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家叶澜认为“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和研究学生。”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学习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笔者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沉浸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长的起点,而学生的兴趣源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做到让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乐趣,提高语文素养。如在识字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组合生字”“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竞赛激励法”等游戏教学法。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识记了汉字,而且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学习之门。
二、巧妙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会使学习变为学生的负担。如笔者以“学做小小导游员”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第一,角色扮演。为来校参观的客人做导游,重点介绍校园的一处景物或建筑;或者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或建筑,然后写命题作文《校园一角》;第二,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变化调查采访活动。学生可以实地观察家乡,并调查访问,了解家乡在某一方面发生的变化。调查访问结束后,学生可进行小组交流,针对他人的调查主题,提供自己了解的信息,然后把了解到的、感受到的家乡变化写下来,完成命题作文《家乡的变化》;第三,向游客介绍未来家乡的发展蓝图,做“家乡未来小设计师”。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从环保、经济、社区生活、风景区建设等方面选取一个专题,了解家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上网、课外阅读、收看影视、访谈等方式,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最后将发现的问题和了解到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未来家乡设计“发展蓝图”,并完成半命题作文《未来家乡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长的起点,而学生的兴趣源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做到让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乐趣,提高语文素养。如在识字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组合生字”“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竞赛激励法”等游戏教学法。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识记了汉字,而且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学习之门。
二、巧妙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会使学习变为学生的负担。如笔者以“学做小小导游员”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第一,角色扮演。为来校参观的客人做导游,重点介绍校园的一处景物或建筑;或者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或建筑,然后写命题作文《校园一角》;第二,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变化调查采访活动。学生可以实地观察家乡,并调查访问,了解家乡在某一方面发生的变化。调查访问结束后,学生可进行小组交流,针对他人的调查主题,提供自己了解的信息,然后把了解到的、感受到的家乡变化写下来,完成命题作文《家乡的变化》;第三,向游客介绍未来家乡的发展蓝图,做“家乡未来小设计师”。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从环保、经济、社区生活、风景区建设等方面选取一个专题,了解家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上网、课外阅读、收看影视、访谈等方式,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最后将发现的问题和了解到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未来家乡设计“发展蓝图”,并完成半命题作文《未来家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