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写作的表达实践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想象中寻觅写作的快乐
   要在常用的作文素材上多一些想象。作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真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高扬“抒写自我风采”的旗帜,并引导学生关照自我心灵,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一)让想象丰富作文的情感
   真情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结构的链接点,表达的生长点。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捧给读者的是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就会达到撼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但学生的真实体验是有限的,完全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敞开心扉,把心灵里至真至纯的东西开采出来,从生活的平凡小事中生发开掘出异乎寻常的底蕴来。
   (二)让想象使思想自由飞翔
   “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已成为中考作文题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平实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主动参与体验。成年人有生命的感受和视角,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有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往往不同于成人的体验,那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理解和孩子的感受。同是觀察一件事物,成人观察时,我们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再加上自己的阅历与理解,而孩子们观察时,则站在孩子独有的高度来看待来理解这些事物的,自然会看到与成人不一样的地方。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真实的世界,让学生尽情体验生活之美,心情之美。
   二、别具魅力,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想象让语言灵动
   学生作文的语言缺乏灵动,除了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对事物没有统一的看法外,还有就是想象的缺失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一篇作文的素材再好,想法再新颖独特,最终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很多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也不少,但当需要在作文时运用时,却将所学抛之脑后,不知所云。这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的作文空间,打开束缚他们思想的枷锁,让他们的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行云流水的思维流动中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自然也会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了。这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有想象才有创造。
   (二)想象要在“规范”中完美
   1.想象不是空想。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冲破束缚,扩展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科研工作者从事每一项研究时都要力求创新。发挥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2.想象需要健康。
   学生作文实际上是个性写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或含蓄或活泼或急躁,反映在作文中,或细腻或粗犷或内敛,这是自然性格的流露。同时在生活中有着数不尽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自有真切、动人之处,写出学生自有的朝气和希望。
   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走进多彩生活空间,积极指导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阅览,开阔视野,不但开放空间,还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创设民主化、立体化的思维场景和和谐的思辨氛围,放开学生手脚,张扬学生个性,拓宽写作空间,写出新意作文。
其他文献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要想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是有必要的。   一、将写作教学有效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写作教学有效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促进读写一体化。教师应当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当分别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课文的行篇布局、情感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说:“语文就是对承载着‘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而低年级的课堂里,与其说是“运用”,不如说是“表达”更为妥帖,而理解与积累,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给生字扩词,让理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贯串着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作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下面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旦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不管教师怎么努力,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作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而高中班主任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对班主任的工作与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现与大家进行探讨学习。   一、班主任要有全面的科学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并且要言传身教   班主任,首先是学生某一科目的任课老师,因此对于该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教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并且要
期刊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变(跨)体写作,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征,集中梳理“同质”或“异质”题材,鉴赏文本在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章法结构等的异同,赏析玩味语篇的秘妙之处并指向文本解构之后的写作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步韵追和,也是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将不入音律的散文改写成入音律的诗和词,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乃至集字成篇,表达自己与作者心灵的契合,以便于诵读歌唱,這是阅读走向逻辑纵
期刊
《说文广义》中收录有关湖湘文化的词语中,涉及湖湘地名的就有20余条。其中有详述地名的由来,或是引用湖湘地名来阐释词义。本文以“楚”“衡”为例来进行探讨。   楚,方书谓之牡荆,俗呼黄荆,其本丛生,故本训云“木丛生者”。古以作杖,扑有罪者,或用榎,或用荆,曰夏楚。楚地多黄荆,故楚始入春秋曰荆,后曰楚,一也。   楚,我们见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楚”代表“楚国”,在我们认识的世界里,它是历史概念。春
期刊
带着“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的美誉,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带着“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美名,我跨出大学校门,踏入中学校门。弹指一挥间,二十年了!站在三尺讲台上,蓦然回首,才发现,作为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让人骄傲的声名和地位,也没有使人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但我忙碌并快乐着,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教师!   师表风范:
期刊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一旦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求知潜能,这种求知潜能必将推动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而步入广阔的大语文学习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笔者试谈三点。   一、师生关系要和谐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意识,引领他们走入阅读活动,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态温和。教师的冷若冰霜成为横亘在师生之间的屏障,阻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从而也扼杀了学生的参
期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家庭收入,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在这一特殊背景中成长的农村儿童,与同龄人相比,有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因为常年与父亲或母亲分离,甚至常年父母亲都不在家,心理上会产生自卑。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他们不能及时得到父母亲的帮助,而那些
期刊
韩愈《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师者工作的首要位置,这足以表明“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语)由此可见,“道德品质”对于育人来说,既是全面发展的“必需品”,又是健康成长的“营养品”。就初中语文课来说,如何突出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文性教育现象呢?笔者对此做些探讨。   1.善于从“教材利用”中促进德智互动。作为“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