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丝瓜饼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电话铃声一直在耳边萦绕。我看了一下时间,才早上五点,极不情愿地接通了电话,手机里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阳阳,今天中午过来吃饭吧,你已经很久没有来了。”奶奶的语气中略带央求。我不情愿地答应了。
   简单洗漱完之后,我和妈妈出发了。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奶奶家了,忽然,一个特别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口,不用看,一定是奶奶。我连忙喊了一声“奶奶”,下车陪着她走回家里。
   其实呀,到奶奶家来,我最想吃奶奶做的丝瓜饼。奶奶去地里摘了几条丝瓜,然后钻进厨房开始忙活。只见奶奶娴熟地将丝瓜去皮,切成丁,加入盐、味精、葱、姜腌制起来。接着,奶奶又拿出面粉,开始和面。等丝瓜腌制好后,将它倒入面里调均匀。为了使丝瓜饼更好吃,奶奶又加了一颗鸡蛋充分搅拌均匀。看似简单的过程,奶奶却忙得满头大汗。渐渐地油锅熱了,奶奶赶紧将面饼放入油锅中,随着油温升高,面饼从白色变成浅黄色。为了不让丝瓜饼变焦,奶奶始终拿着锅铲翻面。油锅周围很热,汗水浸透了奶奶的衣服。望着奶奶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金灿灿的丝瓜饼出锅了,真让人垂涎欲滴。我急忙夹起一块尝了起来,外酥里嫩,咸淡适宜,正合我胃口。我一连吃了三个,奶奶在一旁打趣说:“怎么样,没白来吧!”
   其实爱很简单,就如奶奶做的丝瓜饼。
其他文献
【新闻一】   4月17日,江苏省东海县实验小学组织近3000名学生身着戏曲装束,在操场上进行戏曲操展演。今年以来,该校将中国传统戏曲程式化动作元素融入广播操中,学生们学习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把戏曲展现得活灵活现,趣味无穷。  【新闻二】   4月16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恒昌店巷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射箭。该校自2018年9月开始将射箭运动项目引入校园,列为校本课程,并聘请专业教师任教,普及
期刊
梦想,好似一叶扁舟,在成长的路上不停地颠簸着,或许它最终会到达彼岸,或许它中途突然停靠,但梦想让我拥有了最美丽的绽放。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飞驰,脚下潇洒自如地运转黑白相间的足球,成为了我的心之向往。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请了一个足球教练,從那时起,我每周都去足球场训练。  看着在足球场上飞奔的哥哥姐姐们,我兴高采烈地开始了训练。跑步,深蹲,我的腿又酸又疼。可是,一
期刊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样的话才算幽默呢?自然是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不要以为人们只在心情好的时候,才能说幽默的话。下面几个中外名人在不同场合说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交际场景一:  克雷洛夫反讥公子哥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生得较黑,偏又喜爱穿黑色的衣服。一天,他遇到两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公子哥兒,其中一人一见到克雷洛夫,就对同伴说:“看,飘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洛夫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呢。”这个
期刊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期刊
《太阳》一文中有三个过渡句,运用得相当巧妙,把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连贯得层次分明,而且井然有序。   反问过渡   文章开篇引用“后弈射日”的传说说明太阳远,接着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进一步阐明太阳的远。为了引出太阳的“大”与“热”,段尾的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由此很自然地衔接了下面两个描写太阳大与热的自然段。   转折过渡   介绍完太阳的远、大、热后,文章第四自然段开头用
期刊
文题在线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比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配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大手导写   一、明确要诉说
期刊
每次周末回老家,餐桌上的美味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爷爷炖的野生鱼汤。   去年夏天,天晴得像一張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爷爷拿着鱼竿、鱼食、小凳子,拎着水桶要出门。我知道爷爷又要去钓鱼了,便跟了出来。爷爷回头说:“阳阳,外面晒,你在家等爷爷钓鱼回来给你炖汤喝。”我哪愿意,硬拉着爷爷的手,欣喜若狂地和爷爷一起出发了。   来到河边,爷爷让我坐在树荫下看他钓鱼。只见他先抛
期刊
说一说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雄壮;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写出了登泰山居高临下的开阔心境……让我们追寻下面两位作者的足迹,沿着他们的游蹤,领略泰山的神韵吧!  读一读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
期刊
像喜歡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经常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期刊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我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我放下行李,扑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剌剌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我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