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引导与创新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教学硬件设施得以改造,教师授课水平也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只有在阅读中,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华所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情感。阅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为容易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采用经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首在阅读,重在阅读。在阅读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情操得以陶冶,精神得以升华。下面我就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有了很多的亮點。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会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在老师的问题上。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切为了考试”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在许多课堂上阅读成为了老师一个人的才华表演,真正留给学生的时间却非常少,教师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把握,不能正确理解其精神内涵,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再有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尽管有了许多突破,但教学过程僵化、途径封闭依然是阅读教学的瓶颈,阅读内容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阅读仅仅当作一项教学任务来布置,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完成特定动作。
  其次是在学生的问题上。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作者所渗透的真实情感,这些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大多数小学生读课文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是一味地呆读、傻读,读书感悟很少,没有正确理解老师“以读为本”的教学真谛。再有就是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少,往往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自主探究意识淡薄,答案往往都是统一的,没有个性化的思维思考。
  二、科学设计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在教学开始之前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再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草原》这篇文章,第一次读完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美”字。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以“美”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把问题归纳为草原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美景”两个方面,在这一基础之上为学生确立了两种不同的阅读主题:其一是文章中是如何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的?你认为有哪些语段描写得很好,当读到这些句子时说出你的感受?其二是文章中草原的人文美景表现在哪些地方?你是如何理解的?提出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自由阅读和讨论,最后再抽取代表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问一答)的烦琐教学模式,学生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又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麋鹿》这篇文章时,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词之后,我要求学生按照文章中对麋鹿的描写自己画出麋鹿的形象,看谁画得最好。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大家都能够仔细的去阅读课文,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想象,最终画出了自己心中麋鹿的样子,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从关键词句入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仅仅通读了一次文章,课文以及很多字词还没有完全的熟悉和掌握,教师就让学生讲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从表面上来看仿佛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带动整节课的教学节奏,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如此组织教学不但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甚至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的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整体感知,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长期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被极大的减弱,学生也会逐渐养成坏的阅读习惯。我们都知道,在一篇文章之中,有它的中心段落和关键词句,在我们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该要找准这些重点词句,从文章的中心入手,从关键词句出发。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抓住“西沙群岛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这一关键特点来阅读整篇文章,并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描写西沙群岛这些特点的语句,并在阅读完成之后相互交流讨论得出最终答案。这样有重点有问题的代入式阅读教学,能够极大的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这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课本出发,从关键词句出发,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从阅读教材中读出自己的体会,并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增强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创造力和创新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本文先阐述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无德育的偏差、缺少德育素材的偏差、极端德育化等现象。然后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 小学数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一、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频繁的地出现于各地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之名的茶话会。洽谈会,也会需要舞蹈助兴,由此,可见舞蹈的盛行。我国现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国民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而舞蹈教育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她们正处在心里、生理迅速发育的时期。  1.舞蹈训练培养学生自
期刊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学生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
期刊
【摘 要】支架式学习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这在已进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支架式学习的框架内,探讨了支架式学习的基本环节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支架式学习小学数学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中比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支架式学习”,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利用情境、讨论、会话等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探索 路向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将阅读教学模块进行单独讲解,而没有看到其与语文课程中其他部分的关联性,这样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不高。對于小学
【摘 要】本文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童话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对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和国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做了比较与思考。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童话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种美妙、神奇、幻想的虚构故事,它借助奇特的想像摆脱时空的束缚,将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童话
高效课堂也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日渐突出,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定位,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和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高 ,是初中英语教师长
期刊
【摘 要】当今网络发展速度飞快,已经和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了。同时因特网的更新与变化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互联网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载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学业知识和其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作为中职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个载体,不断完善中职英语的教育教学,充分发挥网络在中职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英语 网络技术 教学  一、引言  互