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进而促使其形成较好的个性及人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很多小学生奢侈浪费、不懂感恩,不言谢的情况愈演愈烈。这些情况说明了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因而,在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为主题展开研究,旨在能提高小学语文感恩教育的水平,提高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意义及措施
  所谓的感恩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過一定的教育内容使得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阶段。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及习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感恩教育有何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 感恩教育的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小学生个人而言,只有具备感恩之心的学生才是具备完整人格、心灵健康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之情,不具备感恩之心不利于其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只有具备感恩之心具备感恩之情的学生才能够建立生命观、自然观及人际交往的科学观念,才能保证其走向谦虚、谨慎、敬爱、自尊及感恩之路;
  第二,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的形成。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其内心深处不断受到心灵的撞击才能使其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爱护之恩及自然和国家对我们的恩赐;
  第三,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完善小学生的道德及法纪品质,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因而教育工作者应该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教育手段将感恩教育融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感恩的意识,使其常怀感恩之心,通过一颗感恩之心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善于发现并利用教材中的感恩因素
  所谓的感恩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教育,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以人性唤起人性。对于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不仅仅只是讲授空洞的道理,更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善于发觉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充分地开展感恩教育。
  1. 父母之恩
  众所周知,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应该以父母之恩为首。在滚滚文学历史长流中,在文学作品中描述父母之恩的诗句不胜枚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最耳熟能详的当属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剖析这些诗句,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列举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对父母进行感恩的实例,进而不断地增强其对父母进行感恩的意识。
  2. 师长之恩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上要尊重师长和邻里朋友,感恩师长的付出及耕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到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之恩,培育之情。在教学课堂中,通过《论语》及《山海经》中多个描述师长主题的内容,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师长之恩,提高其对师长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 祖国之恩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精忠报国的人物数不胜数。人是社会的人,是和谐的社会环境及祖国为我带来了良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感恩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祖国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讲述课本教材中关于邓稼先等人物的故事,讲解其对祖国的贡献及感恩,讲述伟大的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情怀,不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祖国。
  三、 创新小学语文感恩教育的方式
  在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中,为了不断地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教师应该注意采用与时俱进的方法,以开放的胸怀,借助行之有效及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感恩教育。
  1. 实践作业
  在小学语文感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习作训练“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为主题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放学后观察自己父母的脸、手、腰、背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在吃完饭后通过主动地收拾碗筷的动作观察妈妈的表情及神态,通过给爸爸主动泡茶观察爸爸的举动。通过令学生观察父母脸上的微表情及动作、语言使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在开展此项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特殊的节日,例如母亲节及父亲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作业,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向其进行感恩教育。
  2. 借助网络的力量
  为了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通过下载一些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视频及动画在班内进行感恩教育,创建感恩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通过父母之恩、师长之恩及祖国之恩的主题活动提高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家长一同联手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 结语
  安东尼曾说,面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先存感恩之心。由此可见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不单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每个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的精神杠杆。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重视感恩教育,通过开放的胸襟及创新的态度,在教学过程的点滴中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林文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1):45-46.
  [2]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192 142.
  [3]张婧.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3):100-101.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对眼眶进行薄层断面解剖学和三维可视化研究,阐明眼眶解剖结构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将有助于眼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本实验采用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获取技
摘要:很多地区的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一定的难度,学习比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实行教学模式转型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类似问题。本文将就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期能够提高我国的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现状  当前许多老师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分析了众多案例以及通过与学生的座谈后整理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视。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自身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的
摘要:初中数学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初中数学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又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合理的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做好课程导入,从突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實用性和系统性来入手,导入数学问题,帮助初中生更高效地去学习数学,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入;导入技巧  教学导入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如能够合理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要构建属于个体的学习方法和体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创造开放性的教学条件并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放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浪潮在全国教育界的迅猛展开,高效课堂的组织方式和实施办法成为了各级教育部门研究的热门课题。在这一轮研究热潮中,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这启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培養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需要开展生活教育,本文以苏教版初三教学为例,简要就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活教育作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苏教版;生活教育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普遍采用大班额授课制度,学生被束缚在教室里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与椭圆焦半径相关的一类最值问题,旨在幫助学生归纳整理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养成学会转化、归纳、概括、联想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椭圆;焦半径;最大值;最小值  引言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讲授椭圆这一节时,发现很多同学感觉到这一节有很多性质和结论,也做了大量习题,但还是觉得知识不够用。
摘要:语文实践课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文章从语文活动课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语文性”、“全体性”和“连续性”,简单论述小学语文活动开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活动课;开展策略;语文性;全体性;连续性  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取决于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工具性。语文知识要习得,更需要运用。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师忽视不得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怎样有效上好语文
摘要:当前,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怎样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升教学的水平,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当中,配合教师的工作。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方法应用  在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