杂的社会之中,每个人难免会有一些难以处理的事情,但就在跨进校门、进入教室的一刹那,我们应努力调整情绪,绝不能把坏情绪带进校园,带进课堂。因为,我们的情绪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了解了情绪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的教育者,我们都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努力做到“高高兴兴进课堂,快快乐乐下课去。”
  ?誗编辑 郑 淼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创举,为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打开了一扇门,也为学生开辟了应用数学的新天地,更是提升学生数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内涵,改善教学组织形式,转移教学评价重心,聚焦基本活动经验,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体验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也逐渐进入了幼儿园教学中,我们通过查阅文献与实践操作,发现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术、精确定位等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设备,符合幼儿的直现形象思维和动手动脑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先进、更加丰富的实践和研究平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
摘 要: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客观事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现有的整齐划一的作业模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适应学生的差异发展。分层递进作业模式就是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分类指导,给学生达成发展性目标提供适度的缓冲,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共
区域活动,于20世纪90年代落户我国上海等大城市幼儿园,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突破了集体教学的大一统形式,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活动实现自我发展。这种有别于中小学教学的特殊形式,以其清晰的节奏、刚健豪迈的旋律,形成昂扬向上的气势,是当代学前教育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情况不均衡,使各地幼儿园区
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整整十三年了。这十几年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开始的用教材教,到现在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许多理念都让我耳目一新,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在课改的路上渐行渐远,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享受课改带给我成功体验的同时,我对课改的感受也在逐步清晰、深入。  2012年,我有幸在山东省远程研修课例开发项目中,执教了“方程”一课,说
在教学上,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课堂表现良好,可是当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时却给人的感觉常常判若两人,课堂表现出色,可作业却一塌糊涂。现在的学生在大量的巩固练习之下,早就养成了拿题就做的习惯。很多时候,学生根本就不进行审题。如,五年级的乘法除法笔算,很多学生看到题目,看到题目下面有较多空白,就会动笔计算,他们根本看不到题目除了要求笔算还要求验算!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
摘 要: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导策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
【案例背景】  音乐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由作曲家吕冰创作于1956年,是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以下是我对同一个教学片段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  2.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我们一起来看
摘 要:教师被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要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他们的认知、做事、交往、学习、生活、明辨是非入手,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为将来做人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必须思考和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小学生这块净土上,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
摘 要: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传统的语文课堂过分地注重照本宣科,强调的是死记硬背,这就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参与度很低,教学效率也提不起来。以新课改精神为基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引导小学生通过体验学好语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体验;问题启发;互动交流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语文,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他们学习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