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课不能少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鲁迅先生说:“好文章是一剂良药,抚平你心中的伤痕。”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呢?如果他们写出的好文章没有得到适合的认可与赏识,那岂不是一件憾事?所以,处理好作文讲评课就是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最佳平台,同时,也是给写作困难的学生创造一次契机。通过作文讲评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一、作文讲评课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教师布置一篇本期所要写的作文后,学生的写作会以各种方式呈现于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批改过程中加以分析与评价外,最不可缺少的是利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上对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阅读、讲评,指出它们写作中的优点所在,并挖掘出作品中的闪光点。哪些地方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如,结构的严谨、立意的创新、表达方式的完美、情节的曲折等;哪些地方又是值得学生借鉴的,如,环境描写的妙处、心理刻画的精细、各种修辞的运用等。这样,写作优秀的学生会对自己的作文加以肯定,以便以后更加努力;而写作吃力的学生会从这些优秀作品中领悟到这种作文写作的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作文讲评课能通过集体讲评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先读一篇佳作,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篇文章的优点在哪里,作者的初衷是如何谋篇布局的,他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达到什么目的,同时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作文中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这样,既可达到全体学生共赏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当然,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不能只抽取好文章来进行讲评,对于写作有缺憾的习作,一定要作为特定的讲评,对这些作文进行集体修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何命题,如何开头,如何进行某篇,结尾如何,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顺序怎样安排,运用何种结构,等等。这样,通过集体讲评,这些有缺憾的作文将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三、作文讲评课能激活学生的思想能动性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只为写作而写作,没有真正养成积极观察、积极发现、积极思考、积极创作的习惯,只有在作文讲评课中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作文讲评课,学生会有意识地去为下一次写作做准备,学生会努力写出好作品,争取在下一次的作文讲评课中得到集体讲评。比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的一次作文中,题目的要求是:观察一种小动物,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去描写。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家的一只憨包鸡》,在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家的憨包鸡并不憨,而且很勇敢,当它跟一群土鸡争抢食物打斗起来的时候,它毫不退缩,并且奋力拼搏,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后,终于战胜了那群土鸡。当他得胜归来的时候,它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骄傲地走向鸡棚。这时,我对它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说:并不憨的憨包鸡,你真了不起!”当教师读完这段话时,全班学生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声叫好。这位腼腆的小女孩此时勇敢地抬起了头,从此,她的作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四、作文讲评课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当今教育,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教育,要培养真正的人才,就必须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要锻炼学生能说、能读、能写、能思、善辩、会用的能力,在教学中,作文讲评课的有效利用切实能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
  所以,作文讲评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讲评中加强对学生作文的训练与指导,让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其他文献
我们应该提倡“真实写作”,常言说,文贵真情。真情从何而来,从对生活、生命的体验和思考中来。而现在的中学生又有几个对自己的生活、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呢?即便是老师让他们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亲人,也可以写得千篇一律,永远是慈祥的奶奶、严厉的父亲、善良的母亲、调皮的弟弟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对生活的麻木程度已有多深。一旦老师要求他们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的生活时,学生就会发出一阵唏嘘“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可写
期刊
对于教师来说,教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始终是令人“心惊胆战”的一项艰巨任务,长期以来,作文“难”的状况一直没见改观。这样的现状,无疑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教学生写作文!  一、 改变观念,留心观察  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
期刊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为显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重要性的弱者或者不重要,相反,学生能够真正实现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有着莫大的联系。为此,文章以“语文教学中的以学定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众多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一、语文教学以学定教的实施  1.认清学习实质,进行以学定教  学习是一种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内容安排,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并且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目的,必须要遵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把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我是从以下方面做起的:  一、改变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课中要想达到培养学
期刊
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全国的基础教育模式就开始向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化,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反复的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就变得尤其重要,让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要“学会”到要“会学”
期刊
有的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也许这就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吧!体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对文本的感悟与对人生的体验结合起来,不断获取富有伸缩性和吐纳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化为自己认识领域的个性所有物,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再感悟中生成。”体验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探索活动。实践体验作文教学是推动教师向新课程迈
期刊
在传统方式的教学过程中,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往往是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煞费苦心地从写作背景讲到段落大意,费尽心血地从中心思想讲到写作特点。然而,几堂课之后,望尽台下学子,眼前一幅幅仍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的景象,又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抽象的“写作五大环节”的讲解,往往讲不出写作的实质。一个个专有名词,亦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弄清“写作是什么”、“为什么写作”、“如何很好地完成写作”这些道理。对书本上
期刊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作品时,往往只抓“主要的”进行分析,常常忽略了作品中着墨不多的那些“次要”内容。用这种方法去解读高考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就会无法全面领悟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有时候想要表现“主体”,但又不直接写,而是通过那些“次要的”来写,以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常常可以起到无法替代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次要的”内容在作品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期刊
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板块,现代文阅读既是化育精神、建树人格的有效途径,也是形成思维、积淀人生智慧的重要载体,更是养成兴趣习惯、建构阅读知识、体悟阅读方法的实践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现代文的阅读促进了他们逐渐构建、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可以说,阅读对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世界观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然而,当今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真可谓谈“读”色变,每次答题时
期刊
《蜀道难》与《琵琶行》皆是千古传颂的名篇,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指《蜀道难》这首诗而言的。毫无疑问,李白以他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一曲华章《琵琶行》,令无数“天涯沦落人”为之泣泪。作者运用大量的拟声词、叠词和恰切的比喻,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那震撼人心的力量。琵琶女通过时而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