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异化教学是新课改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了尊重内在感受、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体验的要求。但事实上,进入实践环节后,往往有很多教师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造成两种局面:要么变成学习木偶,要么变成“叛逆学生”。要想平衡课堂教学中的两类学生主体,笔者认为首要就是实施差异化策略,将课堂自由权还给学生。在此我针对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最佳路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理清学生思路,明确自主选择权
差异化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是释放学生的个体性体验,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获得自我感悟,进而借此成长。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我首先给予学生选择权:“读完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开始读课文,然后思考,接着小组讨论。学生对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时间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我让学生展开提问,并生生互动问答,目的是挖掘学生的差异化思考。
生1: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草地优雅自然?
生2:因为这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生3:因为这是人们随便走出来的。
通过明确自主权,让学生自主设疑自答,逐步生成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动态资源。一方面给学生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则可以从差异化入手,寻找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而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并从文本解读到个体体验,一步步深入挖掘下去,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展开质疑讨论,给予充分信任度
差异化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充满自信地展开讨论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阅读中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采。既要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要能使其获得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互相学习和补充。
生:老师,我觉得卖葡萄的老太太那种做法不可行。
师:为什么?我很想听听你的理由。
生:没有人管,葡萄就会被人拿,被人偷的。万一没人给钱,不是要赔了?
通过学生的质疑,虽然与课文没有密切关联,但却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深入文本,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
当学生读到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路径设计,居然让他大伤脑筋;他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已修改了五十多次,却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时候。有人就质疑:“这样不是太累人了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工作,效率如何提高?”我一边组织大家讨论,一边给予充分信任,并适时展开人物性格的挖掘:“你能看出格罗培斯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众说纷纭:他很认真,很细致;他追求完美,善于思考;他很有韧性,不放弃,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他很有灵感,非常谦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领会,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入文本的高潮,用自己的眼光一步步追根溯源,进入课文的关键所在。这时候我发现,只有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允许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人物,解读人物,课堂才能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交流场。
三、尊重学生感受,提供展示平台
差异化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探索意识,而且要有自己的展示欲望,进行自我表达。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搭建一个平台,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整个课堂就会生成新的资源系统。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对格罗培斯这个人的颁奖词。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进行情感表达,对格罗培斯这个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让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师:正因为格罗培斯的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才使他的设计成为最佳路径。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只要动脑筋,总会有办法。
生(齐):动手动脑,学会创造。
师:现在请每个人送给自己一句话,激励自己。乐意展示的同学,可以给大家朗诵分享一下。
通过自我展示,学生和文本一起呼吸,与文本中的人物精神融为一体,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文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据此每个人都仿佛一瞬间获得了成长。这是语文阅读课堂给予学生的一种精神滋养,更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徜徉的内在享受。
正如《最佳路径》里格罗培斯那样,他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成就了最佳的设计,而教师又为何不能将选择权还给学生,成就一片自由的自主课堂,还给学生思维的天空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选择问题所在,积极探索,一定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语文成果。
一、理清学生思路,明确自主选择权
差异化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是释放学生的个体性体验,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获得自我感悟,进而借此成长。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我首先给予学生选择权:“读完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开始读课文,然后思考,接着小组讨论。学生对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时间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我让学生展开提问,并生生互动问答,目的是挖掘学生的差异化思考。
生1: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草地优雅自然?
生2:因为这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生3:因为这是人们随便走出来的。
通过明确自主权,让学生自主设疑自答,逐步生成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动态资源。一方面给学生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则可以从差异化入手,寻找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而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并从文本解读到个体体验,一步步深入挖掘下去,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展开质疑讨论,给予充分信任度
差异化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充满自信地展开讨论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阅读中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采。既要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要能使其获得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互相学习和补充。
生:老师,我觉得卖葡萄的老太太那种做法不可行。
师:为什么?我很想听听你的理由。
生:没有人管,葡萄就会被人拿,被人偷的。万一没人给钱,不是要赔了?
通过学生的质疑,虽然与课文没有密切关联,但却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深入文本,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
当学生读到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路径设计,居然让他大伤脑筋;他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已修改了五十多次,却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时候。有人就质疑:“这样不是太累人了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工作,效率如何提高?”我一边组织大家讨论,一边给予充分信任,并适时展开人物性格的挖掘:“你能看出格罗培斯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众说纷纭:他很认真,很细致;他追求完美,善于思考;他很有韧性,不放弃,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他很有灵感,非常谦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领会,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入文本的高潮,用自己的眼光一步步追根溯源,进入课文的关键所在。这时候我发现,只有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允许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人物,解读人物,课堂才能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交流场。
三、尊重学生感受,提供展示平台
差异化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探索意识,而且要有自己的展示欲望,进行自我表达。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搭建一个平台,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整个课堂就会生成新的资源系统。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对格罗培斯这个人的颁奖词。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进行情感表达,对格罗培斯这个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让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师:正因为格罗培斯的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才使他的设计成为最佳路径。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只要动脑筋,总会有办法。
生(齐):动手动脑,学会创造。
师:现在请每个人送给自己一句话,激励自己。乐意展示的同学,可以给大家朗诵分享一下。
通过自我展示,学生和文本一起呼吸,与文本中的人物精神融为一体,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文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据此每个人都仿佛一瞬间获得了成长。这是语文阅读课堂给予学生的一种精神滋养,更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徜徉的内在享受。
正如《最佳路径》里格罗培斯那样,他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成就了最佳的设计,而教师又为何不能将选择权还给学生,成就一片自由的自主课堂,还给学生思维的天空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选择问题所在,积极探索,一定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语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