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研修实践探索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anzm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研修,要以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主体——学习者为研修设计的起点,结合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的社会期待等,通过组织学习者参与其中,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反思、领悟,最终达到研修的目标——学习者的学习真实发生。在梳理近六年校本研修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研修SADDLE模型,主要包括六个步骤:调研(Survey)、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引领(Lead)、评价(Evaluation)。
  1.调研(Survey)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就需要客观收集学习者的信息,对学习者的需求作出合理研判,并以此作为整个培训的起点。调研不会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在一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后再作深入调研,可以是面对面的座谈,也可以通过微信问答。常见的调研方法有问卷调研、实地调研、抽样调研、会议或访谈等。调研的结果是要得到尽可能详尽的学习者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者期待等信息,为分析奠定基础。
  2.分析(Analysis)
  “分析”原意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在此模型中,指在调研的基础上把收集的信息再作深度理解、概括的过程。调研的数据要考虑效度和信度的问题,部分信息还需要再结合当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阶段来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时可以找出信息的关键词,作高频词段的分析,并在必要的时候再针对部分群体做二次调研。分析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基于调研的结果作深度解读,找到学习者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者期待与学校发展契合的部分,为培训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
  在一次样本研修的过程中,为了找到大家共同期待解决的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做了一个开放式问题的调研:在课堂教学中您最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收集到教师的答卷后进行了归纳分析。依次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归纳,得到的结果按数量排序为:分层教学(79人次)、教学设计(77人次)、课堂效率(68人次)……通过对教师需求调研进行高频词分析后发现,对于分层教学、教学设计、课堂效率等方面诉求较大。
  分析寻找共性,把问题调研需求进行合并。将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与教学设计合并,统称为教学设计;将课堂效率、教学内容和学习兴趣/动力合并,统称为课堂效率等。这样,整个集团的研修就合并出10个主题,再结合学校的诊断数据,寻找每个主题的负责人,组建10个自组织研修共同体。
  3.设计(Design)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设计是要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近期发展规划、时代背景及相关部门的行政要求等,综合得到一个实施校本研修的设想。可以结合已经成熟的活动理论模型(课程包)进行设计,参考模式化的表述方式,设计有本校特色的研修计划。同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设计中的研修主体是学习者,要让学习者有参與感、带入感,可以组成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的设计团队。
  在上面的分析环节中收集得到了教师的困惑,如何突破?通过调研,从整个集团中找出相应主题下学生认可度高的教师,由他们来组织教师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确定了此次研修的基本模式——教学论坛。
  4.开发(Development)
  “开发”指开拓新领域、发现新机会、利用新资源的过程与行动。开发与设计两个环基本交织在一起,设计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开发。开发的活动要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实效性。开发的培训场地,要温馨惬意,要在场地的可视区域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等。物质的准备要好用、易取、环保、安全。开发的评价工具要可量化、可操作、可串联。开发过程依然要注意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活动要尽可能让每位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场地要有大家参与的记录或痕迹,评价要多元主体参与。
  在教学论坛研修活动中,为了保证研修的有序进行,我们开发了针对各论坛的主席、嘉宾和引导者的培训。这种带着任务参加研修的组织策划、参与培训,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沉浸式研修、任务驱动式研修。
  5.引领(Lead)
  “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设计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研修方案,开发了强调学习者参与的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要安排好引领者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引领者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是专家、领导。引领侧重于带动,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和引领者的促进者、伙伴的身份特征。
  引领者(引导者)要把整个活动串联起来,引领方案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让每位研修者都要有参与感、成就感和价值感。
  6.评价(Evaluation)
  “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价具有多元主体性、过程性、数据化、可视化的特征。评价贯穿前面五个环节之中,并对每个环节的完善都具有指导意义。评价是为了及时判断、分析,便于及时调整,同时也是给参与其中的学习者一个客观公正的效能反馈。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如在活动中给积极发言的教师发小奖品;还有阶段性评价,如在某个阶段的研修结束后给表现优异的小组奖励书籍;还有结果性评价,在整个研修活动结束后,奖励优秀个人或优秀小组。
  调研是整个培训的起点,也是目标的指引;分析、设计、开发是培训的主体过程的搭建;引领是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的实践过程,是真实的学习发生的重要阶段;评价是全程监控、调整的重要手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研修SADDLE模型,适合于各级各类的研修活动,也适用于做一节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用于一个活动或项目的设计。
  本文系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新技术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161843258)研究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
其他文献
钱学森对自己有“七不”,这里只讲四个“不”,这“四不”不容商榷,绝不改变。  一是不搞“走后门”的事。社会上到处存在“走后门”现象,一些事情往往要走后门才能办成。钱学森自然不会去“走后门”,同时他也不许别人在他这里“走后门”。他对许多事情,定下一个原则,然后就坚持这个原则,对谁也不开先例。  多年来,一些人为违背钱老定下的原则的一些事找到秘书,秘书只能按照钱老定下的原则,婉言拒绝。在秘书这里走不通
我曾长期在粟裕身边任秘书工作,从战火纷飞的1948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2年,前后共14年时间。刚去的时候,我才21岁,离开的时候已经35岁,可以说,我是在粟裕身边成熟起来的。我与粟裕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分开后,我们之间的往来联系也一直未断过。正因为如此,粟裕逝世后,我非常悲痛,有好多话要说,不说不快,现谨以此文纪念老首长的百年诞辰。    到粟裕身边工作酌三步曲    我到粟裕身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学生乐学。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努力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文章从阅读教学中的初读课文、精读课文、总结课文三个环节总结出了适合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教学方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读课文;精读课文;总结课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缺乏真正参与学习的热情。特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迅速增加,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有6100万之众,且有逐年上升之势。大多数留守儿童里呈现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现状,是教育管理的社会难题,也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稳定、教育均衡、国家长治久安。为此,我们一定要理性认识,高度重视,多渠道、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等重大而深远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迅速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当时,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全程参加了那次盛会的报道工作,因此记录了与会的许许多多重新获得解放的著名科学家发自肺腑的感言。从中可以看出,全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会的全面、平衡发展,本文针对西藏地的实际情况, 从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培养物理后进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关键词】重视教育 全面发展 物理后进生  新时期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从学生和社会实际出发,重视教育主体——学生的作用,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马丽英: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担任学校教学主任职务。1994年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3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5年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参与《新课程轻松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评选》等书的编著;录制《轻松作文》、《空中课堂》、《名师大课堂》节目。负责承担市级十五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讨论时效性的研究
为落实教育部有关减负精神,各地教育管理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措。目前,北京、上海、太原、成都、杭州和宁波等地都在积极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面对幼小衔接,尽管政府从教育管理上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单纯在“规定”和“检查”层面上的“零起点教学”似乎并不能完全消除家长、教师、学校的忧虑和困惑,必须在孩子健康成长和教育规律上取得一致共识,才能够真
【摘要】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理解了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了标点符号的用法,学生才能具备正确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标点符号不是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却是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策略  标点符号是一种相对于文字而言更小的符号,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小。一个看起来
我出生于山东的教育世家,本想长大以后或学水利,或学教育。但按照组织的安排,1956年起我到苏联学习了6年的计算机专业,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由此与中国科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工作,专门研究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比较。1983年10月至1984年12月,我担任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体制改革组负责人,1985年初,调到国家科委工作,先后任国家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