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即经验知识的活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程的定义已经很多了。美国学者奥利佛归纳总结出关于课程的定义有13种,《简明国际百科全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于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机制——“研训一体”应运而生。“研训一体”,即原来的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在思路上、机构上、工作上的整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机制。[1]通过“研训一体”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使以教师为主体的“研”和“训”进行整合,形成融合的共同体,即“研”中有“训”,“训”中有“研”。在“研训一体”意义上的教师培训的培训者为“研训教师”。
相信在每一个70后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蔚蓝色的精灵世界,在我们童蒙初开的80年代,它和阿童木、花仙子、还有聪明的日本小和尚一休一起,让每个周末的黑白银屏幻化出迷人的色彩与光芒,也让一个昂扬奋进、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葆有了些童真的纯美、温情,以及难得的想象力。  童年,是罗大佑歌声中的等待与怀想:太阳是不是总会落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蓝精灵》似乎就是为了回应那些痴痴冥想的童年午后,它将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3月,我国前总理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首次使用“弱势群体”一词,表明弱势群体已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从此,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缩影的课程中,是否也相应地反映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否也真实地反映出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代表弱势群体的人物形象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上述问
“教学相长”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互动,最美的互动是站在“爱的频道”上,因为爱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   一、爱是清醒的“接受”  毕业班的学习经常像是一场战斗,充满着压力和竞争。为了从学习生活中数千个零碎的片段中拼凑出意义,我利用放学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记录一天中的“闪光点”——“此情可待成追忆”,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发现生活的点滴快乐……这就是所谓站在“爱的频道”上。  陈书超同学思维很好,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Charity begins at home,翻译成汉语就是“仁爱始于家”。近年来,出身农村的有志之士在家乡和其他农村地区支援农村教育的义举日益增多。2011年11月21日,搜狐“平凡良心”报道了出身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农家,毕业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树鹏的事迹。他通过为本地的高职高专院校做招生代理走出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他凭借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两三百名需要改变命运的农民子弟的信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教育的本真应该是在一个富有活力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原色应该是绿色的。愿学生走进我的课堂衔一片清凉和绿色——题记    绿色食品、绿色世博、绿色汽车……一个“绿”色,仿佛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期待。作为生命的本色,绿色让我们感受到生机、活力和润泽,让我们充满了对生命的期待、敬畏和珍爱。如果教育也有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想教育应该是绿色的。唯有绿色,才能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010年10月25-26日,在教育部职成司、国际合作
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境内有一个渔村,名为“烟墩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飞来这里栖息越冬,吸引众多游客和各类爱好者前来观光与游玩,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荣耀。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飞来过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当地的这一特色发展得更好?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的许多学生自发组成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探秘美丽的生态家园——对大天鹅最青睐的栖息地环境的调查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建设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华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也令人担忧,深化德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
编者按: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国学大师钱穆和文学家朱自清。    在20世纪的中国著名学者中,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