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过程中,基于校本概念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这三层含义,有效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本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两大主题,开发出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感恩教育、热爱家乡教育和安全教育三类校本教材。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是“感恩”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和忽略。通过反复的社会调查,我发现正确的“感恩”教育是广大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热切期望。然而,在共建和谐社会和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现阶段,如何使“感恩”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学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应当赋予“感恩”教育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中,以“教育学生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扩大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为中心,以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把当年抗日军民英勇机智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作为一种宝贵财富,引发孩子们对革命前辈、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通过爱心培养,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校外做个好公民”,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既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因此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互助性、监督性和实效性,使每一名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我针对本地的自然情况和学生日常行为中易发生人身伤害的问题,编写了以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引用当地发生的一些实例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进行居家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预防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火灾逃生、防止溺水、野外活动安全、以及避免沾染社会恶习等方面的校本教育,还特别强调了确保安全的共同管理、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安全自救与救人等方面的既开展安全教育又涉及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这份教材由于突出了家乡实际,紧贴学生生活,孩子们愿意学,学得懂,效果很好。两年来,我建议学校组织开展了“我要安全”主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消防知识和森林防火文艺宣传、少年交通岗等活动和火灾现场逃生、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經过“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这三类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形式上,更注重活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到提高,知识面上得到拓宽,视野更加开阔;在学习方式上,提高了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实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课前的资料搜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爱祖国、爱家乡意识、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起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头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态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过程性;在师生关系上,课堂上架起了师生间的桥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协作的朋友,师生间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的课程改革又有了新的进展,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课程内容,特色教育和办学特色日益突出.
作者:陈艳梅,女,1960年12月出生,小学二级教师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中心校邮编:135300
电话:13196154051
联系方式:柳河县八里哨林场党委办公室刘国星收
电话:15326447911;邮编;135300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是“感恩”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和忽略。通过反复的社会调查,我发现正确的“感恩”教育是广大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热切期望。然而,在共建和谐社会和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现阶段,如何使“感恩”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学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应当赋予“感恩”教育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中,以“教育学生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扩大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为中心,以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把当年抗日军民英勇机智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作为一种宝贵财富,引发孩子们对革命前辈、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通过爱心培养,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校外做个好公民”,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既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因此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互助性、监督性和实效性,使每一名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我针对本地的自然情况和学生日常行为中易发生人身伤害的问题,编写了以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引用当地发生的一些实例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进行居家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预防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火灾逃生、防止溺水、野外活动安全、以及避免沾染社会恶习等方面的校本教育,还特别强调了确保安全的共同管理、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安全自救与救人等方面的既开展安全教育又涉及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这份教材由于突出了家乡实际,紧贴学生生活,孩子们愿意学,学得懂,效果很好。两年来,我建议学校组织开展了“我要安全”主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消防知识和森林防火文艺宣传、少年交通岗等活动和火灾现场逃生、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經过“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这三类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形式上,更注重活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到提高,知识面上得到拓宽,视野更加开阔;在学习方式上,提高了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实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课前的资料搜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爱祖国、爱家乡意识、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起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头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态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过程性;在师生关系上,课堂上架起了师生间的桥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协作的朋友,师生间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的课程改革又有了新的进展,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课程内容,特色教育和办学特色日益突出.
作者:陈艳梅,女,1960年12月出生,小学二级教师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中心校邮编:135300
电话:13196154051
联系方式:柳河县八里哨林场党委办公室刘国星收
电话:15326447911;邮编;1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