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over”为例谈高中英语介词认知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介词的应用往往是学生很难掌握的一大难点,在应用时常常出现错误。本文在对认知教学法加以概述的基础上,以“over”为例,分析了高中英语介词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多义介词;认知教学法;英语语法
  一、 关于认知教学法的概述
  认知教学法是以心理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媒介,以母语与外语为教学语言,主张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坚持以掌握语法规则为基本原则,坚持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共同提高,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在认知教学法中,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语言规则与语法知识的感知、领悟、思维等活动对教育的促进作用,重视情感与心理因素,要求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反对机械的对固有知识的模仿。
  二、 关于“over”的认知分析
  1. 关于“over”的语义分析
  “over”是一个多义介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语言学家们在对介词语义进行分析时,都片面地将不同的语义分割开来,认为不同的义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关联性。随着现代语义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多义介词的不同义项是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其中一个义项占据了核心地位,不同的义项在不同的语法结构中地位是不相同的。多义介词既有其基本含义,同时也包含了不同语境之中的引申意义和隐喻意义。由于人的认知能够跨越空间与时间,因此对于语义的引申也需要从空间的延伸与时间的延伸进行探讨。本文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出发,以认知分析法作为基本方法,分析了其中所涉及到的含有多义介词“over”的相关义项。
  “over”具有多种义项,在字典中总共包括了14种不同的义项:covering; direction; across; opposite side of sth.; cross sth. and be on the other side; more than; down from a place; most part of sth. used to show that sb. has control or authority; past; because of; use; louder than.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其用法也不尽相同,通过以前的了解,可以看出其空间概念是不同的,但是却存在着本质的关联性,可以说后面两种意思都是从第一种含义引申出来的。因此,可以笼统地认为多义介词的不同义项是处于同一个语义范畴之中,其中一个是其核心义项,其他的则较为接近这一核心义项。
  2. 关于“over”的意象图式分析
  意象图式属于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从人类自身的感性经验中产生出来的,并在相关情感的基础上利用意象图式来进一步感知当前所处的世界。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以及路径(path)这三个要素组成,其中前两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关系,以射体作为关系中的主体,而界标则是出于空间方位中的参照性标准,为射体提供一定的参照。意象图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它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借助它来对经验作出进一步的认知;另一方面,它具有灵活性,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之中。在对多义介词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意象图式的方法来对不同的义项进行表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多义介词“over”为例,根据其不同的含义可以构建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象图式。
  通过以往对意向图的了解,可以看出在“over”的这四种语义之间,其转换是十分流畅的,也就是语义的引申。图2中的“动态居上”可以看作是一個“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将路径直接“覆盖”掉,因此可以形成图4中的覆盖关系。而将图1和图2共同看成是一个“居上”的状态,并将注意力放在重点的静态,也可以形成“在……之上”和图3中“路径终点”的语义。正是因为从一个义项中可以引申出不同的含义,这就构成了介词的多种义项,对整个语义范畴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 关于“over”的隐喻分析
  上文对于“over”语义的分析主要是从“空间”这一概念出发,分析了其主要的几个义项。而在介词的不同义项中,也存在着非空间性质的引申含义,在这里可以将之称为“隐喻”。隐喻可以看做是一个语义范畴向另外一个语义范畴的一种映射关系,属于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over”的隐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He has no authority over me.在这一个句子中,“over”表示的是一种“权力关系”。而“权力”这一概念在现实中有高低之分,也就是在权力上形成了“高”与“低”的差距,构成了一个空间垂直的语义,即是从图1的“静态居上”拓展成了一种权力的高低之差,因此这句话可以隐喻为“我的权力比他高”。
  (2)He got over his problem.通过分析这句话,可以看出“over”一词在该语境中表示的含义是应当是“He jumped over the wall”,他克服了困难。利用意象图式三要素来分析就是He(射体)在人生的路径中跨越了一个wall(界标),在路径path中存在着障碍,因此射体(he)跨过了(got over)界标(his problem),二者之间存在着隐喻的关系。
  三、 认知教学法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介词的最常用的几个含义,例如介词“over”的“覆盖”、“在……之上”等,介词“in”的“在……里面”、“穿着”等。并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分析出不同的含义,这样才能为引申义与隐喻义的掌握奠定基础。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介词不同义项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介词的基本用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将意象图式进行简化或者利用有趣的图片等来加以代替,从而让学生掌握语义范畴内部成员最基本的联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介词用法的记忆,但是切记千万不能采取题海战术,以避免给学生的身心造成负担。
  参考文献:
  [1]祝青.英语介词的具身性与介词的认知教学进路分析[D].延安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文章描述了膜袋砂围堰在河北省乐亭县二滦河杨家林段深水河道施工的成功应用,该段河道具有河宽水深、潮汐影响大的显著特点,膜袋砂围堰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不仅能够适应河道
《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现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课程改革最前线的一员,我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发现:其实我们乡下的孩子同样拥有很出色的口才。既然,课堂教学就是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广播电视作为现今新闻传媒的主要渠道,对各类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也因此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 编辑 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83-01  现今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摘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本文将遵循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结合锦州地区村级群众文化建设的经验,以此来探讨加强基层群文队伍建设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82-01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课程的第一目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去领悟知识的内涵,感知科学的魅力,让同学们发现乐趣、培养好奇心,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和常见的现象去讲解物理,可以使学生有亲切感,更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生动活泼,更
结核病是目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结核病临床治疗中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结核病的防治.深入研究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危险因
[摘要]问题解决是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深化思考,突出主体发散思维。教學中要重视问题与能力、课程与主线的关系,突出问题认知与数学学习主体、问题教学与主体精神。  [关键词]能力主线 认知主体 问题教学    问题解决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中贯彻问题教学意识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文章从浙江近年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学研合作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态势、技术预见实践基础等方面探讨了浙江省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基础条件,从培育提高全社会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重要水源地不断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不仅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这些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