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尤其如此。作文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在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将写作视作畏途,害怕写作,逃避写作,每遇作文课,常常是绞尽脑汁,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来。其实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象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要达到这个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二、广泛阅读,以读促写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多研读一些好文章,不但能使其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好的写作方法。 新《课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丰富的积累。”阅读是作文的根,根深才能叶茂。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小学生习作的楷模。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点收获、读书心得等,这样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另外,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学了《巨人的花园》推荐学生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学了《林黛玉进贾府》推荐学生看《红楼梦》,就这样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即使是古诗,也提示学生去搜集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扩大了学生视野。通过大量的阅读,接触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学生再主动摘记收集整理,就为写作构建起一座资料库,长此以往,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运用“迁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记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应不失时机地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自己所爱事物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写作中来、、、、、、“几个调皮的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我的办公室,一个一个都耷拉着脑袋。”“你们几个很喜欢打乒乓球吗?这个爱好挺好的。你们谁能说说打乒乓球有哪些打法?怎样才能打好呢?这样吧,你们几个好好打打,研究一下打法。下一节课外活动,老师请你们当教练,培训我们班同学打乒乓球。”听了我的话,几个小调皮高兴地走了。到了课外活动时,他们讲得头头是道,当的教练还有模有样的。我就趁机让学生写了关于打乒乓球的作文,学生由于有了实践经验、切身体会,写的作文都栩栩如生。那几个小调皮写得更好。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究某种知识的个性心理倾向,我抓住了学生喜爱打乒乓球的兴趣,通过启发、诱导,将打乒乓球的兴趣“迁移”到写打乒乓球的活动上来,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让学生作文贴近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一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五、充分赏识学生习作,激励写作兴趣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 文得到 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都希望自己的写作才华得到展示。因此,对于写作能力不高的,只要他愿意主动写作,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老师也要适当鼓励,多给予赞美;并且因地制宜地提高他的“闪光点”层次,多次的刺激就可以产生兴趣,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而对于有写作能力或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把握好他们每一次独具特色的习作。可以在班级内范读,可以利用墙报公视,甚至可以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等等,都是促进他们写作成功的契机和驱动力。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他们也就望而生畏了。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水足而文丰。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有了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写作也就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了。多积累多习作甚至多投稿将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挥笔成篇,将不只是羡慕别人的话题,人才就在我们学生中间。
  参考文献:
  [1]郑金荣.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浅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3期
  [2]袁月英.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3]戴素云.激发兴趣——让小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9期
  [4]黄凌云.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6期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要提高课堂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有效性就要明确买堂课的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注重教师导学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换而言之,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
写字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近年中高考试卷加了卷面分,甚至还设置了书写题,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从中看出命题者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摘要]语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反应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方面。重视早期的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幼教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经验,分析了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存在现状,并罗列了一系列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幼儿期是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培养 兴趣 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阅读课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笔者仅当前最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认
1——对话  笔者赞成课堂对话。只是课堂教学中,要对话得流畅愉快,是有条件的。这里估且悬置教师的条件,单说学生。首先,学生要思维敏捷,大胆言说;其次,课堂上学生能静心倾听,也就是说课堂要有一定的安静度。这两点对学生来说,要求并不是太低;但要對话,也确实必要。尤其是,课堂不安静,几乎不可能有对话存在的空间——要么是众声嘈杂,要么是一片沉寂。嘈杂和沉寂,都不可能有课堂对话。尤其是嘈杂的课堂,连教师唱独
回望历史,当唐朝从繁盛走向衰亡,李白见证了它的辉煌,杜甫目睹了它的悲怆,而骆宾王让人们想起了武则天,想起了她多面的人生。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死,其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永微六年(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从此政权逐渐为武则天所掌握。  武则天名星,曾被尊称为“则天皇后”和“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历史上称其为“武则天”。她是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荨为木材商人,因随李渊起兵太原,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学科的课改活动都在积极、有序地进行着。语文课改是高中课改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改 必要性  0引言  新课改思想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被动式教学而设的,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摘要】我们知道:能有独立的处事能力、拥有自主的学习精神是当代人才的最低标准,也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而这一些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开始做起。《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
语文教材中那些按照美的规律创作出來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情感与美质的积淀;而音乐是人类心灵的倾诉,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阐释。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音乐,不仅是引入“美”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入“情”的过程。  一、设“情”入“境”,渲染审美氛围  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同,中国民乐注重意境的描绘,讲究情感的渗透,往往在乐曲一开始就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并在旋律的舒扬中铺陈
摘要:小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在学校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校长应当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领导好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本文就校长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做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 校长 教学管理  前言: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学校的教学工作成效,则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因此,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应当那个开展好教学管理,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