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各国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将于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区域性整体贫困将得到历史性消除,但解决绝对贫困之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成为贫困治理主题
【机 构】
: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贫困地区稳定可持续脱贫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19456236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各国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将于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区域性整体贫困将得到历史性消除,但解决绝对贫困之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成为贫困治理主题。实践表明,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最大挑战之一。相对贫困的特点意味着,激发内生动力问题依然是其绕不开的症结,原因在于,治理主体的管理失效为内生动力不足创造了外在可能性,而帮扶对象的内在心理动机则降低自身脱贫动力,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对此,要提升治理主体的管理效能,强化外在约束机制;改变帮扶对象的心理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高校在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不够协调、师资结构稍显单一、教学
信号通路是肿瘤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现已公认Ras和P13K等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s)可以影响这些通路起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有“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应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三个维度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首先采用一维漫反射近红外(NIR)光谱开展了葡萄糖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葡萄糖一维漫反射NIR光谱包括3种红外吸收模式(ν1-一维,ν2-一维和ν3-一维).进一步开展了葡萄糖的二
从"法律观念”至今仍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出发,分析了法律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剖析其结构,辨析其与相邻几个概念的区别,对法律观念的合法性地位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