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免疫调节复习课时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艾滋病与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深入了解艾滋病,并达到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070-02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其中“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模式中不断尝试和探究的重点。
  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问题解决者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意志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中,教师为学生提出重要的、有背景的、真实世界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技能帮助和活动空间,以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并提升其问题解决技巧,培养他们在进行应用研究中不断根据情境变化来改变研究方法的能力。
  经过教学实施和经验,我认为在教学中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仅以“艾滋病与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借助“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高考常见模拟题,切入设问,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考试大纲“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已经由原来的I类要求变为II类要求,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利用常见的高考模拟题为切入点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过的时间跨度大的、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利用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HIV进入人体后,由于与T细胞表面的CD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容易侵染T细胞,CD4的化学成分最可能是什么?问题2:HIV外层具有脂类膜与T细胞膜膜融合而容易进入T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特点,并在什么细胞器的作用下脱去衣壳,释放出RNA?问题3:HIV病毒在人体内是怎么增殖的?问题4:你能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吗?问题:5:你能说出HIV感染人体时,免疫系统反应的过程吗?问题6:你能总结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吗?
  这样把受体的化学本质、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器的功能、病毒的增殖方式、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免疫调节的三道防线等不同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艾滋病这种生物学现象有了新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围绕着这些科学型的问题,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联想已学的知识去探究、去讨论、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学习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还能教会学生将看似独立知识点有效串联,由一个小小的图发散迁移获得更多的知识的能力。
  二、利用教材的图表,设问释疑,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表不仅能够直观简单明了的反映相应的信息,还能引起学生兴趣。利用教材的图表,借图发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也引起学生对教材图表的重视。
  例如下图是教材中“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过程”的相关曲线图,引导学生作答:
  问题1:在第1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此时的体内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问题3:人体免疫能力的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问题4:你能说出艾滋病致病机理吗?
  这样以教材图表为立足点,通过问题串,将HIV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感染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体温调节、激素调节、艾滋病致病机理等知识综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图表、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图文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感受到自主能动认知规律的无穷乐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利用新闻材料,设问警醒,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高考试题的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新闻时事,新闻时事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科资讯,也能在枯燥的高三学习生活里适当放松。利用新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除了立足高考,还能关注社会议题,尝试运用已有学识审视问题甚至解决问题。
  例如:截至2017年6月,北京高校学生(18-22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情况具体为:总数722例,男生占98.48%;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6.70%。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问题1:你如何看待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问题2:有什么药物或者抗体可以治疗艾滋病吗?如青霉素行吗?为什么?问题:3:联系HIV病毒侵染的途径,有什么治疗艾滋病的思路吗?问题4:如果还没有具体的治疗办法,我们可以怎么预防?
  这样以新闻材料设问,把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治疗思路和預防措施等知识关联起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积极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参与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科学探究,作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认同艾滋病的危害性,珍爱生命,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特别是复习课中,能实现知识点间的有效串联,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更好地运用科学思维去认识现象、解决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杜妮,乔连全.问题解决式的缘起与理论背景[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6,5(1):57-59.
其他文献
【摘要】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载体,通过文言文能够更好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掘其中蕴含的精神与人文方面的宝藏。文言文主要在语文课程中体现,文言文的教学主要由语文教学完成,高中语文中含有很多文言文的素材,因此要加强文言文教学,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切实做好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承担起相关的责任,通过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效挖掘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发挥文言文对
期刊
【摘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怎样较为科学性地在平时的历史教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求证。  【关键词】 历史史料实证素养 科学性 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92-010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
期刊
【摘要】 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中一种非常常见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等因素,有效地指导中职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主要可以通过科学设计英语合作学习学案、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课堂展开合作学习、创设多种合作学习内容等方式,让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型,提高单词记忆效果和课文学习效果,培养
期刊
【摘要】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思维能力是学好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能力,但由于地理学科在中学的特殊地位等多种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在地理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文章通过分析地理思维能力的内涵、欠缺原因,进而提出了关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动机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如何让学生通过高质量英语学习提升英语素养一直是当代初中英语教师所着重关注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给予了初中英语教师一个明确的教学规划,并且提供了一个组织和进一步完善自己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方向标、随着新课改已经成为当下大教育背景,其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正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绝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英语教学效率相对以往
期刊
【摘要】 现在的英语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们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弄得学生非常疲惫。此法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但是逆向英语方法能够杜绝这种现象,通过大量的背诵,模仿,听写,脱离了题海战,学习成绩能很快提高。  【关键词】 听写 模仿 写 背诵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35-01  0  以升学为主的英语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提升人在社会中的适应水平。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作业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学习任务。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外作业有效与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有效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任务,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学科素养也可得以提升。所以,有效的作业可积极地推动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化学史教育的应用与研究,摸索出以化学史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 化学史 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094-01  1. 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
期刊
【摘要】 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逐步落实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初中数学作为一门以思考为核心的课程,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逐步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考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经常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根据实际教学组织情况看,大家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操作策略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课堂上出现了形似而神非的“假合作”。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本文以“资源跨区域调配”为课例,结合“两型”课堂的教学背景,提出设计、组织、开展与评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