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提高校车服务水平,为学生交通安全护航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师》:在校车服务方面贵校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是否能做到每天有教师随车照管学生?
  倪玉轩:学校的责任主要是组织、照看学生上下车和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学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排队,然后高年级的路队长要点名,查人数,如果缺人,值班教师要确认是哪个班级的,要跟班主任联系,弄清楚怎么回事,确认无误后才能发车,而且在路上严禁其他人上车,确保学生安全。是否有教师护送要看情况,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尽可能都派教师护送,但每一次都护送有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有四辆车,值班教师每天跟车一次,以便了解校车上的情况。
  《中国教师》:你们是什么时候开通校车的,开通以来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倪玉轩:2000年,德清启动城乡一体化改造,很多学校并点,于是部分学生就必须出村上学,有的每天更是要走很远的路。以前没有校车的时候外村的学生回家要乘公交车,但公交车是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所以超载现象较严重,学校也没办法管。2009年12月份前后开通了校车。校车由德清县永安学生交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公司”)负责运营,他们公司的驾驶员技术都非常好,而且从不超速,所以开通以来没有出现过事故。有了校车之后,超载现象也完全被杜绝了。校车是专用的,行驶路线是固定的,不许随意变线。校车有GPS定位系统,管理部门能实时监控校车的运行情况。即使是学校用校车送学生去外校参加中考,也要先打报告申请,但收费还是按照公交车的价格,不会涨价。而且学校也就是在中考等时候可以用一下校车,平时不能随便用的。
  《中国教师》:开通校车对学生和家长主要有哪些益处?
  倪玉轩:一是学生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更安全了,开通校车以来,外村的学生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没有出过任何交通事故。二是家长不用劳心劳力地接送孩子,显著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能更好地保证他们正常出勤。三是能更好地保证他们的休息质量。虽然德清县经济较为发达,但是有私家车的村民还是比较少,如果是家长用摩托等交通工具送孩子,他得很早把孩子送到学校才能保证自己上班不迟到,如果学校和工作地点不在一个方位的话,家长和孩子要早起半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有了校车之后就更好地保证了家长和孩子的睡眠时间。此外,校车的安全系数比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安全系数高得多,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校车在冬天、夏天、极端天气能让学生免受很多风霜雪雨,既有利于他们的交通安全、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一天两天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好处真是非常多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县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评价都很高。
  《中国教师》:配合校车的开通,你们在安全教育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倪玉轩:我们的安全教育是经常性的事情,不单是交通安全教育,还有防火、防盗、防溺水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我们也都是常抓不懈。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安全例会,每月一次,选好路队长,开展“大手拉小手”等一系列活动,从而确保乘车学生的安全。校车开通后,县里开展了一次礼让校车的宣传,要求当校车停下来上下学生的时候,校车后面的其他车都要停下来,让学生走完之后,其他车才能开。去年发生了一次校车被堵在路上的事情,原因是当时山民都在砍毛竹,车队装车的时候校车就无法通过。于是我们就去他们村和村支书协商,后来那位村支书通知运送毛竹的车队,让他们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不得前去拉毛竹,后来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校车无法按时接送学生的事情。
  《中国教师》: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大力提高校车驾驶员的个人修养?
  倪玉轩:如果学生在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乘坐同一辆校车,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修养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针对性的培训和经常性的沟通非常有必要,我们今后会在这方面加强与校车驾驶员的沟通。
   (责任编辑:孙立人)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及时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制定颁布了《宁波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我市十分注重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新举措,从而基本形成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全日制民办学校(幼儿园)1 075所,在校生37.8万人,占全市
张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民盟浙江省委教育委员会主任。  《中国教师》:张主任,您好!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指学校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近十年来是如何在省级层面推动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呢?  张丰:在人们的通常理解中,校本教研就是学校层面的教研活动,是发生在学校的,由学校自主组织的教研活动,所以出现将“校本教研”与“区域教研”相对立起来的说法。但我不赞成
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实际上主要体现在他的语言和行为上。教师在教学乃至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语言、行为,不仅可以对他的学生成长发挥指导、示范作用,甚至可以对一定的社会群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言为千秋则,行为万世师”的伟大教育家。认真研究孔子的教育实践,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认识讲求教师语言、行为艺术的必要性,明确教师语言、行为艺术的评价标准,并且从而认清提高教师语言、行为艺术
“采集生成法”,即引导学生把已有经验与新的道德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寻找学习素材,然后理解和表达这些素材,最终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采集生成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与新的道德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在互相交流与分享活动中,让问题产生,最终通过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一、新信息生成新情
案例背景  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以问题解决为活动的主线,学生活动贯穿于始终,教师要精心维护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后的交流与反思,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在反思中升华。一项成功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技能的培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    一、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主要措施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的,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一是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把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布点
《中国教师》:康教授,您对当前我国夏令营的状况有了解吗?可不可以谈一下其中存在的问题?  康永久:就我本人来说,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夏令营,但我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知道有夏令营。在我印象中夏令营主要是组织学生在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建立一些学科的兴趣小组,当然现在也有旅游的。另外,我知道北师大、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会组织夏令营,用以选拔学生,这样的夏令营实质上就是一个长时间的面试。我理想中的夏令营应当是能
河南灵宝市教研室曾对辖区内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做过两个调查。  第一个调查是在2011年,对一个五年级班进行随机抽查,让该班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鲁班学艺》。这篇文章有2 300字左右,故事性强,语言也比较浅显,学生只要能静下心来阅读就能顺利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但令人吃惊的是,在10分钟内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和“鲁班是什么人”这两个简单的
我任教的班级是二年级2班,全班38名学生中只有2名北京本地学生,其他学生均来自外省市。其中28名学生家长在北京从事小商品和服装批发工作,还有学生家长从事废品收购、卖菜、清洁工、修车等工作。这些家长大部分时间用来维持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自己小学都没有读完,写自己名字都困难。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我感到很有压力,同时也有帮助他们的强烈愿望。  2009至2010学年对我来说是很幸运的一年,
一、问题的提出  随班就读,就是让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随班就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各级政府要普及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切实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