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高考与传统高考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要打好高考这场硬仗,需要任课教师不断优化高考复习策略,增强复习教学实效。本文结合教师的教学体会,浅谈了几点在新课程下高考政治课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复习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显现。高考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检验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生获取这些能力,让学生在高考的政治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笔者认为政治高考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解读新课程下政治考试的要求,抓住考试重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政治考试的考试重点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更改。因此,在备战高考时,要对这些重要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总结、解读,严格做到以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心,对讲课的重点做出相应的更改,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新课程。
二、把握复习重点,以课本为基础
不管高考的形式怎么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不会变化的。为更好地辅导学生做好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书本章节的考点;其次,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不能仅仅理解单独的概念,而是应该把知识点放到整个政治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去;再次,教师应让学生建立“错题备忘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重视能力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开发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1.在第一轮高考政治复习中,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对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有不懂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启发,让学生积极补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让学生适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启发他们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联系和比较。
2.虽然新课程有一定的改变,但历年考试真题对学生来说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们要研究好历年高考题,从历年高考政治试题中找出出题者的命题思路,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解题方法。
3.重视平时的答题训练,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规范。解题能力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解题能力的训练应包括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平常训练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典型练习题的训练来培养这些能力。
4.重视对政治高考开放型问答题的训练,在平常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开放型问答题的设置加强了对考生思维个性和思维严密性的考查,同时也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有效训练,精心讲评
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在课堂中也要进行限时训练,课后布置适量作业来巩固学生上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上课所学的自我检验。教师对于练习的布置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只追求作业的数量,而不注重课后习题的质量。一套练习题中,往往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题目,对于这些习题,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对于难题的练习应该适度、适量,量力而行。对于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同时,对于答题的规范性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另外,教师对习题的讲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学生解答题目的技巧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对知识查漏补缺,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要进行巩固。在对学生进行讲评前教师最好先对题目进行总结归纳,弄清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考查知识点的情况。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时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做到举一反三。讲评之后,要指导学生将题中容易导致错误的题目、容易混淆的题目记在错题本中,防止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调节身心,树立信心
学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的变化、学习情绪的不稳定、状态的起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三的政治教师有责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状态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要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引导学生调节好,同时要帮学生减轻压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找到奋斗的乐趣和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坦然面对学习中的不利因素,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参考文献:
[1]张金萍.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J].考试教研,2011,(03).
[2]隋兴强.高三政治复习重要问题辅导[J].学科教育,1994,(Z1).
[3]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复习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显现。高考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检验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生获取这些能力,让学生在高考的政治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笔者认为政治高考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解读新课程下政治考试的要求,抓住考试重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政治考试的考试重点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更改。因此,在备战高考时,要对这些重要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总结、解读,严格做到以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心,对讲课的重点做出相应的更改,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新课程。
二、把握复习重点,以课本为基础
不管高考的形式怎么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不会变化的。为更好地辅导学生做好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书本章节的考点;其次,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不能仅仅理解单独的概念,而是应该把知识点放到整个政治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去;再次,教师应让学生建立“错题备忘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重视能力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开发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1.在第一轮高考政治复习中,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对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有不懂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启发,让学生积极补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让学生适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启发他们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联系和比较。
2.虽然新课程有一定的改变,但历年考试真题对学生来说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们要研究好历年高考题,从历年高考政治试题中找出出题者的命题思路,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解题方法。
3.重视平时的答题训练,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规范。解题能力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解题能力的训练应包括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平常训练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典型练习题的训练来培养这些能力。
4.重视对政治高考开放型问答题的训练,在平常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开放型问答题的设置加强了对考生思维个性和思维严密性的考查,同时也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有效训练,精心讲评
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在课堂中也要进行限时训练,课后布置适量作业来巩固学生上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上课所学的自我检验。教师对于练习的布置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只追求作业的数量,而不注重课后习题的质量。一套练习题中,往往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题目,对于这些习题,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对于难题的练习应该适度、适量,量力而行。对于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同时,对于答题的规范性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另外,教师对习题的讲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学生解答题目的技巧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对知识查漏补缺,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要进行巩固。在对学生进行讲评前教师最好先对题目进行总结归纳,弄清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考查知识点的情况。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时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做到举一反三。讲评之后,要指导学生将题中容易导致错误的题目、容易混淆的题目记在错题本中,防止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调节身心,树立信心
学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的变化、学习情绪的不稳定、状态的起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三的政治教师有责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状态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要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引导学生调节好,同时要帮学生减轻压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找到奋斗的乐趣和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坦然面对学习中的不利因素,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参考文献:
[1]张金萍.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J].考试教研,2011,(03).
[2]隋兴强.高三政治复习重要问题辅导[J].学科教育,1994,(Z1).
[3]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